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6-05 09:15:46藍色俄羅斯
台灣電影筆記之一:蔡明亮的河流
還記得第一次在製片廠看「河流」的初剪第一二本拷貝時,幾個朋友都有一股衝動,迫不及待要恭喜阿亮又拍出了一部肯定揚名國際的作品。
那次看完毛片後,我們都知道,如果不能幫助這部電影,走出台灣電影的困局,走上國際,對歷史,我們很難交待,不管,我還是不是在中影服務。
中午,從柏林確知「河流」得到評審團特別大獎的消息後,我沒有再打電話給阿亮,畢竟他已經衝破了重重困難,得到了他應有的獎勵和回饋,那是阿亮應得的榮耀,以往的困頓挫折,剎那間都已經不那麼痛了。
「河流」開拍前後遭遇的所有困難,其實我只能用「寂寞」兩個字來形容。首先,是他的創意,一開始就受到「近視」與「漠視」。「河流」第一次報名國片輔導金的時候,出人意料,竟然被刷了下來,據說原因之一是該片由中影投資,中影在前一年已經得到好些部輔導金了,因而遭到惡性抵制; 原因之二是阿亮的劇本很簡略,有些評審看不出意境何在,所以即使他已經是台灣僅有的兩名金獅獎得獎大導演,依舊慘遭滑鐵盧。
更尷尬的問題是蔡明亮其實是中影過去五年來,和李安一樣,最會賺錢的導演,他的「青少年哪吒」和「愛情萬歲」,讓中影名利雙收,但是坦白說,很多中影人就是看不懂他的作品,在得不到國片輔導金的情況下,要因應股票上市,發放員工紅利,而赤字上億的中影在國片最不景氣的時候,出資近兩千萬元,拍攝一部不想譁眾取寵的「河流」,除了眼光、信心,還需要無比的勇氣。
中影那個時候由大病初癒的徐立功當家,僅管他面對的是精算賬面成本,不懂創意空間的嚴苛環境,但是他依舊堅持要讓工作人員安心拍片,才能拍得出好電影。那是一個初夏的午後,我們疲憊地從製片會議中走出來時,總算能笑著告訴阿亮說:「加油,放手去衝吧!」。
蔡明亮爭取到一個還算寬裕的數額來拍「河流」。不過,數額雖寬,干擾卻一點也沒有少。拍片期間,他的執行製片一再面臨其他長官,無形和有形的緊縮預算「關切」壓力,因為有人就是不明白,以前拍電影幾百萬就綽綽有餘了,又都是棚內戲,那需要花上千百萬來追求聲光品質?因為有人就是不明白,苗天又不是票房紅星,演同性戀又不是特別「難」,為什麼導演堅持要讓苗天有「明星」身價?沒有人要求製片如何去表現導演的創意,也沒有關心導演到底在拍些什麼?所有的話題都是「錢」用了多少?還剩多少?所有的「指令」都是去「削價」,去「省錢」,預算好像只是一個空的框架,才剛談好的事,第二天又得從頭談起。每次看到阿亮才拍兩三場戲,就要為演員酬勞.工作支援的瑣事跑到公司來反反復復理論,我就真不知道他還有多少力氣去拍片了。
「河流」的演出,對台灣的老中青三代演員而言,都是極度艱難的挑戰,因為演員們的傳統形象都被阿亮給顛覆了。客串的陳昭榮,全片只不過一場三溫暖的同性戀戲,但在「欲」與「恨」中徘徊的演出,完全超越他一向俊帥逼人的傳統戲路,不是為了執行阿亮的創意,實在很難想像他會願意為區區的那一點片酬,做一次完全背離形象的表演。至於,苗天從異性戀遊走到同性戀的「形」與「戲」,更是徹底超越他既定的表演內涵,還記得苗天從阿亮籌備開始,就每天參與排戲討論,不知做過多少回心理建設,才能夠坦然面對那場驚世駭俗的父子亂倫戲。
