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0 18:22:28Rodizare

1991年NHK大河劇《太平記》-總心得

這是我第二部大河劇,這段時間網飛正好在播放影集「幕府將軍」(2024),和這部1991年的作品對比起來,第一反應是:

 

好年輕的真田廣之!

 

拜託,33年前誰不年輕?不過當年30歲的真田廣之飾演18到54歲的足利尊氏,在老妝技術還沒現在那麼精緻的情況下,看到後面會覺得尊氏的皮膚也太光滑是不是打了肉毒桿菌。XDD

 

足利尊氏,據我所知是三位開幕將軍之中評價最低的,可能是因為他是唯一沒有在生涯期間一統天下的將軍。但翻過資料後,我覺得三位開幕將軍──也許還要加上沒有開幕府但也差不多的平清盛──遇到的局勢和處境其實都不一樣。尊氏面對的不是單一政權,室町幕府接手的也不是鎌倉幕府,而是後醍醐天皇到手三年就搞砸、勢力林立的分裂局勢,算起來尊氏開局的比照對象應該是織田信長,卻鮮少聽說沒有一統天下的織田信長能力不如豐臣秀吉或德川家康。

 

另一個原因是時代打壓。維新時期以南朝為正統,支持北朝的尊氏自然就被塑造為惡人。到了軍國主義時期,皇國史觀講究對天皇無條件忠誠,這位捨棄後醍醐這位「正統天皇」的尊氏就被定位為朝敵國賊。二戰之後遺毒未清,就算擅長改寫歷史人物的國民作家吉川英治以尊氏為主角寫了「私本太平記」,似乎也沒有成功翻轉印象。室町幕府時代隨著尊氏一起受難,就連日本時代祭都故意忽略,直到2007年代才放回遊行隊伍。

 

真是夠衰了。

 

但日本終究無法無視到底。畢竟現在日本引以為傲的香道、茶道、花道等等文化藝術,都是從室町幕府時代推廣發展;京都世界文化遺產一定有室町幕府時代的產物(金閣寺、銀閣寺、天龍寺等等);無論怎麼把室町幕府時代切割分配,就是無法彌補鐮倉幕府時代與桃山安土時代之間的鴻溝。室町幕府時代就是這麼一個戰爭頻繁人口卻增加、內鬥不斷文化卻大放異彩、苦不堪言又樂在其中的,不可思議的時代。

 

世上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事情。(by京極堂)

 

室町幕府時代和中國魏晉南北朝時代和春秋戰國很像,都是思想爆發和文化綻放的時代,政治的動盪不一定等同文化的毀滅,甚至是助益。只有把「分裂」視為「不好」、「統一」視為「好」的大一統觀念下,才會覺得這個時代是亂七八糟的黑暗期。

 

室町幕府時代就和尊氏一樣,看似匪夷所思,其實都有脈絡可循,只差在用什麼方式詮釋。大河劇的「太平記」是改編自吉川英治1952至1962年連載的「私本太平記」,而前者的資料來源是作者不詳、可能是共同編撰的軍記物語「太平記」。既然是物語─故事,精彩比事實重要,也就是說打從最初尊氏就被不可思議的事情包圍,最終造就匪夷所思的大將軍。吉川英治已經試圖梳理脈絡補足邏輯,呈現一個相對完整的傳奇故事,大河劇再將之以真人演出,讓尊氏更像個正常人,也更能理解周遭人物的反應和選擇。

 

這部編劇是池端俊策,也是2020年大河劇「麒麟來了」的編劇,故事氛圍上有點相似,有些懷疑池端俊策是用太平記的經驗來寫麒麟來了,不過我可能要看其他的大河劇才能比較。

 

 

 

照例先說缺點,但問題比麒麟來了少得多,而且大都是非戰之罪:

 

