2004-07-08 10:45:01藍色俄羅斯

台灣電影筆記之十三─杜篤之的電影聲音

台灣最用功的錄音師杜篤之在七月六日獲選為2004國家電影文藝獎得主,下面這篇文章就是我的研究報告。

一般而言,眼睛膚淺,耳朵深奧而有創意。火車頭的汽笛聲使我們得到整個車站的印像……耳朵較傾向內在,眼睛較傾向外在。
                     ─法國電影大師布烈松

基本上,所有電影上出現的音樂和聲音,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增強戲劇效果。
─Hollywood Rhapsody好萊塢狂想曲作者蓋瑞馬摩斯坦

電影其實不單只是畫面,除了畫面還有聽的地方。那可以令影片更凝煉及令觀衆有更真切的感覺 ……杜篤之採用了數位元杜比的音效處理,做出來的聲音是很細緻的,大家可以從聲音裏聽到方向、時間先後、人物遠近等等很細微的關係。
         ─導演楊德昌

一,杜篤之與台灣電影的關係及貢獻

電影藝術通常被人認定為影像藝術,卻忽略了它的聲音功能,其實,電影從一八九五年問世當天,音樂的輔佐搭配功能就已密不可分。

默片時期的電影影像通常被學術界界定為包含了線性(及光)、平面、立體和時間的四度空間功能,一九二九年有聲電影問世後,聲音拓展了電影藝術的第五度空間,透過人物對話、環境音響、事件音效和音樂鋪陳的方式,完備呈現了電影藝術的完整性。就如美國作曲家柯普蘭說過的名言:「電影中的聲音可以創造一個更具說服力的時空感覺;也可以強化影片人物的心理情境─不論是角色沒有說出口的想法,或是特殊的情境。」精確的的聲音處理不但使得電影作品展現更具說服力的寫實力道,也可以提昇電影的想像空間,杜篤之的聲音處理就是台灣電影得能蜚聲國際的重要環節之一。

電影是綜合藝術,劇本是骨架,影像是肉身,音樂和聲音則是血液,從骨架、肉身到血液,能否成就完整的風格作品,全賴創作者的創意巧思創造影音震撼,更進而登邁進藝術殿堂。台灣電影工業中的聲音技術長久以來備受忽視,戲院欠缺先進設備表現聲音效果,製片業者更是因陋就簡,不重視演員的口白表演,以事後配音員的制式配音口白取代,環境聲響更採用簡便的罐頭配音做法因應,以致人物感情虛假,影片效果做作蒼白,徒然只像娛樂商品的加工廠,未能攀登藝術高峰。

在1989年「悲情城市」開啟台灣電影同步錄音里程之前,杜篤之已經有八年的電影錄音實務經驗,他和台灣新電影的年輕工作夥伴一起擺脫傳統的國片作業方式,追尋拍攝現場的聲音重現,四處蒐錄真實的聲音檔案,不肯放漏看似微小,卻有厚實質感的聲效,創造幾可擬真的聲音效果;也積極鑽研新知,不時自費添購新進器材,追求台灣電影的聲音品質突破;同時為表現戲劇效果和電影感情,也能根據電影主題主動尋訪貼切聲源,豐富電影的想像空間與藝術成就。

1986年他用土法煉鋼的方式嘗試替楊德昌電影「恐怖份子」捕捉類同步錄音的聲效,轟動國際,咸認台灣電影的聲音技術已經突破多年瓶頸,做出同步錄音效果,1991年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聲音彷真處理,更被譽為完全超越台灣水平的國際一流聲響。多位導演在國際影展的優越映演空間中清楚聽到杜篤之豐潤翔實的聲音處理後,都大為震撼,當場就打電話回台向杜篤之致敬。80年代台灣新電影能夠享譽國際,蔚為風潮,固然與導演創意和影像風格關係密切,杜篤之的聲音建設亦提供了極具說服力的觀影印像,功不可沒。

90年代之後,杜篤之的錄音技術日趨純熟,也開始了他引進錄音最新科技,挑戰錄音工程的新里程,1992年他在「少年(口也)安啦」一片中做出了杜比音效,1999年的「想死趁現在」中,他引進了杜比數位音效;2002年,美商投資的台灣電影「雙瞳」中他更使用了7+1 SDDS錄音技術,完成了讓澳洲錄音工程師都歎服,咸認可以比美好萊塢商業作品的聲音品質。這段期間,國片產量銳減,但是杜篤之卻仍一本熱誠,一心輔佐侯孝賢、楊德昌和蔡明亮等台灣電影躍上國際舞台,同時也積極服務台灣新生代導演和紀錄片工作者,提供最精緻也最具實驗創意的聲音效果,備受新進導演致敬推崇,同時他的成績更揚名香江,知名的香港王家衛導演、許鞍華導演和陳可辛導演亦都跨海力邀杜篤之為他們的作品負責音工程。

1999年,「一一」、「花樣年華」和「鬼仔來了」三部華語電影獲選坎城影展競賽,前兩部的聲音都由他負責,2001年「千禧曼波」和「你那邊幾點」兩部台灣電影參與坎城影展金棕櫚獎競賽,兩片的聲音工程亦都出自杜篤之手筆,他的成績終獲國際影人肯定,獲得當年坎城影展高等技術獎,創下台灣電影技術人才揚威國際的空前紀錄。近年來,台灣電影產量日減,但是杜篤之依然投資在台成立新進的杜比錄音工作室,致力提昇台灣影視工業的製作水平,並多方培育專業人才,香港大片亦都風聞他的專業成就,因此轉來台北從事後製工程。本屆國家文藝獎如能肯定杜篤之的精神與專業成就,實為對出身本土,藝術造詣揚名國際,又不忘回饋本土的實務工作者最厚實的肯定與激勵。

