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7-17 19:01:03天下無雙陽光小帥哥

能力分高下?

或許是孔子的一句「因材施教」
忘記了後代的人們誤用其詞
導致能力分班的惡夢浮上檯面 越演越烈

能力分班的迷思在於
希望藉由程度相近的學生集中在一起,希望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台長只想問一句,
這個定義下的願景有沒有實現?
或許應該說,只達成了某部分人的願景

大家都忘了人性惡的那一面
忘記了人類是愛比較、會貼別人標籤、自私的動物
包括老師也一樣

台長的學校,算是有常態分班,不過還是有人情班
我們的英文老師和人情班的英文老師同一個
每次都會比較、然後說我們班是不怎樣的班
忘記了他的責任應該是讓學生對英文有興趣
讓學生聽懂他上什麼(當然,他也有自己在外面開小小的補習班)

能力的強弱並不是完全取決於先天智力的高低
而是搭配後天環境的再造
這就是爲什麼需要社會福利來拉近不同社會階層之間人們的距離
能力分班的結果,將導致這樣的差距更大
把原本應該由老師以及學校甚至國家所負的教育成敗責任
藉由制度轉嫁給最無辜的下一代

加上之前所說的貼標籤文化
在成就了前段班學生的傑出之後,有哪些人曾經回過頭去看過後段班的學生?
以及在被貼上功課不好就等於其他都沒有用的社會刻板印象之下
後段班的學生的生存權在哪裡?

忘記在哪裡看過了,我記得有人說過
爲什麼是用考試,而不是用一百公尺賽跑來做分班標準?

台灣的未來,應該是要有能力的人提攜能力較不足的人
因為這個社會的所有結果,都不單單只是一個人的原因所造成的
大家都應該負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