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3-16 00:19:31睿治藝術

024. 沈鴻元的2005爵士私推薦(上)

文/沈鴻元 (台北愛樂電台「台北爵士夜」節目主持人)


我最喜歡的幾張2005年爵士專輯


These are a Few of My Favorite Things of 2005
─ 我的2005爵士私推薦

每年都會玩一次的老把戲,今年我也來玩玩。不過,說到這聽音樂,橫看豎看都應該是件完全主觀的事兒。所以我壓根沒打算去說服誰,就抱著交流分享的心情與各位看倌聊聊今年的爵士唱片市場裡,有哪些張唱片是我自己覺得不賴的,也順道說說為何覺得不賴。

然後要先告解一下,2005年的爵士新發行幾千幾百張的,我連一半都聽不到,而且唬爛是會被抓包的,所以我只能就我聽過的東西作分享。網路上許多洋人搞的爵士網站裡肯定會有一堆”10 Best Jazz CDs 2005”之流的推薦,有需要的人可自行上網抓藥。

◎最佳精選輯
Rudy Van Gelder ─ Blue Note Perfect Takes

說這是張精選輯似乎看小了它。爵士錄音界持龍頭棍的「話事人」Rudy Van Gelder,親自挑選半世紀下來自己最滿意的錄音作品,完全超過了「精選輯」的層次。但這樣的企劃並非首創,幾年前ECM讓旗下大牌如:Keith Jarrett、Jack DeJohnette、Jan Garbarek、Chick Corea等音樂家,那套「自己挑自己最滿意的演出」的Rarum系列,首度讓樂迷重新思考「精選輯」的價值觀。這回Blue Note讓錄音大師自己挑,角度轉到了音響效果上頭,如果也能弄出個系列或什麼,是值得期待的。等等,這張還附有DVD,裡面有Michael Cuscuna訪問RVG的段子,講些錄音時的八卦什麼的,甚為不錯。

◎最佳人聲專輯

從缺。年輕歌手仍嫌些許生嫩,老、壯年組今年都不活躍。然而,鋼琴當紅炸子雞Bill Charlap與他老媽Sandy Stewart的《Love is Here to Stay》還不錯,溫暖感人的音樂,可以頒個類似「最佳天倫之樂」或什麼的獎項給他們母子倆。


◎最佳小編制演奏專輯

Joe Lovano ─ Joyous Encounter


薩克斯風手Joe Lovano近幾年來的專輯我都沒有放過,且也都獲得了滿足,原因在於他那隨性卻也嚴謹的音樂心態。Lovano喜歡玩「主題式」的音樂,例如幾年前他鑽研爵士三重奏,一把薩克斯風搭上各種樂器組成千變萬化的三重奏組合讓音樂變的有趣。再來他玩Large Ensemble,在編曲上大動腦筋,也讓他獲得了葛萊美獎的肯定。最近二年則固定一個標準的薩克斯風四重奏,然後在標準曲目上大作文章。「熟悉的曲目上信手拈來無窮創意」是Lovano最新的音樂主題,而《Joyous Encounter》是該主題的第二張作品。當然,鋼琴耆老Hank Jones也是讓我喜歡這張專輯的原因之一。

Marc Ribot ─ Spiritual Unity

私心推薦盤一。
原因無他,吉他手Marc Ribot用他狂狷的音樂特色向我的偶像,薩克斯風手Albert Ayler的作品致敬,任何事只要牽扯到了Ayler,先加十分再說!

Misha Mengelberg ─ Senne Sing Song

私心推薦盤二。
荷蘭來的鋼琴手Misha Mengerberg不能算是個雅俗共賞的爵士樂手,但我就是喜歡他。荷蘭的爵士風格非常有特色,前衛、實驗,但幽默感十足,有機會聽聽Mengelberg或者他領軍的I.C.P. Orchestra的作品便能體會。《Senne Sing Song》是我翹首期盼許久的新作,Mengelberg加入紐約Tzadik品牌的首張專輯,俐落簡單的鋼琴三重奏,創意幽默的表現依舊深得我心。

◎最佳大編制演奏專輯

從缺。
鄉親呀!景氣差,唱片公司願意讓小市場爵士樂手發張小編制專輯已經偷笑了,何況動輒十幾二十人的大樂團!?

◎最佳重發專輯

Don Cherry ─ Where is Brooklyn?

對具有收藏癖好的爵士樂迷來說,這張專輯的出土是件好消息。小號手Don Cherry〈其實他不那麼常吹小號,多半演奏的是小號家族裡的其他樂器〉在Blue Note的唱片數量並不多,但就這張《Where is Brooklyn?》始終不重發,除了罕見的黑膠版本外也只能在二、三種精選輯裡聽到《There is the Bomb》這首曲名頗為撼動人心的曲目。對了,裡頭玩的是自由爵士,服用與否請自行斟酌。




想直接收到「睿治音樂評鑑」電子報嗎?趕快加入會員:
http://www.rigelar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