劇情分配不均:尊氏一生大致可以分四個階段:出生成長到北條覆滅、建武新政到南北分裂、師直弄權到直義死亡、最終翻盤到重病逝世。結果全49集,前22集第一階段、第23到40集第二階段,剩下9集第三階段占8集半,剩下半集演完第四階段,就算最後一集加長到1小時20分,還是太趕了。我本來期待可以看到第四階段,尊氏如何在失去高師直和直義之後,一個月內從四面圍殺的情境下翻盤、年底恢復北朝,結果直接跳到父子對決,好生失望。但分配不均似乎已經是大河劇的通病,而且這部聚焦在尊氏和周遭人物的互動,當周遭人物隨著劇情進展相繼死去,最後階段除了登子、道譽和直冬外,也確實沒有深層關係的人物可以繼續訴說了,所以這樣的劇情分配,似乎情由可原。

 

武戲乾枯和王道思維:自從理解「大河劇的定位是闔家觀賞」後,我對這兩點已經不那麼刁鑽了,輕輕放下就好──但我還是要說旁白讓我很出戲,不過這好像是大河劇的規矩不能改。雖然這部也不免俗地有「創造美好世道」等王道思維,但劇中說的「美好世道」大都是別人提出的(藤夜叉講最多、其次是後醍醐),尊氏本人倒是沒有什麼概念,大都是別人要求他做、他覺得好像有道理就做了,然而當結果不如那些人的所想時,那些人反倒怪罪起尊氏。這點不但表現出大家對「美好世道」的具體形象和概念不同,某個程度上也表現出在這種時代王道思維的不切實際,而尊氏不過是不如意時宣洩憤怒的對象而已。

 

主角洗白(?):一樣是大河劇免不了的事情。更別說大河劇的目的之一,是要引起觀眾對這段歷史和景點的興趣,無論觀眾接不接受,只要會去關注就算達到目的。洗白有爭議的主角通常只是為了達到闔家觀賞的目的,只要邏輯不要太誇張,基本上就給過。另外「尊氏有躁鬱症」是1960年代的說法,如今已經提出那是把不理解的行徑都丟給躁鬱症的時代(如同現今都丟給自閉症一樣),尊氏也許有人格缺陷,但仍屬正常範圍。這部大河劇的尊氏,搞不好才是符合史實的模樣,而不是被後續年代為特殊目而扭曲變形的模樣。

 

不符史實(??):承前的反例,研究過這段歷史會對有些角色的表現感到不滿,連我也有「呃,其實不是這樣」的想法,例如:尊氏其實不是嫡長子、直義其實是冷靜文人、高師直其實沒做那些惡事、義詮其實不庸俗、那個時代私生子其實不是什麼大不的事,兄弟倆的執政方式其實不是二頭政治……諸此之類。但這部大河劇是33年前的作品,就算拍攝之後新的資料和理論陸續出現,作者和編劇都只能用當下的資料和理解來陳述故事。就連吉川英治不採用躁鬱症的說法,而採用二頭政治的說法,也只是一種詮釋方式。研究講究嚴謹、創作講究包容,精彩才是故事的重點,縱使這部有許多設定和觀念有爭議,但瑕不掩瑜。

 

 

 

再來說優點:

 

人物塑造成功:也許是有小說作基底,人物塑造都很飽滿,不論喜歡或討厭,都沒有「不知道來幹嘛」的角色存在,加上演員演出到位,光是這個優點就把前面的缺點清掉大半。由於角色眾多不及備載,在後面對角色的想法另做說明。另外這部很多對兄弟:足利尊氏和直義、楠木正成和正季、新田義貞和義助、光嚴上皇和光明天皇、高師直和師泰等等,互動情況也不太一樣,大體是相反性格,是這部不錯的點綴。

 

劇情邏輯合理:除了少部分沒有解釋清楚而感到突兀的橋段(如:北條認為尊氏有二心、護良親王厭惡尊氏、楠木正儀支持護良親王等),絕大部分的行為和態度都有因有果,每個人的行為都有動機和背景,而不是無故有個想法然後死守到底。合理的劇情發展會增加故事的說服力,精彩度也會跟著提高。

