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1 14:22:39runs534
論文札記03-〈兩漢儒家天命思想哲學意義上的闡釋〉(明群)
學術流變史 論文摘要與札記03
論文題目:〈兩漢儒家天命思想哲學意義上的闡釋〉
作者:王繼訓
出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92期,2004年49卷第1期,頁114~117。
摘記學生:碩二 陳明群
◆摘要
一、漢代以前天命觀的演變:
(一) 周人:意志天,由於文王敬德保民,天知道後很高興,命文王伐殷,管理眾民。
(二) 孔子:天命是上天所規定的一種神聖使命,既可以認為是一種天意的安排,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宿命的不可知論。引進了「知天命」的概念。
(三) 孟子:將天命與人性結合起來,強調「盡心知性知天」。
(四)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只是一個自然客觀的存在現象。
二、漢代的天命觀:
(一) 漢代的天命觀有二種趨向:
1.解釋王朝命運時,傾向「天命可知論」,強調上位者須行德政以招福,莫行惡以招凶。
2.解釋個人命運時,傾向「天命不可知論」,強調個人的努力,反對「宿命論」。
(二) 具有此二種趨向的代表學者:陸賈、賈誼、東方朔、董仲舒、揚雄、桓譚、班彪、蔡邕、徐幹。
(三) 這種天命觀相混合的現象,已經不是道德倫理的問題,而是屬於形而上的範圍。
(四) 王充、王符的天命觀與此不同,否定天命可知論在王朝層面上的可信性,並認為個人的命運由命時和歷數決定。
三、魏晉士人在王朝層面上失去了對道德主義天命觀的信心,轉向道家天命觀。此一轉變即從王充、王符開始。
◆札記
對「天命觀」,有二大趨向,一是神祕主義的「天有意志論」,天可主宰萬物;二是人本主義的「人定勝天論」。就整體看來,殷商是天有意志論,之後逐漸轉為人定勝天論,在孟子、荀子時確立。漢代其實亦是屬於後者,即使是王朝層面的「天命可知論」,亦是漢儒利用天之獎懲來誘使上位者行德政的手段,亦是天為人所用的一種「非宿命」論。而漢末到魏晉又漸漸走回了神祕主義的「天有意志論」,承認宿命論的觀點。則以此觀來,天命觀的演變和世間的治亂有很大之關連,治世則偏向人定勝天論,亂世則偏向天有意志論。
論文題目:〈兩漢儒家天命思想哲學意義上的闡釋〉
作者:王繼訓
出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92期,2004年49卷第1期,頁114~117。
摘記學生:碩二 陳明群
◆摘要
一、漢代以前天命觀的演變:
(一) 周人:意志天,由於文王敬德保民,天知道後很高興,命文王伐殷,管理眾民。
(二) 孔子:天命是上天所規定的一種神聖使命,既可以認為是一種天意的安排,也可以認為是一種宿命的不可知論。引進了「知天命」的概念。
(三) 孟子:將天命與人性結合起來,強調「盡心知性知天」。
(四) 荀子:制天命而用之,天只是一個自然客觀的存在現象。
二、漢代的天命觀:
(一) 漢代的天命觀有二種趨向:
1.解釋王朝命運時,傾向「天命可知論」,強調上位者須行德政以招福,莫行惡以招凶。
2.解釋個人命運時,傾向「天命不可知論」,強調個人的努力,反對「宿命論」。
(二) 具有此二種趨向的代表學者:陸賈、賈誼、東方朔、董仲舒、揚雄、桓譚、班彪、蔡邕、徐幹。
(三) 這種天命觀相混合的現象,已經不是道德倫理的問題,而是屬於形而上的範圍。
(四) 王充、王符的天命觀與此不同,否定天命可知論在王朝層面上的可信性,並認為個人的命運由命時和歷數決定。
三、魏晉士人在王朝層面上失去了對道德主義天命觀的信心,轉向道家天命觀。此一轉變即從王充、王符開始。
◆札記
對「天命觀」,有二大趨向,一是神祕主義的「天有意志論」,天可主宰萬物;二是人本主義的「人定勝天論」。就整體看來,殷商是天有意志論,之後逐漸轉為人定勝天論,在孟子、荀子時確立。漢代其實亦是屬於後者,即使是王朝層面的「天命可知論」,亦是漢儒利用天之獎懲來誘使上位者行德政的手段,亦是天為人所用的一種「非宿命」論。而漢末到魏晉又漸漸走回了神祕主義的「天有意志論」,承認宿命論的觀點。則以此觀來,天命觀的演變和世間的治亂有很大之關連,治世則偏向人定勝天論,亂世則偏向天有意志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