當然,小康和陳湘琪的犧牲也是必需一提的。拍片前,大家都知道小康真的要下到奇臭無比的淡水河去「受難」,不過,那場戲演下來,小康的安全防護做得還算好,不致於噁心大吐,反而是在和陳湘琪演出床戲的時候,或許是因為阿亮的要求,和兩個人的敬業賣力,半天工下來,兩個人都拍到暈眩嘔吐,在陰暗的柔光處理下,觀眾只看到蠕動的肉體,卻感受不到演員靈魂的煎熬。
每次阿亮收工回來,總是迫不及待就要告訴徐立功,他的演員有多棒,美術和攝影有多好,光影的控制有多傑出,看到他臉上煥散出來的光芒,和他對自己作品的信心,你會覺得還要在那麼嚴緊的工作預算中挑三揀四,真的是不人道的懲罰。你會覺得做阿亮的演員,其實真是滿幸福的,因為阿亮在追求自我意念的完成過程中,絲毫沒有忘掉,也沒有輕忽那些為他流血流汗,具像概念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出錢的老闆們,或許只有在領獎的那一剎那,才會覺得當時的投資是值得的。
還好,阿亮真的是「福星」,「河流」在大雨中開鏡,大家都淋了一身濕,很不方便,但是就他開心,阿亮悄悄告訴我:說他是逢水就發的。水是他電影中最豐富的意像,水,困擾著他電影中的角色,但是水,卻讓他的電影四海揚名。「河流」拍攝期間,賀伯風災肆虐台灣,唯獨本片未受影響,反而使得他的屋頂漏水戲,如魚得水,拍來唬人透了。至於柏林今年暖冬,偏偏阿亮到了那一天卻飄下了瑞雪,雨雪灌頂,冥冥中似乎都有天意。
得獎了,錦上添花的人開始要忙了。回想過去九個月的工作點滴,還有許許多多至今尚未浮上檯面的是非恩怨,我只能說,也只想說,虧得阿亮的堅持,還有一些朋友真心誠意的支持,「河流」才沒有成為雨滴,終究還是條長河。
那次看完毛片後,我們都知道,如果不能幫助這部電影,走出台灣電影的困局,走上國際,對歷史,我們很難交待,不管,我還是不是在中影服務。
中午,從柏林確知「河流」得到評審團特別大獎的消息後,我沒有再打電話給阿亮,畢竟他已經衝破了重重困難,得到了他應有的獎勵和回饋,那是阿亮應得的榮耀,以往的困頓挫折,剎那間都已經不那麼痛了。
「河流」開拍前後遭遇的所有困難,其實我只能用「寂寞」兩個字來形容。首先,是他的創意,一開始就受到「近視」與「漠視」。「河流」第一次報名國片輔導金的時候,出人意料,竟然被刷了下來,據說原因之一是該片由中影投資,中影在前一年已經得到好些部輔導金了,因而遭到惡性抵制; 原因之二是阿亮的劇本很簡略,有些評審看不出意境何在,所以即使他已經是台灣僅有的兩名金獅獎得獎大導演,依舊慘遭滑鐵盧。
更尷尬的問題是蔡明亮其實是中影過去五年來,和李安一樣,最會賺錢的導演,他的「青少年哪吒」和「愛情萬歲」,讓中影名利雙收,但是坦白說,很多中影人就是看不懂他的作品,在得不到國片輔導金的情況下,要因應股票上市,發放員工紅利,而赤字上億的中影在國片最不景氣的時候,出資近兩千萬元,拍攝一部不想譁眾取寵的「河流」,除了眼光、信心,還需要無比的勇氣。
中影那個時候由大病初癒的徐立功當家,僅管他面對的是精算賬面成本,不懂創意空間的嚴苛環境,但是他依舊堅持要讓工作人員安心拍片,才能拍得出好電影。那是一個初夏的午後,我們疲憊地從製片會議中走出來時,總算能笑著告訴阿亮說:「加油,放手去衝吧!」。