 

場景意象豐富:這也許是池端俊策的強項,有許多畫面包含豐富的意境。例如第1集沒有恐怖畫面卻非常殘忍的屠殺,表現出鐮倉幕府末年連高層都躲不了的恐慌。第15集尊氏終於受不了高時的癡癲,被掉落楓紅觸動謀反的決心(「麒麟來了」也用過楓紅表現肅殺)。第22集北條覆滅時,仰望天空的尊氏左右站著的是直義和師直,一面表現接下來的幕府是由這兩位支撐,一面也表現這兩位隔著尊氏的對立。第47集落寞的尊氏在馬上俯瞰師直屍體,很有菩薩垂憐地獄惡鬼的感覺。時常出現的佛像特寫比起救贖或平靜,更像是無常。這類畫面可以讓觀眾感受到角色對話和動作以外的氛圍。

 

 

角色部分,有喜歡有討厭,很主觀地說明對各角色的想法:

 

誤入凡塵的足利尊氏:30歲的真田廣之飾演的足利尊氏,集英俊和可愛於一身,披髮觸鬚之後魅力又提升一個檔次,無怪一堆人想推倒他(大誤……等等好像也沒錯)。必殺技是用真誠的目光託付他人辦事,接收的人不是照他的意思做,就是照他的意思跑。我不怪那些人的反應,因為換作是我被真田廣之這樣凝視這樣講,我也會乖乖照做。XDD

看評價以為有很嚴重的洗白,所以開始看得時候就有心理準備。結果看下來也還好,除了大河劇標配的王道思想,這部的尊氏不至於到洗白,也沒有想像中的優柔寡斷。可能是每次尊氏陷入困境的時候我都會想:換作是我在那種情境、而且無法預測未來的情況下,我會有比尊氏更好的反應嗎?會認為他優柔寡斷處處留情自找麻煩是只把他當作「將軍」而不是「人」,這部的尊氏先是「人」然後才是「將軍」,尊氏不是一開始就用「將軍」的身分面對問題,而是用「人」的身分面對問題。也許這樣的尊氏活得很痛苦,到頭來是少數保持自我到最後的人物之一。

故事開始時有一段尊氏追尋靈驗的神佛、結果只找到破木頭的經過。看評論說這是承先啟後,意指尊氏一生都在追尋太平的神佛、最終只找到虛無的破木頭。但我看到最後年老病重、身心疲憊的尊氏坐在神龕一般的轎子上出征時,覺得尊氏就是那片破木頭,因為很靈驗所以人們都把尊氏當神佛來祈願,但多數人們無法承擔願望實現後的代價,尊氏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人被自己的願望摧毀。尊氏的一生總體上是悲劇,作戰的對象都是認識的人,而且很多還是有感情的人,光是這點就讓尊氏無論戰勝或戰敗,都是傷心。如果說尊氏真的有在追求什麼,也頂多只是「平靜」而已,甚至不是「天下靜謐」,然而尊氏各階段的身分地位就注定與平靜無緣。所幸最後尊氏是在登子和道譽這兩位深愛他的人們陪伴下閉上眼睛。這朵誤入凡塵的蓮花精終於得到解脫,回到屬於他的極樂淨土。

 

真正的盟友赤橋登子:可能是價值觀比較相近,我是登子派,也覺得她是扛得起御台所(將軍正室)的頭銜、權力和責任的女人。看評論以為登子會從清純女子變成善妒怨婦,結果看到後來覺得登子只是沒有接受直冬而已,其他時候她都是尊氏最堅定的支持者。登子頂多是很現實或「不夠聖母」,但絕非沒有愛,因為打從開始登子就知道她與尊氏的婚姻包含各方算計,而尊氏也在新婚當晚就跟登子說清楚講明白。要知道女人最討厭的就是被欺騙,換句話說女人可以看在誠實的份上包容許多事情。比起有愛的男人,有責任的男人才值得依靠。登子也許得不到尊氏最多的愛,但她絕對能得到尊氏最多的責任。別忘了在那個時代,男人可以不顧正室想法把私生子帶回家,但尊氏還是問了登子,登子不同意後也沒有強硬收養(改由直義收養是另一回事),可見尊氏無論是基於責任還是愧疚,都尊重登子的意見和想法。之後登子為快被冷落的嫡長子義詮請命,在尊氏面前上演婆媳對決,不但重新得到婆婆清子的尊重,也啟發尊氏遵從本心做事,取回應有的權力。這對對彼此誠實和尊重的夫妻也許不夠浪漫,卻是最腳踏實地、牽手到最後的伴侶。

