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1-29 21:33:24rinchen

長髮心情

自2001年春節後便開始蓄留頭髮。初時僅略為修剪後面,讓頭頂與兩側漸漸同步加長。近一年來已經如高中同學BOGI的素描般,有幾乎及肩的長髮。
說到頭髮長短,歷史上漢人男子的髮型幾乎都是蓄長髮再盤成髻。
孔子讚揚: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但只分說束髮披髮,沒有剪短髮的。吳道子畫的孔子像,髮型也不是短髮或三分頭。
歷史上遊牧民族的髮型多半與漢人不同。西夏人剃掉四周,把中間的頭髮結成一條長辮子,還要戴上重重的耳環。蒙古人契丹人也各有其獨特的造型。
想當年使歐洲人聞風破膽的匈奴王阿提拉應該也是披髮的模樣。至於原住民的髮型由昔日照片可知為長髮。
直到金國女真人的後裔滿人問鼎中原後,勒令漢人薙髮留辮。所謂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政策,髮型可是要命的事,大多數人還是明哲保身吧。
此後近三百年辮子成為清帝國的特徵,也是近代西方人對華人的深刻印象。
歐洲人的髮型原來也以長髮為主,因為作戰的需要而漸漸剪短。
日本明治維新之後一切都效法西洋文明,學習德意志帝國的軍人造型,於是我們熟悉的幕府武士們就紛紛剪去髮髻。
滿清王朝退位後,同樣有遺老誓死效忠,留辮到死為止。還好這時與生死無關。然而末代皇帝電影中溥儀剪髮的那一幕卻令人印象深刻。
民國初年大多數人都剪去了髮辮,學習日本與西洋人的造型。這時短髮成為堅毅的象徵,軍人、中學生頭髮越短越好。
由於頭髮被比喻成三千煩惱絲,因此落髮有著出家的特殊義涵。修行者剃髮有象徵性的功能,基督教的修士也有剃去頭頂的髮型(如羅賓漢的好友)。
然而並非所有修行者都要理光頭。道士、頭陀、羅漢、瑜伽士都是長髮。
台灣人在1895年被日本統治以後,漸漸也就剪掉辮髮。日本對小學、中學、軍人、犯人有著短髮的規定。即使終戰後的新來統治者一樣維持短髮的模樣。因為在一模一樣的短髮與制服下,容易管理與教化。
於是長髮成為1960年代嬉皮反戰的叛逆的象徵。
自己出生的年代在兒童與國小階段可以自由留髮,但是國中高中就一定要剪五分頭三分頭。猶記得國小畢業第一回理去頭髮,摸著幾乎光頭回家的路上,心裡想著六年、六年...像是被送去當學徒一樣。
很幸運底因為高二留級重讀,遇上1986年開放髮禁,高三就開始留起所謂的西裝頭。
不幸的是還有成功嶺訓練。因為痛恨軍事訓練的不合理,在離營返家當天立刻去理光頭表示無言的抗議。光頭入學還曾被懷疑剛假釋出獄。那時還拍攝穿袈裟的相片,用來唬人:曾經出家,人家都信。說是抗議不合理軍訓卻沒人相信。
大學畢業再度面臨服役的磨練,一入營就排隊理髮是男生的共同經驗。在草綠軍服下當然失去自我也不容許個人擅自主張。短髮是被統治者被管理者的象徵。
時至今日開放自由年代當然有人蓄留長髮。這時長髮是明星、畫家等藝術家的特徵。留長髮的好友BOGI君有電腦動畫個人工作室、小黑是歌手。
至於公務員呢,有很多同事就真誠勸告:最好剪去長髮免得影響升遷。
有人問為何留長髮?或回答叛逆或答曰懷念學生心情或說是想試試長髮造型。也許是好奇想測試容忍的極限、反省眾人對於異類的眼光。
長髮也可能是關於歷史的昔日圖像的或前世或夢中似曾相識的模樣。
長髮關乎身份的區別定位與認同的關聯的追尋過程。感謝大家能欣賞這個關於自我意義的小小實驗。


蒙元人髮型http://www.contest.edu.tw/award/88/hist/iamminmore/www/yun_cloth/head/neck_i.htm

上一篇:聖誕快樂

下一篇:1600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