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3 17:42:25謝鑫佑

最優美悲傷的極微音樂



「A Man Of No Fortune And With A Name To Come」
Wim Mertens


最優美悲傷的極微音樂
雲門舞集也甘拜下風

沒有人聽這張專輯不掉淚。

若要將當代音樂自六十年代至今做一個簡單的概述,Win Mertens絕對榜上有名,其他則是荀白克、拉蒙揚(La Monte Young)、泰瑞萊利(Terry Riley)、約翰凱吉(John Cage)(前述幾位,包括Mertens都是發跡大師級人物)、騎士萊許(Steve Reich)、菲利普葛拉斯(Philip Glass)、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他們將古典樂從學院中拉扯出來,與眾多音樂元素融合,並發展極限概念(minima),讓音樂突破既有的時間、作曲限制。

Reich的極微音樂,聽過的人都知道,那種感覺就像在圖書館嚴肅正經地查閱什麼;而聆聽Riley的感覺就像進入聖皇極殿,古典得教人摒息;Nyman太過煽情,兒女情長濃得化不開;Glass既隆重又故作優哉,即便是在家聽,也像上歌劇院一般。只有Win Mertens,淡淡透著優美的悲傷,行雲流水地在極微音樂界中獨樹一幟。

比利時的Mertens一直是謎一般的人物,鋼琴起家的他擅長極微鋼琴,但由於眾多鋼琴基本功都走浪漫樂派,所以Mertens的極微音樂中便混著大量的抒情樂句,聽起來非常優雅,印象中極微那種敲敲打打、節奏鮮明、反覆不斷的痛苦拉扯,在Mertens都昇華成呼吸、飛翔、微笑了。

若不是雲門舞集在一齣舞碼中用了Mertens「A Man Of No Fortune And With A Name To Come」中的「CASTING NO SHADOW」,台灣人可能真的會錯過如此優美的琴音。這張大碟由六首曲子組成,人聲、鋼琴獨奏全部皆由Mertens完成錄音。曲子的旋律在回憶間擺盪,巨大的悲傷與憂愁從樂句滲透至心中,就像午覺醒來已傍晚時分,窗外染著墨黑,四週闃靜無聲的孤獨淹水般地由地面昇起。

如果極微是反覆地痛苦延伸與拉扯,那Mertens便是將這無可名狀的痛苦含進嘴中,微笑燃燒內腑的飛翔天使。不可否認,沒有人聽這張專輯不掉淚。



刊登於自由時報專欄「極微音樂教室」,二〇〇〇年
◎版權所有、轉載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