 

裏之御台所佐佐木道譽:這部如果沒有這位婆娑羅大名在那邊哈哈笑的話,整個故事會變得非常淒厲。不過道譽一開始還是個壞人,藤夜叉和直冬的事情是他起的頭,大概很常用這樣的手段去抓權貴的把柄,那時尊氏不過是他的受害者之一。約略是第17集在長崎圓喜那裏踢到鐵板之後被覺醒的尊氏煞到,從此外表繼續攀權附貴正常發揮,內在卻是對尊氏不離不棄誓死跟隨,堪稱史上最忠誠的背骨仔。我笑說如果登子是尊氏的表之御台所,那麼道譽就是尊氏的裏之御台所,沒看第20集道譽都在看尊氏沒在看地圖,直接把自己嫁掉,用盡心思就是要幫老公奪取天下,幾乎可以想像他抱著還是嬰兒的義滿發誓:「老公你放心,我一定會扶養我們的孩子長大的!我會讓他成為了不起的大人物!」就歷史上道譽後來成了三朝元老、義滿君臨天下的成果,道譽還真的做到了。(如果加上「祖父和孫子長得一模一樣」的戲劇老梗,這畫面會很有趣。不過歷史上義滿是在尊氏逝世100天後才出生,這部為了銜接而做調整)

 

瓊瑤擔當的藤夜叉和足利直冬:不看瓊瑤所以跳過……好啦,我知道很多人喜歡藤夜叉,演員還是宮澤理惠,只是大和撫子這款實在不是我的菜,要不是跟尊氏有關,不然每次看到藤夜叉我都想快轉跳過(雖然第7集白馬王子般的尊氏真的會讓人發花痴)。藤夜叉演完換直冬演,而這孩子是阿紫等級的麻煩(參金庸「天龍八部」),尊氏固然處理得不好,但直冬的問題更大,每次出場都是仗著血統耍任性,惹事生非求關愛,藉由疼愛自己的直義找尊氏麻煩(這點我有點同情直義,直冬連元服的時候眼睛都在看尊氏),完全把自己當作悲情貴公子。許多介紹都說直冬是尊氏最大的敵人,但我覺得他頂多是最麻煩而已,威脅程度其實還要排後面。歷史上尊氏一死,直冬在九州的勢力就一路掉,證明連九州都知道直冬唯一的價值就是勒索尊氏。歷史上直冬有兩個結局,一個是和尊氏在東寺對決戰死,一個是戰敗逃回九州最後下落不明。要不是闔家觀賞的大河劇需要一個父慈子孝的和解結局,不然我會採用尊氏把直冬殺掉的說法,給這孩子一個痛快,給另一個孩子(義詮)清爽的未來。

 

設定欠佳的足利義詮:千壽王要跟義詮分開來看。尊氏對千壽王的疼愛還很明顯,騎馬打仗的遊戲畫面更是甜蜜蜜。只是義詮第45集才出場實在太慢,又把義詮定位為阿斗之流,大概是想塑造「義詮這麼庸俗,直冬這麼優秀,尊氏卻疼愛庸俗的孩子,直冬好可憐」的同情感,但我看來是適得其反:尊氏要到二十幾歲才想到要反抗北條,在那之前也是喜歡蹴鞠的紈褲子弟,所以義詮大器晚成不是問題,反倒是直冬前述那些行徑才是大問題。義詮的優劣其實不會影響故事張力,然而喜好鬥雞和餵犬的虛構設定甚至會聯想到北條高時喜好鬥犬的畫面,只能說這部的義詮人設欠佳。(義詮的戰績要去翻楠木正儀的日文WIKI,不然真的會以為義詮沒做事)

