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06 11:54:50runs534

論文摘要與札記11(忠仕)

論文摘要與札記11

論文題目:〈清初理學的研究及其方法〉
作者:林國標
出處:《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4年),頁35-37



摘要


  清初,通過思想與文化的重建運動,程朱理學重新佔據了在思想界的統治地位。程朱理學在清代的復興,在當時歷史條件下,是具有積極意義的。它不僅彌合了民族之間思想意識的鴻溝,也填補了舊的思想信仰體系崩潰之後在思想和倫理領域出現的空白。這對經歷長期動亂的國家來說,對穩定社會生產關係、恢復社會基本秩序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 清初理學研究的現狀

目前對清代理學的研究,無論是廣度還是還是深度,都不如對其他思想思潮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人從橫向的角度把清初朱子學切割成不同的類型,如《清代哲學》一書把清代理學分為三種類型:
1、殿堂理學:主要代表者如熊賜履、李光地等人。他們的哲學,部是學術的而是政治的;即使他們不遺餘力地排擠王學,目的也在於鎮服明末以來放縱的人心,以整理和建立封建和倫理綱紀。
2、館閣理學:主要代表者是陸朧其、張烈。他們的門戶之見具有狹隘性,使後來的學者不以為然。但他們打擊陽明心學,史之喪失社會信仰確實起了作用。
3、草野理學:他們不做深入研究的理論探討,也不觸及社會政治議題。理學對於他們而言,只是在鄉裏宗親中酬酌周旋的實踐原則。
時人對清初理學的分類,基本上是以學者的身分、地位作為劃分標准的,這不能準確說明該種學說的性質、內在聯系以及流變的過程。還有人將清初理學分成官方的和民間的兩大類,這也是按學者的身份和地位所作的平面分割,與前面的三種類型之說無甚本質的區別。這類研究方法的弊病在於他們沒有從其產生、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中去動態地把握一種學術理論形態,而是以學者的身份來決定他們的思想,這有失歷史的真實。


二、 作為一種理論型態的研究

清初復興的程朱理學與舊理學已有了很大的不同,他繼承與發展了如學的理性主義與現實主義的傳統,向就有的理學框架灌注了實用、經世內容,把舊理學的性理之學改造成了事理之學。對朱子學理論上的界定,簡單來說是一種理論型態,同時也是一種學術思潮,是在清初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一些張揚程朱理學、試圖重建社會倫理秩序的人思想的集合。
下面將「清初朱子學」與「朱子學」做一釐清:
1、朱子學:是學術上對朱西及其學派理論的習慣稱謂。宋代以來,凡認同朱熹思想並對之進行闡揚的學者的思想學說,都可稱為朱子學。
2、清初朱子學:即是朱子思想在清初的延續。無疑的,朱子學和清初朱子學間具有緊密的邏輯和理論聯繫,清初朱子學對朱子學據有直接的繼承關係。
3、清初理學:與清初朱子學所指的對象相同,但是理學涵蓋了朱子學。宋代以來的一切以闡揚儒家倫理為核心、以理氣、心性為探索對象的理論學說都可稱之為理學。
4、朱子學、理學、儒學是外延遞增的三個不同範疇,後者都可以包含前者,但決不可以等同於前者。


三、 歷史與邏輯性相一致的方法

對清初朱子學的研究應採取一種全新的研究視角,即應按歷史與邏輯相一致的原則,動態地把握一個整體的學術潮流的演進過程中不同的學術時尚的特點。文中認為,清初朱子學可分為三個時期:
1、遺民期:特點表現在此時期的學者之尊奉程朱是發自內心的真實情感,是對傳統學術的反思之後的理性選擇。同時,此時期學者對程朱之學有許多發揮和修正,對王學的弊端亦能平實而論。
2、重塑期:及大規模地重述和宣揚程朱理學的時期,也是學者們重塑程朱理學新樣式已為統治者所接受並適應時代需求的時期。
3、官學期:即朱學被確立學官方意識型態後走向綜合化和實用化的時期。
如果說清初朱子學的早期只是提出了重建倫理秩序的理論要求的話,它的中期則初步完成了理學的意識形態的重建,而它的後期則徹底完成了理學的理論重建和意識形態的重建以及為這種在他們看來是真理性體系的理論的永恆價值作了充分的準備。在後期的清初朱子學中,他們意識到合理的理學應該避免一味強調冷冰冰的道德控制,同時更要避免不接受倫理控制的絕對自由主義。於是,便發揮理學中的中和、生生之德,讓個體之「心」與秩序之「性」相互融合,營造一種整體的儒家文化的溫暖與和諧。







札記
文中首先提出目前清代理學至今的研究狀況,分析了過去與現在的研究方法,並簡單的做了評論,主要認為故去的學者沒有從其產生、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中去動態地把握一種學術理論型態,而是以學者的身份來決定他們的思想,這是有失歷史的真實。接著作者提出兩個研究的方法,一為「作為一種理論型態的研究方法」與「歷史與邏輯性相一致的方法」,作者或從概念上來釐清各個學術概念的不同,或從其產生、發展到成熟的過程中去動態地把握一種學術理論型態,都對讀者能有一些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