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2 20:48:46Rosita

葎草VS黃蛺蝶

 葎草

桑科   葎草屬

生長在台灣各地平野、低山帶,蔓性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多見於廢耕地、果園附近或河流兩岸的開闊地,有時形成一大片草叢。

1.食用:嫩葉和嫩芽可以煮來吃。

2.蝴蝶幼蟲食草:葎草是黃蛺蝶幼蟲的食草。

3.藥用:全草:甘、苦、寒。

效用:全草: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淋症,小便淋濁,瘧疾,泄瀉,痔瘡,風熱咳嗽,健胃,強壯;葉:解熱,鎮靜,健胃,消炎,利尿,治蛇傷;

根:治石淋,疝氣,瘰癧。

莖葉煎來服用能治瘧疾去痢血。也能利尿消炎健胃治腫毒。

莖: 一年生或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4公尺多。莖枝和葉柄密生倒鉤刺,莖淡綠色,莖呈四方形或多角形,有稜角。

葉: 單葉對生,有長柄,長5~20公分;葉近掌狀五角形,直徑7~10公分,掌狀5深裂,稀為3或7裂,裂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心形,邊緣有粗鋸齒,葉兩面生粗糙剛毛,下面有黃色小油點。葉面及莖上均有細小逆刺,易刮傷肌膚,是黃蛺蝶的食草。

花:  秋季開花,花小,單性異株(雌雄異株),花序腋生,雄花排成長15~25公分的圓錐花序,花淡黃綠色;花被5,披針形,外側有毛茸及細腺點;雄蕊5,花絲絲狀,甚短;雌花10餘朵集成近圓形的短穗狀花序,腋生,苞片葉狀小形,附有2托葉,每苞具2花,苞及托葉邊緣有睫毛,背面具透明的長剛毛及腺點,托葉卵形,先端長尖,包被雌花,每個雌花有1鱗狀花被,緊包雌蕊;子房單一,上部突起,疏生細毛。

果:  果穗綠色,類似松球狀,瘦果球形微扁。

以上資料來自http://www.hljh.tcc.edu.tw/teach/%E6%A0%A1%E5%9C%92%E6%A4%8D%E7%89%A9/%E8%91%8E%E8%8D%89/%E8%91%8E%E8%8D%89.htm

今年葎草大發

到處都是鋪滿地上或矮牆似的攀附著

吃了葎草的黃蛺蝶幼蟲

摸起來就像葎草般的"刺刺"感

原本安溪寮的路上都是槭葉千牛花

今年卻都是葎草

所以黃蛺蝶到處飛舞著

上一篇:紅目天蠶蛾

下一篇:魚木VS端紅粉蝶

吉米布萊特 2012-05-18 12:03:01

剛好po了黃蛺蝶的文章..
又孤狗到你這裡..
原來幼蟲食草是葎草..
難怪那裡好多黃蛺蝶啊..

(悄悄話) 2010-06-29 18:50:16
(悄悄話) 2010-06-29 18:1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