 

真正的禍源後醍醐天皇:因為我不是日本人,所以可以盡情地罵:後醍醐天皇根本天雷!但我還是要說片岡孝夫飾演的後醍醐天皇有帥到,初次見面真的會讓人一見鍾情,不怪當年涉世未深的尊氏會被拐走。可惜留鬍子以前還是神人,留鬍子之後就成了俗人,執政時期把統治者的大忌全部採了一遍,真的不能怪大失所望的尊氏為了救援弟弟和妻兒出走。把南北朝分裂的鍋丟給尊氏是不公平的,因為一天二帝其實是後醍醐捅出來的簍子。尊氏和後醍醐的感情很複雜,尊氏的「尊」字是後醍醐從自己的本名「尊治」提一字賜與的(雖然「高氏」和「尊氏」的發音一樣,稱呼起來根本沒差),從接受賜與時尊氏的開懷,到後來後醍醐對尊氏不回京的惱怒,都可以看出尊氏和後醍醐之間確有感情,最後的會面可以用「我心裡有過你,可也只能到喜歡為止了」(by一代宗師)概括。天龍寺是尊氏對後醍醐最後的弔念,紀念這場轟轟烈烈的愛情(?),然後花很長的時間收拾後醍醐丟下的爛攤子。

 

錯付癡心的護良親王:儘管表現上有些庸俗,但護良是尊氏第二階段的魔王(第一階段是北條高時),也是尊氏增加權謀技能的場子。護良和尊氏的對立不但表現難解的公武對立,也表現出後醍醐天皇的志大才疏。這部護良對父親的愛已經近乎盲目的狀態,直到被後醍醐捨棄之後才冷靜下來,跟尊氏進行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的對話。護良對尊氏的預言其實只能說是後見之明,但尊氏的水汪汪眼顯示至少到這個時間點上他還沒有權傾天下的野心。第二階段的權謀劇很短但也很有意思:所做的一切都為了避免某個未來,到頭來卻反而注定了那個未來。

 

權傾一時的阿野廉子:雖說手段惡劣,但得說在那種時代能做到如此權勢的女性也確實不容易。廉子是後醍醐的寵妃,能左右後醍醐的決定,許多臣子會討好她也不那麼意外。為了讓自己的孩子成為太子,不惜把懷上龍種的小宰相推下水,更是讓後醍醐疏離護良,導致護良以為廉子與尊氏聯手,尊氏就這麼莫名其妙地捲入宮廷鬥爭,被迫升級權謀技能。廉子也確實想拉攏尊氏,但也許是尊氏不透過廉子就能說動後醍醐這段,讓廉子覺得尊氏不受控制決定排除,錯失拉攏武家統領的時機(這點公家表現通通不及格)。後面尊氏和後醍醐分手後廉子還想迷惑尊氏,卻反被升級過後的尊氏迷惑,轉請後醍醐交出三神器讓光明天皇登基(果然沒人能拒絕尊氏懇求的眼神)。歷史上廉子跟隨後醍醐到吉野建立南朝就沒有作為了,而這部塑造廉子是造成北朝幕府混亂的幕後黑手之一,但在我已經知道高師直奪妻事件是虛構的情況下,這樣的安排多半是為了讓南朝不要太沒有存在感,也是為了說明幕府分裂局勢,觀應騷亂時廉子和北畠親房的對話也是如此,不然觀眾會這樣的發展對一頭霧水。

 

