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12 16:43:39安肚臍

編劇觀點,大明王朝和白宮風雲

上回通電話,結論是”再想一想吧…”

關於想一想,讓我想起---

 

想起歷史劇大明王朝

一開場不久,公公呂芳處置搶功闖禍的馮保,要派他到對頭太子爺裕王府去當差,臨去,說了一番關於三思

 

看到目前(15),大明黨爭,編劇的觀點是,沒有對錯只有立場,換句話說,都是無奈,各持立場後就是賭上性命,殺頭作結。

看白宮風雲,即使高高掛著為人民最大利益著想的道德標準,但也,只有立場沒有對錯,編劇在處理無力、無奈,雖也不乏煽情。但,現代劇嘛,兩黨必須擇項妥協,留下輪番殺伐的本,你來我往。

 

那忍辱負重的胡宗憲角色,倒有著妥協的影子,個人榮辱、立場,於他只能是身外物,編劇沒灑狗血讓他掉淚,只讓他病著躺在座褟上,驛站裡堵那不了狀況的上任新人,理想主義清流者,高翰文。

除了民族主義、教忠教孝的主旋律,倒真是道盡官場幽微連官商勾結的必要劇情,還可以巧妙安插兒女私情灑狗血,最後一個富可敵國的商人沈一石(這姓,怎麼覺得熟,也覺得巧?一石一時同音)讓人跌破眼鏡的一個商人角色,雖說無商不奸,卻奸得有情有義,只是敵不過官場冷酷,臨去那與他終於交上朋友的楊金水(這一段一杯抿江湖,恐有餵給觀眾,交代劇情之嫌,因為前面少了鋪陳不得不如此安排),也只能表面上冷面以對,私下代為善後,為他安排心愛女人的後路。

如果給沈一石一輛私人專機,就不必那樣悲劇性格了!瞧瞧辜家公子,留得青山在。只是這樣,沒了戲劇化的元素,收視率得愈力拉抬!

畢竟,時代背景在大明嘛,商人、專制君主...領導者,都是一個難字當頭,現代的百姓生民看看電視,以古喻今,多多理解,可使知之,吃飽了肚子,體諒體諒上位者,就別有什麼別的想頭吧!

 

從編劇觀點,看了白宮風雲,再看大明王朝很有靈感呢!

 

 

PS.雖然您剛巧來了電話,還是給您寄了這媚兒,所以,白宮風雲的編劇觀點,暫且擱著下回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