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2-24 09:59:42尚未設定

長榮大學手鐘團的報導

轉載自2005.02.24 自由時報48版


〈社團Show出來:長榮大學手鐘團〉記者楊若梅/增長見聞報導
手中的鐘 輕輕唱歌


看同學們認真練習的樣子,彷彿能聽到優美靈動的樂音。

手鐘音樂聽過沒?
長榮大學裡有個由同學組成的手鐘團,
想欣賞不一樣的樂器演奏,
找他們就對了。

 手鐘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樂器?顧名思義,就是可以讓人拿在手裡的鐘,社長彩芹形容得好,她說:「想像一下教堂鐘樓裡的鐘,把那只大鐘等比例縮小之後,再將沒有開口的一端加上把手,大概就是手鐘的模樣。」

輪番上陣,
一場音符接力賽

 一個能演奏出完整樂曲的手鐘團體,足夠數量的手鐘絕對少不了,彩芹歪著頭算半天,說:「從Do數到Ci,再加上五個升降音,這樣是一組完整音階,我們團裡一共有五組完整音階的手鐘,所以乘起來總共有六十支鐘。」這麼多手鐘,難道不會搞混嗎?她笑笑表示,其實沒有想像中複雜,因為每支鐘都有不同編碼和尺寸,像是編號C8鐘小到跟紙杯差不多,C3則跟個水桶沒兩樣,足足有兩、三公斤重,只要多接觸幾次,很快就可以分清楚。

 有了足夠的鐘就可以開始演奏了嗎?還沒,還沒,先培養默契再說。手鐘音樂最重視團隊默契,因為每個團員只負責幾個音,大家得要隨時注意樂譜,在輪到自己的時候,趕緊把手鐘從桌上拿起來搖動,簡直就像一連串音符的接力賽跑,輪到的人就得馬上搖鈴。如果半途有哪個糊塗蛋搞錯或恍神,旋律便會中斷,所以除了合群精神之外,專心也是練習手鐘的重要態度。

團體練習,一個都不能少

 因為有這樣的特性,手鐘團員其實很難單獨練習,因為假如只聽到自己負責的那幾個音,一點演奏樂曲的感覺也沒有,根本就像是在搖吃飯鈴。每次約好要團練,大家都會戰戰兢兢,深怕自己沒到,拖累了大家的進度,要是練習不認真,老是在錯誤的拍子上搖鈴,就會感覺有很多冷箭從四面八方射來,給你來個萬箭穿心,還曾經有同學練習時,因為太緊張而忍不住哭了出來,你就知道那壓力有多大了。

 手鐘不是我們外行人隨便搖搖就會發出好聽的聲音,要演奏手鐘,第一步當然是得握緊把手,而搖鈴的基本的動作是讓上手臂貼在身體兩側,和下手臂呈九十度角,將手鐘平穩地往前推,再收回來,只要動作夠標準,手鐘就會回報給你最清脆的聲音。話說以前有個同學搖起鐘來,怎麼看怎麼怪,大家後來才發現原來他之前是吹伸縮長號,所以他總是忘情地把搖手鐘當作推伸縮桿,難怪動作跟大家都不太一樣,當場笑翻一票團員。

表演前後,裝箱打包特別辛苦

 演奏手鐘另一個讓團員吃盡苦頭的特點,就是準備和善後工作特別費事,明明是七點的校內演出,四點就要開始準備,完成一小時的演出後,下了台還要忙到半夜才能告一段落。因為要把六十支手鐘送到演奏現場可不是件簡單的事,先要逐一裝進專用箱裡,再一箱箱搬運到現場,搬完樂器接著要搬演奏用的桌子,最後把手鐘按順序排在桌上,才算完成準備工作。
表演完後又得耐著性子再把大大小小的箱子扛回去。

 如果是受邀到校外表演,好幾大箱的樂器加上雜七雜八的用具,東西多到還要多租一台交通車來載,陣仗有夠驚人,所以不是真心熱愛的同學,還真耐不住這種「折磨」,大家喜歡開玩笑說,在手鐘團裡女生要當男生用,所以最後都會被操成神力女超人。

 現在你知道手鐘團員背後的「心酸故事」,如果還是不怕死地想多了解一點,下次一起來上長榮大學的手鐘通識課吧!


手鐘這樣來

 早期手鐘多半出現在西方的宗教儀式中,當時被視為儀式進行的必備工具,而非樂器。

 後來當基督徒不再受到迫害並可以公開聚會之後,手鐘開始往兩個不同方向發展,一方面體積漸漸加大,大到最後就成了教堂鐘樓上的塔鐘。同時另一方面也越來越精緻,而成為教會中常見的樂器,在中古世紀後期雖然一度被管風琴取代而沒落,但到了十七世紀時又重新受到重視,接下來手鐘的流行程度隨著時代改變而幾度起起落落,到了現代,有許多學校的音樂老師開始重新注意到手鐘的媚力,而熱情地把這項古老樂器帶進學校與社團。

 手鐘除了音質美得不像話之外,特殊的練習過程還可以鍛鍊恆心、耐心、專注力,並加強同學們的團隊精神,難怪現在有越來越多老師們想把手鐘推薦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