指導教授楠木正成:劇中尊氏說楠木正成像兄長,但我覺得更像師長。那句「為寶貴之物而死,亦不可稱敗」,給那時心有不甘卻仍隨波逐流的尊氏思考「為何而戰」。尊氏為對抗護良親王所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在亂七八糟的情況下散會,第二次會議有正成壓陣,事情就超級順利。之後尊氏向正成敬禮致謝,像是學生向教授道謝。湊川之戰是最後考題,手握大軍的尊氏非常謹慎,選擇避其鋒:不跟智者(楠木)鬥智、不跟勇者(新田)鬥勇,接著調虎離開再各個擊破,考試過關,戰敗的楠木教授覺得遺憾,卻也欣慰尊氏這個學生有成,宣布下課(雖然「櫻井的道別」是父子訣別的日本著名場景,但不太合我的胃口所以沒感動到)。

 

過不了心坎的新田義貞:義貞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證明新田沒有不如足利、自己沒有不如別人。這是義貞對抗北條的動力,也是招致死亡的執著。初期比起漫不經心的尊氏,義貞就表現出王道主角般反抗權勢─北條的氣魄,從後面的互動覺得尊氏很敬佩義貞的志氣,決心抵抗北條時義貞還露出「你終於醒了」的笑容,很有同志感。遺憾的是如同這部楠木正成所說:義貞沒有尊氏的器量。義貞消滅北條後把矛頭轉向足利,導致尊氏無論做什麼,在義貞眼中都是惡意。尊氏離開京都後,義貞得到夢寐以求的一切,對足以招致毀滅的問題選擇視而不見,就連被目中無人的公家唾棄也不肯放棄。儘管義貞與尊氏的單挑對決是滿滿回憶殺,卻已經喚不回義貞的初心。義貞最後是咬著後醍醐可有可無的信件戰死,不經感慨一代猛將竟是死於自己的執念。

 

懷抱美夢而死的日野俊基:俊基在歷史上只是小人物,但在這部成了尊氏最初的啟蒙者。尊氏兩次因為救他而身陷險境,被追殺的時候俊基可是開懷大笑,不是喜歡刺激,而是笑自己沒有看錯人,尊氏確實是他想找的人。俊基被處死的橋段非常美麗,沒有對話,只有聲音和氣氛,尊氏喬裝目睹的畫面像是看初戀情人被處斬。俗話說「有夢最美」,就後見之明俊基沒有看到後面的決裂就死去,雖有遺憾卻是這部少數的幸福人士。

 

癡顛到位的北條高時:身為第一階段的魔王,高時表現得非常出色。從第1集用鬥犬惡整尊氏就表現出北條的腐敗,但高時真正的危險不是手段殘忍,而是不作為。把政事丟給長崎父子不過是不顧正業的基本盤,「北條毀滅也無所謂」的心態才是拖所有人下水的毀滅性問題。片岡鶴太郎飾演的北條高時非常精湛地詮釋出佛經所述的癡顛,沒有理由死去也沒有力氣活著,派人刺殺長崎父子也不過是打起精神的嘗試,卻更陷入半死半活的泥濘。第15集滿手紅墨(鮮血)的嬉鬧終於讓尊氏忍無可忍轉頭就走,幾乎可以想像尊氏心中嘶喊「要死自己去死,我不要跟你一起死」。第22集幾乎是花了一整集讓北條退場,高時終於找到解脫的理由,也如願以償地自盡,笑著墜入地獄。

 

孤注一擲的赤橋守時:相較於轟轟烈烈的高時,身為末代職權的守時就顯得很淡薄,但守時的主場是和妹妹登子及妹婿尊氏的關係。守時和登子這對兄妹感情很好,好到尊氏有謀反的計畫也不敢告訴登子,就怕登子不經意透漏給守時(登子對這點有些生氣但也理解)。脾氣溫和又有意糾正北條的守時也是尊氏再三猶豫的主因,除了妻舅關係,第5集救援尊氏的行動包括守時的奔波(這集救援戲很精采,每個人都有想法、態度和行動,最後歸納的結果決定釋放尊氏),有救命之恩的過往讓尊氏懷著「北條不全都是壞人」的想法,直到被高時和長崎父子徹底搞砸。得知尊氏真的與北條為敵,身為執權的守時決定要與北條共存亡,卻要求妹妹帶著姪子跟右馬介逃出鎌倉。後來右馬介奉尊氏之命回來要帶守時走,而守時堅決赴死的決定減少了登子對尊氏的怨恨,不但讓失去娘家的登子願意以足利之妻的身分繼續活下去,也讓尊氏難以辜負為他犧牲赤橋兄妹。

