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25 15:24:20謝鑫佑

居酒屋



居酒屋


撰文-謝鑫佑

沒有珍貴稀罕的象跋蚌、蝦夷扇貝,
沒有價格不斐的月桂冠、久保田,
我們有的只是最真實的友情,與整夜的歡笑。

男人的綠洲、下班後的驛站

夜色巷弄中的溫暖棲所

居酒屋文化

2002年2月美國總統布希訪日,當他提出想要了解日本百姓生活時,日本首相小泉便毫不猶豫帶他前往居酒屋(Izaaya)。對日本人來說,四處林立的居酒屋是最普遍的生活文化,雖然並非專侍飲酒的酒家、抑非可以盡情歡唱的卡拉OK、更不是能饕宴五臟的餐館,卻能一直存在,更進一步成為最基層的生活、最根本的娛樂。

日本職場向來有著一項教中國人吃驚的文化,那就是下了班不直接回家的習慣。對日本男人來說,下了班之後與同事上餐廳吃飯、酒店喝酒是再平常不過的事;而且女人們也欣見於此,彼此之間甚至會以「丈夫下了班有沒有應酬」做為較量的籌碼;越晚回家的男人,代表的不只是職場階級的保證,更是事業有成的表徵。

居酒屋的流變

因應這樣的風情,大街小巷提供下班後去處的酒店、餐廳在戰後快速林立於巷弄,而簡化餐廳並強調飲酒成分的居酒屋也於焉產生。對上班族而言,居酒屋沒有「吃完正餐轉戰酒店」的麻煩,甚至也能避免吃喝太飽,回家沒有精神的困擾,這也就是為什麼居酒屋早期會成為男人的綠洲、下班後的驛站的原因。這樣的居酒屋是上班族下了班之後宣洩情緒的地方,是學生聯誼同樂的去處,更是死黨八卦的秘密基地,它被視為是喝酒的地方,在這樣的居酒屋中,如果只喝茶或吃太多料理則顯得土里土氣,不論是吟釀或啤酒,黃湯兩杯才算盡性。

1980年代後期,日本年青人開始流行喝一種將日式燒酒混合蘇打的Chuhai飲料,再加上,這幾年女性主義抬頭,相偕出沒居酒屋的女性迅速增加,而帶著家人前往的食客也逐漸充斥在這塊男人的領土上,慢慢影響了居酒屋的客層分佈,甚至改變了居酒屋的型態,從原本以喝酒為主的「居酒屋」變形為用餐為主的「居食屋」;食物的樣式從地方小吃拓展為不亞飯店的精緻料理,尤有甚者,更囊括世界各地的美食,為得就是滿足饕客。

把酒言歡醉今宵

深褐的原木店面、厚沉的吧台座位、暖烘烘的熱鬧,是日劇中居酒屋給人的印象,也是進入「味自慢料理」的感覺。捲著白襯衫衣袖的男人在吧台的座位上一字排開,濃郁燒烤的空氣中,透著一絲上班族身上殘餘的古龍水香氣與鞋的皮革味。一年多前的味自慢正巧座落在景美捷運站的出口旁,獨棟的木屋、暈黃的燈光,吸引著無數的旅台日人前往,因為只要一推開那扇木頭拉門,那濃濃的家鄉感便將人溫暖地緊緊抱住。

微燻的思鄉傾訴

過去在日本畫畫的張姨,偶而工作至深夜便與同事一同前往附近的居酒屋放鬆自己,回到台灣後一直懷念這樣的情緒,於是與丈夫在捷運站旁開了這間居酒屋。為了重溫舊夢,日本小巷弄中的居酒屋幾近百分之百地被複製到台灣,也因此許多日本人往往在推開味自慢大門的那一刻,都會禁不住地呼:我回來了。

一年前因為租約到期搬遷至附近偏僻的住宅區,顧客非但沒有因此流失,反而更準時地在晚上七、八點前來。他們最愛這邊的「南極冰魚」,碳烤過後細緻的魚肉,將其鮮美完全呈現;「羊肉、肥腸、香菇串燒」展現了純青的用碳功夫,微微的焦香帶著食材的清甜,教人唇齒留香;而「厚燒玉子」將肥美的鰻肉用蛋皮襯托,鮮美多汁;考驗刀功、選材與醬汁調製功力的「生牛肉」,用微火封住血水後,便能片薄裝盛,口感鮮韌豐富;而家常料理中的「野菇山蕨」和甘美味透的「肉豆腐」的家常煮更是下酒不可或缺的選擇。

張姨為一位日本客人特別準備了納豆,當他遲遲不動箸時,張姨說他一定在想著上一回吃納豆的時間,客人笑著了,這對他來說是思念的味道啊。八年來味自慢是旅台日人想念家鄉唯一的去處,除了食物、老闆娘,還有這裏溫暖的氣氛、愉悅的對話、微燻的一切。華燈初上,屋外仍舊下著雨,居酒屋的歡笑正要開始。



刊載於EZ Japen,二OO三年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

上一篇:pizza

下一篇:無國籍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