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7 22:33:31菩甜子

正心 誠意 ——《大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知道應達到的境界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才能夠鎮靜不躁;鎮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祥;思慮周祥才能夠有所收獲。每樣東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開始有終結。明白了這本末始終的道理,就接近事物發展的規律了。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揚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養自身的品性;要想修養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誠,先要使自己獲得知識;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不分輕重緩急,本末倒置卻想做好事情,這也同樣是不可能的!

所謂三綱,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它既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所謂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弘揚光明的品德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找准自己的位置

凡事抓住根本

獲得知識的途徑   格物致知

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要想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人的心靈都具有認識能力,而天下萬事萬物都總有一定的原理,只不過因為這些原理還沒有被徹底認識,所以使知識顯得很有局限。因此,《大學》一開始就教學習者接觸天下萬事萬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去進一步探究,以徹底認識萬事萬物的原理。經過長期用功,總有一天會豁然貫通,到那時,萬事萬物的里外巨細都被認識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內心的一切認識能力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再也沒有蔽塞。這就叫萬事萬物被認識、研究了,這就叫知識達到頂點了。

格物致知--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而獲得知識,而不是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對儒學死啃書本的誤解。

事實上,時至今日,當我們說到知識的獲取時,仍離不開「格物致知」這一條途徑。因為,它不是說的「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而是說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毛澤東《實踐論》語)

簡言之,「格物致知」把我們引向萬事萬物,引向實踐,引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和「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

不要自欺欺人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女人一樣,一切都發自內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品德低下的人在私下裡無惡不作,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自吹自擂。殊不知,別人看你自己,就像能看見你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掩蓋有什麼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一定要謹慎。

曾子說:「十隻眼睛看著,十隻手指著,這難道不令人畏懼嗎?!」

財富可以裝飾房屋,品德卻可以修養身心,使心胸寬廣而身體舒泰安康。所以,品德高尚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要做到真誠,最重要,也是最考驗人的一課便是「慎其獨」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也謹慎,簡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後一個樣。人前真誠,人後也真誠,一切都發自肺腑,發自內心,發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腳長在我自己身上一樣自然自如,一樣真實無欺,而不是誰外加於我的「思想改造」,外加於我的清規戒律。

這是從正面來說。

從反面來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欺欺人,掩耳盜鈴,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

說到這里,在市場經濟時代,金錢誘惑滾滾而來,政府反腐倡廉,「慎其獨」是不是也應該作為公務員們必修的一課呢?

須知,金玉滿堂,並不能保得你心情舒暢,身體安康,倒是那瘋破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所以,比裝修房屋(富潤屋)更重要的還是裝修你自己(德潤身),修養身心,做到心寬體胖。而要做到這一切,還得要回到那起始的一點去---君子必誠其意。

真誠做人,立身之本。

修身先正心

所謂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之所以說修養自身的品性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是因為心有憤怒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恐懼就不能夠端正;心有喜好就不能夠端正;心有憂慮就不能夠端正。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樣:雖然在看,但卻像沒有看見一樣;雖然在聽,但卻像沒有聽見一樣;雖然在吃東西,但卻一點也不知道是什麼滋味。所以說,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必須要先端正自己的心思。

正心是誠意之後的進修階梯。

誠意是意念真誠,不自欺欺人。但是,僅僅有誠意還不行。因為,誠意可能被喜怒哀樂懼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為感情的奴隸而失去控制。

所以,在「誠其意」之後,還必須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的心思(理智)來駕馭感情,進行調節,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集中精神修養品性。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理與情,正心和誠意不是絕對對立,互不相容的。朱嘉說:喜怒哀樂懼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們不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動,便會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要完全摒棄喜怒哀樂俱等情慾,不是絕對禁慾,而只是說要讓理智來克制、駕馭情慾,使心思不被情慾所左右,從而做到情理和諧地修身養性。

也就是說,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要為情所牽,「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幾句後來成了成語和名言,用來生動地描繪那種心神不屬,思想不集中的狀態,是教書先生在課堂上批評學生的常用語言。)

這樣來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沒有什麼神秘感了罷。

品德高尚的,總是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要求別人做到;自己先不這樣做,然後才要求別人不這樣做。不採取這種推己及人的恕道而想讓別人按自己的意思去做,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治理國家必須先管理好自己。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總是實行以身作則推已及人「絜矩之道」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養德行。有德行才會有人擁護,有人擁護才能保有土地,有土地才會有財富,有財富才能供給使用,德是根本,財是枝末,假如把根本當成了外在的東西,卻把枝末當成了內在的根本,那就會和老百姓爭奪利益。所以,君王聚財斂貨,民心就會失散;君王散財於民,民心就會聚在一起。這正如你說話不講道理,人家也會用不講道理的話來回答你;財貨來路不明不白,總有一天也會不明不白地失去。

《康誥》說:「天命是不會始終如一的。」這就是說,行善便會得到天命,不行善便會失去天命。《楚書》說:「楚國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善當作寶。」舅犯說,「流亡在外的人沒有什麼是寶,只是把仁愛當作寶。」

《秦誓》說:「如果有這樣一位大臣,忠誠老實,雖然沒有什麼特別的本領,但他心胸寬廣,有容人的肚量,別人有本領,就如同他自己有一樣;別人德才兼備,他心悅誠服,不只是在口頭上表示,而是打心眼裡贊賞。用這種人,是可以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的,是可以為他們造福的啊!相反,如果別人有本領,他就妒嫉、厭惡;別人德才兼備,他便想方設法壓制,排擠,無論如何容忍不得。用這種人,不僅不能保護我的子孫和百姓,而且可以說是危險得很!」因此,有仁德的人會把這種容不得人的人流放,把他們驅逐到邊遠的四夷之地去,不讓他們同住在國中。這說明,有德的人愛憎分明,發現賢才而不能選拔,選拔了而不能重用,這是輕慢:發現惡人而不能罷免,罷免了而不能把他驅逐得遠遠的,這是過錯。喜歡眾人所厭惡的,厭惡眾人所喜歡的,這是違背人的本性,災難必定要落到自己身上。所以,做國君的人有正確的途徑:忠誠信義,便會獲得一切;驕奢放縱,便會失去一切。

關於民心的重要性,已經是古往今來都勿庸置疑的了。水能載舟,也能覆舟。不過,道理雖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縱現歷史,卻往往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才會有王朝的更迭,江山的改姓,當政者「為天下僇」

正因為「德本財末」,因為德行對於治國平天下有第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牽涉到一個用人的問題。而在用人的問題上,同樣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對於這一點,《大學》不厭其煩地引述了《尚書·秦誓》里的一大段話,說明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才能,但只要心胸寬廣能容人,「宰相肚裡能撐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才能,但如果你嫉賢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無窮,不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識別人才的本領。

來源:《大學》— 太極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