蔡明亮爭取到一個還算寬裕的數額來拍「河流」。不過,數額雖寬,干擾卻一點也沒有少。拍片期間,他的執行製片一再面臨其他長官,無形和有形的緊縮預算「關切」壓力,因為有人就是不明白,以前拍電影幾百萬就綽綽有餘了,又都是棚內戲,那需要花上千百萬來追求聲光品質?因為有人就是不明白,苗天又不是票房紅星,演同性戀又不是特別「難」,為什麼導演堅持要讓苗天有「明星」身價?沒有人要求製片如何去表現導演的創意,也沒有關心導演到底在拍些什麼?所有的話題都是「錢」用了多少?還剩多少?所有的「指令」都是去「削價」,去「省錢」,預算好像只是一個空的框架,才剛談好的事,第二天又得從頭談起。每次看到阿亮才拍兩三場戲,就要為演員酬勞.工作支援的瑣事跑到公司來反反復復理論,我就真不知道他還有多少力氣去拍片了。
「河流」的演出,對台灣的老中青三代演員而言,都是極度艱難的挑戰,因為演員們的傳統形象都被阿亮給顛覆了。客串的陳昭榮,全片只不過一場三溫暖的同性戀戲,但在「欲」與「恨」中徘徊的演出,完全超越他一向俊帥逼人的傳統戲路,不是為了執行阿亮的創意,實在很難想像他會願意為區區的那一點片酬,做一次完全背離形象的表演。至於,苗天從異性戀遊走到同性戀的「形」與「戲」,更是徹底超越他既定的表演內涵,還記得苗天從阿亮籌備開始,就每天參與排戲討論,不知做過多少回心理建設,才能夠坦然面對那場驚世駭俗的父子亂倫戲。
當然,小康和陳湘琪的犧牲也是必需一提的。拍片前,大家都知道小康真的要下到奇臭無比的淡水河去「受難」,不過,那場戲演下來,小康的安全防護做得還算好,不致於噁心大吐,反而是在和陳湘琪演出床戲的時候,或許是因為阿亮的要求,和兩個人的敬業賣力,半天工下來,兩個人都拍到暈眩嘔吐,在陰暗的柔光處理下,觀眾只看到蠕動的肉體,卻感受不到演員靈魂的煎熬。
每次阿亮收工回來,總是迫不及待就要告訴徐立功,他的演員有多棒,美術和攝影有多好,光影的控制有多傑出,看到他臉上煥散出來的光芒,和他對自己作品的信心,你會覺得還要在那麼嚴緊的工作預算中挑三揀四,真的是不人道的懲罰。你會覺得做阿亮的演員,其實真是滿幸福的,因為阿亮在追求自我意念的完成過程中,絲毫沒有忘掉,也沒有輕忽那些為他流血流汗,具像概念的演員和工作人員。出錢的老闆們,或許只有在領獎的那一剎那,才會覺得當時的投資是值得的。
還好,阿亮真的是「福星」,「河流」在大雨中開鏡,大家都淋了一身濕,很不方便,但是就他開心,阿亮悄悄告訴我:說他是逢水就發的。水是他電影中最豐富的意像,水,困擾著他電影中的角色,但是水,卻讓他的電影四海揚名。「河流」拍攝期間,賀伯風災肆虐台灣,唯獨本片未受影響,反而使得他的屋頂漏水戲,如魚得水,拍來唬人透了。至於柏林今年暖冬,偏偏阿亮到了那一天卻飄下了瑞雪,雨雪灌頂,冥冥中似乎都有天意。
得獎了,錦上添花的人開始要忙了。回想過去九個月的工作點滴,還有許許多多至今尚未浮上檯面的是非恩怨,我只能說,也只想說,虧得阿亮的堅持,還有一些朋友真心誠意的支持,「河流」才沒有成為雨滴,終究還是條長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