 

後宮爭寵的足利直義和高師直:第三階段的魔王是尊氏的身邊人:弟弟直義和執事師直。這兩位一起講是因為這兩位一開始都沒有什麼出色的表現,但在40集之後就是他們在給尊氏挖坑了。這兩位糾結於「高師直仗著哥哥對他的寵愛」和「三條殿(直義的別稱)仗著主子對他的寵愛」,導致第三階段幾乎是宮鬥劇,只能說男人爭寵起來完全不輸給女人(這部兩位的性格和作為跟後續歷史研究差很多,看得我很錯亂)。然而可能師直到底出身於執事,很清楚自身的權力來自於尊氏,沒有尊氏他什麼都不是,儘管多次被慫恿篡位,最後還是只敢在腦袋想像,沒做出來。但直義可能是身為弟弟,似乎一直沒有意識到自身的權力來源,頻頻踩到尊氏的底線又毫無自覺,第44集被包圍時簡直可以用「哭鬧不依」來形容,看得我和尊氏都黑線了一把。相較於胡作非為但追隨到底的師直,直義的刁蠻任性和死不認錯讓我對他失去耐性,儘管最後尊氏為直義的死哭得撕心裂肺,我卻同情不起來。簡單的說就是如果想看兄弟基情或主僕情深的話,還是別看這部了。

 

忍辱負重的足利貞氏:故事開始是由尊氏的父親貞氏開場,表現出足利家的危機。那時足利家身為北條家經過權力爭鬥篩選而倖存下來的部屬、鎌倉第二大勢力,幾乎只有「被剷除」和「被利用」兩個選項。祖父家時用切腹保全家族性命,對那時只有九歲的貞氏是很大的衝擊。儘管家時留遺書希望兒孫擺脫被北條家控制的命運,但要在北條家眼線下有所作為的難度實在太高,貞氏這一世只能在保全家族的前提下做準備。貞氏看尊氏總有股「鎌倉對你來說太小了」的眼神,但祖父切腹的陰影還是讓貞氏教導尊氏要以保全家族為重,這也影響到尊氏為了家族與北條和後醍醐決裂、也在弟弟和管家的爭執中難以抉擇(尊氏煩躁時搖水的行徑也多半源自於父親貞氏)。貞氏在第10集過世退場,我為他辛苦的一生致敬。

 

老狐狸北畠親房和差一點變花瓶的北畠顯家:日本人似乎比較愛英年早逝又無敗績的花將軍顯家,但我更喜歡老謀深算的老狐狸親房。如不是第39集的顯家含蓄表達對父親的思念、親房得知兒子死訊哭到妝都花掉的橋段,不然顯家只是會打仗的花瓶、親房就只是很表面的陰謀家。親房和尊氏在天龍寺的會面很妙,一方面是南北將軍的談判,另一方面也是感歎自己人看不清狀況(感覺像老狐狸和蓮花精感嘆人類至愚,但要成仙成佛都必須經過人間,萬分無奈),親房要尊氏留意身邊的人這段比起威脅更像勸導,因為親房在南朝面對公家的黑線程度應該不低於尊氏在北朝面對武家的黑線程度。另外似乎是故意對比父子關係,親房和顯家的互動往往跟尊氏和直冬的互動擺在同一集,但在我看來這兩對父子的關係和背景大不同,公家武家、嫡系庶系、相處長短都不一致,本質上就無從比較。

 