二、杜篤之的電影藝術成績
錄音技術固然只是電影技術的諸多環節之一,但其重要性已如前述,電影的影像和聲音兩大元素缺一不可,影像需要演員、美術、攝影和燈光等人並肩合作,聲音則賴演員和錄音師攜手捕捉。杜篤之的藝術成就大致可簡述如下:

一, 無中生有,由聲音變化產生戲劇張力。

代表作品:

1. 賽德克巴萊:

2003年11月下旬,一位年輕的台灣電影工作者魏德聖發表了一部只有五分鐘的短片「賽德克巴萊」,希望能夠籌募到七百萬美金的預算,拍攝這部以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英雄莫那魯道的生平與霧社事件為背景的電影,這部五分鐘的短片一推出就震驚了台灣影壇,因為銳利的構圖,豐富的聲音效果,具體說明了台灣電影不是沒有優秀的創作者,不是沒有優秀的技術人員,一切,就看是不是有機會能夠讓他們向世人証明他們的本事。

看過這部短片的影人都會油生期待之心,因為電影的技術水準和藝術水平都非常精密,但是比照「賽德克巴萊」的拍攝版本與公映版本,我們就可以更加體會優秀的聲音工程會如何來替電影加分,創造更開闊也更迷的觀影感受。

原本,這部短片是在低海拔的森林裡拍攝的,四周都聽得到濃密蟬鳴鳥叫聲,但是杜篤之推翻了工作環境所收錄的聲音,因為蟬鳴固然寫實,卻不符合霧社事件的高山環境聲音,於是他拿掉了不當的環境聲響,改放進高海拔地區的虫鳴鳥叫聲。

此外,身為電影的聲音工程師,他有時會添加聲音,有時則會挪除聲音。在添加聲音的過程中,他在環境聲效中加進了日本士兵的腳步聲和說話聲,讓劇情中的人物互動關係因為這些聲音效果的適度點綴,更添寫實效果,也讓隨後的槍響產生更大的震撼;在挪除聲音的過程中,他讓電影的音樂適時地消聲匿跡,再輔以極其空曠的環境空間,以及若有似無的蒼蠅聲,讓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情緒在安靜聲音的對比下產生更強大的張力,創造出迫人的氣氛,層次鮮明,意境全出,非常高明。

2. 花樣年華:

本片旨在透過幽微的男女戀情,重現六0年代香港男女的生活實貌,舊時代的聲響和空間記憶均已不復存在,杜篤之必需利用多年累積的聲音檔案,結合劇情需要,重建時代感情,舉凡京劇老歌、舊式打字機的鍵盤聲、木板門房的迴旋聲響,人們吃食打牌嬉戲的聲波紋浪,他都做了細緻的重建工程,將時代感覺帶上銀幕,豐食了影像的說服力道。

3. 幽靈人間:

通常的靈異鬼片都以突如其來的高低頻聲效來經營駭人的恐怖效果,但是這種一味嚇人的聲音處理技巧,往往也會形成髒俗不堪的噁心反應。杜篤之則反其道而行,在處理主角遭鬼附身,又極欲擺脫鬼魂糾纏的情景時,不時添加汽車煞車皮帶的收放磨擦聲效,創造了電影中意想不到的喜趣反諷。

二, 細緻寫實,場景重現的聲音紀錄

代表作品:

1. 20.30.40:

在這部描寫都會男女情欲迷航的當代電影中,女主角劉若英為周旋於不同男人之間的摩登女郎,不時以手機和男友對話,電影清楚掌握了電話對話的音量變化以彰顯彼此距離,同時談話聲亦得雜繞周遭環境聲響,呈現浮世繪情貌,其中一場劉若英在傾盆大雨中下了公車,又得在候車棚裡疊著雨聲講手機的聲音效果,層次鮮明,場景的混亂、情話不投機,以及雨濕全身的尷尬,都因影像糊,唯獨聲音清晰可聞的處理下,完成彰顯情境。

2. 一一:

捕捉城市聲音,實為時下錄音師必備工技,如何超越拍攝環境窒礙,重現聲音質感,往往考驗著錄音師的專業要求,電影「一一」中為了表現主配角居家環境的互動關連性,必需在喧鬧的高架橋旁拍攝,杜篤之將部分錄音費用改做改景費用,徹底改換現場玻璃門窗及牆壁,在室內環境打造了一個如同錄音室的精密環境,讓女配角窩居在老奶奶膝上低訴心聲的感情交流戲,得能在極其肅穆的環境下達到真情流露的逼真效果,也唯有在杜篤之不畏艱難的堅持與追求高度專業的要求下,才能成就更精緻的藝術成就。

3. 好男好女:

配合侯孝賢導演的長拍鏡頭,為了捕捉日據時期台灣熱血青年,徒步跋涉田野,高歌追求理想夢境的旅程,以細緻的麥克風拉線安排,將鏡中人物的聲音拉出距離變化,同時間雜有人聲、呼吸聲、風聲、腳踏草木聲,也有層次遠近的逐步推移效果,忠實再現了長鏡頭攝製手法下的人間真實聲響,層次分明的效果備添現場氛圍力道。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