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 07:01:35Rosa

鋼琴家劉忠欣見證台灣音樂教育環境日趨成熟



  學成歸國,似乎是大多數音樂家共同的過程;但是,鋼琴家劉忠欣卻是少數目前活躍於舞台上的獨奏家當中,完全的 Made in Taiwan

 

音樂學習,宛如人生馬拉松

 

  莫札特三歲時即在鍵盤上創作,鋼琴詩人蕭邦六歲時便舉行了第一次公開演出……古今中外,許多音樂神童的故事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孩子幾歲學琴最恰當?」「我的孩子上小學了,學琴會不會太晚?」似乎是許多父母的疑問,同時也意味著起步的年齡便成為栽培孩子成為優秀音樂家的或然率。

 

  但是,一路從國、高中音樂班、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學士、碩士,一直到目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博士班,在這期間更獲得了國內外多次比賽的肯定,其中包括了2005年在台灣舉行的國際級鋼琴大賽──第十屆台北蕭邦鋼琴大賽首獎,對於十一歲才開始學習鋼琴的劉忠欣而言,絕對沒有人會想像到他目前的成就。劉忠欣回想當時的情形說:

 

  「當時年紀小,不太能形容心中那種感覺,父母也十分尊重我念音樂班的決定……後來才體會到對於演奏音樂,其實就是一份使命感,讓聽眾能夠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藉由音樂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和感動,是我最大的安慰。」

 

  他又說:「因為我的起步比較晚,每天必須比別的同學更加勤練……從那時候開始,每天練琴便成為習慣,甚至有時一天練八個小時也樂在其中,如同馬拉松比賽一樣,需要持久的耐力,也因為這股毅力支持著我,一直到現在仍不斷學習新的東西!」

 

音樂家Made in Taiwan,國際品質

 

  早期台灣音樂學子留學國外一直被視為理所當然,特別是走演奏路線的獨奏家,更是需要在國外的音樂環境中培育,近年來,拜全球化之賜,不但有許多旅外的音樂家學成歸國投入國內音樂教學,更不乏世界知名的音樂家來台灣表演,以及開設大師班講座,在台灣也可以接受到非常完備的古典音樂訓練。

 

  劉忠欣認為,許多大學教授都從國外各知名院校學成歸國,更不少是師出名家,在國內接受大師指導的機會也是愈來愈多,只要多多掌握各項比賽與大師班的資訊,多多聽些音樂會,在國內也有許多學習的資源,培養自己本身的演奏實力。

 

  另外,政府也在音樂人才培育方面,多次禮聘國外鋼琴大師到台灣開課,讓國內經過甄選的鋼琴好手直接面對面接受密集的訓練,還有一些國外的音樂營也提供全額的獎學金讓優秀學生短期與大師學習並演出,這種種的機會都使得劉忠欣更加與國際樂壇接軌。事實上,隨著亞洲經濟的崛起,日本、韓國與中國都早有許多本土培育出的音樂家,並逐漸在國際大放異彩,音樂家Made in Taiwan絕對有國際級的品質。

 

用鋼琴音樂展現生命的精采和感動

 

  回顧2005年參加蕭邦鋼琴大賽的那段日子,除了閉關練琴、接受包括鄧泰山等許多大師的指導外,從台北的比賽,以及到波蘭華沙的比賽,對於劉忠欣來說,絕對是他人生目前最難以忘懷的時光。

 

  他描述那種心境:「如同武俠小說當中所寫的『華山論劍』一樣……所有選手都可說是全世界一時之選,當大家都擁有一身好琴藝匯聚在一起,無論是在場外彼此的交流,還是舞台上的競逐,所得到的真是花再多的錢都買不到的。」「聽別人演奏,第一顆音符下去時,就知道自己缺乏甚麼。當然,同時也會知道自己的優點。」

 

  這幾年劉忠欣持續不斷的在舞台上演出,除了獨奏外,更參加許多室內樂的演出,地點也不僅是傳統的音樂廳以及沙龍式的小型表演場所,更包含學校與醫院,明年也將計劃與慈善團體合作演出。

 

  2007年展開個人鋼琴獨奏會巡迴,今年年度巡迴更是準備了全場蕭邦作品來演出,劉忠欣認為,去年以穆梭斯基的《展覽會之畫》為主軸,完全展現出俄羅斯音樂恢弘的氣勢與深沉的北國意象,加上以畫作為創作藍本,可說是充滿畫面的音樂;今年2008年度巡迴,以蕭邦多愁善感、浪漫優雅溫柔特質的「蕭邦之夜」為主題,與去年相較之下,則形成極大的對比;然而素有「鋼琴詩人」之稱的蕭邦,所要展現的正是如詩般的音樂線條。

 

  即便蕭邦的音樂充滿這些柔性特質,但是要蕭邦的音樂也包含許多剛強意念和愛國情操,是演奏者不可忽略的,劉忠欣說:「蕭邦鋼琴作品除了浪漫、充滿詩意外,他個人在當時所遭受的國仇家恨與鄉愁,以及他個人的感情問題,都引發出他情緒上的哀傷、憂愁、暴怒、憤慨,並展現在他的音樂上。」自小接觸蕭邦音樂,並經過蕭邦鋼琴大賽的洗禮,本次音樂會正是鋼琴家劉忠欣對於蕭邦音樂體驗沉澱後的另一番詮釋。

 

(筆者為歐普思音樂藝術負責人)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
流浪者 2008-12-10 22:26:04

莫紮特的爺爺是琴師
爸爸也帶著他四處表演
到他那一代已經是第三代

培養一個音樂家不容易
文化背景頗為重要

版主回應
的確是,尤其台灣講究眼前的功利
這樣紮根的教育很難被接受
其實真正的教改
要從改變觀念做起
2009-01-04 08: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