不搶戲的虛構角色們:虛構角色最糟的狀況是搶要角的戲(這點在「麒麟來了」就很嚴重),但這部幾乎沒有這個問題。

最完整的是右馬介,從第1集就說明他和足利家的淵源、在父親貞氏的安排下成為尊氏的心腹,為尊氏暗中辦事就顯得自然得多,另外右馬介也是尊氏的說話對象,是補足影片沒辦法用文字敘述內心話的方法。北條滅亡後,完成復仇的右馬介留在尊氏身邊,直到為阻止父子殘殺死諫而亡,所以我認為直冬結局不如說是右馬介結局。雖然我很不喜歡死諫這種一廂情願的情緒勒索,但也完整塑造右馬介這位為報仇及報恩、對足利家鞠躬盡瘁的隱藏家臣。

花夜叉的設定是楠木正成的妹妹、正季的姊姊,有趣的是一開始身為忠厚沉穩的正成很不能接受為愛情脫離武士家族的妹妹,反倒是平時衝動不加思索的正季覺得哥哥無理取鬧、打圓場似地對冒生命危險奔波的姊姊道謝。結果正成後來感嘆最懷念的居然是跟著妹妹逃出生天的日子,讓人物之間的感情多了些層次。花夜叉和尊氏最後的會面,不但讓尊氏在混亂的家庭紛爭中鬆了一口氣,也重新想起楠木等人對他的期望,以及「為何而戰」的命題。

我不喜歡石猿,他對尊氏的怨恨更是莫名其妙,但我認同他表現了小井市民的觀念和想法(藤夜叉也有但作用不多):因人禍失去親人土地、被權勢利用又被趕出去、費盡千辛萬苦終於如願以償、卻夾在管與被管之間苦惱不已、最後棄官而去、回歸平民繼續生活。多災多難,卻是完整地表現那個時代人民苦難。(不過好像沒有說之後他為什麼沒攔住直冬跑來認尊氏,只能推測是過世了)

 

 

有評論說這部和金庸的天龍八部很像,充滿求而不得的氛圍。我也覺得很像天龍八部,但相似點是在「一群能力超凡的人們仍被世間所苦」。太平記的人們絕大部分都死在不適任的位置上:北條高時撐不起執權的職務、後醍醐天皇做不到全面執政的理想、楠木正成得不到平靜度日的過往,新田義貞扛不起武家統領的壓力、高師直管不住武士以外的勢力、直義控不住將軍的權力……這些人創造了時勢,也被時勢創造,無論結局如何,太平記都記錄了這些人不平凡的人們和所有平凡的人們一樣,在滾滾紅塵的紛亂世間走過一遭。

 

如同最後尊氏所說:大家都活過了。

 

 

(題外話一:有一套漫畫「擅長逃跑的殿下」,是以北條時行為主角、足利尊氏為大魔王的故事。翻過之後覺得不合胃口,覺得這部似乎想走魔幻寫實,但對我來說是魔幻有餘寫實不足:魔幻部分很放飛,寫實部分僅立基於歷史之壁,大大降低說服力。非得一直用「這是熱血王道少年漫畫別想太多」來安撫屢屢想趴桌吐槽的情緒,弄到最後我只想看符合時代且非常有建設性的魔王軍,除了直義是「受哥哥寵愛的優秀執行長」和師直是「長相兇惡的全能忠臣」很符合想像外,我就只想看足利尊氏這個禍國妖孽還可以多妖)

 

(題外話二:2023年12月有一齣日式音樂劇「ながされ・る君へ~足利尊氏太変記~」,充滿日式美型和浮誇的音樂劇,15分鐘試看就可以看到尊氏和直義滿滿的兄弟基情,還有史上最帥的師直)

 

(題外話三:第169回(2023年上半期)直木賞得獎作品「極楽征夷大將軍」,是由直義和高師直兩人視角看尊氏的故事,用google翻譯看試閱似乎是超級散漫的尊氏把直義和師直急得團團,如果有中文版會去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