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07 15:59:54夜耕者

巴黎的地下迷宮

巴黎的地鐵,簡直像個地下迷宮!

像我這樣的鐵道迷來到巴黎,無疑是劉佬佬進大觀園,錯綜複雜的巴黎地鐵,自西元1900年通車至今,已超過一世紀的光景,市區內約有14條主要幹線,稱為Metro,以數字依序表示各路線名稱,而郊區的捷運則稱為RER,以A、B、C標示。

我們住的旅館,步行3分鐘即可到達最近的巴黎東站,法文為Gare de I'Est,是地鐵4、5、7號線的交會大站,並有國際列車通往德國和盧森堡,進出巴黎皆相當方便,日本人發現這個地區的優越性後大肆炒作,後來許多歐美背包客也紛紛跟進。

法文在26個字母之外,有些多了一撇,有的加了一個帽子,像是在變魔法一樣,遵循英文拼音的方法仍是四處碰壁,光認這些站名,著實讓四個法語一竅不通的男生搞得一頭霧水,只能用最土法鍊鋼的方式,問路時將整個站名拼出來。

大家不禁戲謔,如果下次去的是莫斯科,面對如鬼畫符般的俄文站名,迷途的羔羊是否也能得到救贖?



巴黎地鐵大部份車站均位於地底,月台長75米,有些大站則會加長至90米,站體曾經歷多次翻新,牆面砌上白色磁磚乃源於地鐵建成之初照明技術尚未成熟,白色能增加光線反射之故,而站名統一以藍底白字的巴黎欣體書寫於長方板上,簡約貫穿整體設計,某些如羅浮宮等車站則會結合環境景觀,延續特殊藝術風格。

也有部份的市區地鐵採高架型式,行駛於路面,列車樣式除少數新建路線外,大多為同一色系外觀,因此無法以顏色區辨14條幹線的差別,只能在進站時看清標示,或勤於開口問路,這一點,一些晚期跟進的新興城市有較完善的規劃。



巴黎對藝術的狂熱深植在城市的每個角落,地鐵裡各種街頭藝人百家爭鳴,如地下迷宮的地鐵通道,是最佳的天然音樂廳,幸運的話在車廂裡也能聽到現場表演。忙碌的車站,有了飄揚柔美的音樂裝點襯托,生硬的氣氛霎時被緩和下來,來往的人們以實際的行動支持藝人的生存,在自然也不過,這種習慣已內化到人們的價值規準,巴黎人對藝術家的尊崇,延續了幾百年的傳統。



巴黎的Metro地鐵無論路程遠近是依次計費,每趟單程1.7歐,旅行社送給我們每人一本價值6歐的10入單程套票,在兩天內很快就被大家用完,因為需多次搭乘,我們用6.1歐買1日卷,另外有朋友花24歐辦週卷,貼上個人照片頗有紀念價值,只是使用生效日規定須從週一開始,而我們週四一早就將離開巴黎,換句話說週卷馬上縮水成三日卷!是不是建議巴黎地鐵公司對於週卷的起算日能更機動彈性一點呢?

如要搭乘市郊的 RER捷運則需另外購票,巴黎的驗票機制只在入站時刷票,出站則沒有,可直接從單向閘門出站,也不見補票機或精算所,因此在巴黎市區只需購買一張單程票即可到達,但回程進站則需購票,8月1日這一天,我們從楓丹白露宮回巴黎的RER捷運,短短60公里,單程就需6歐,也許收費的基礎便是補足去程的差額!



RER捷運的車廂內部採雙層設計,增加了許多空間,1.435米的寬軌軌距,就算是雙層車廂行駛間也能平穩舒適。



使用巴黎地鐵一週來的心得:最好在週一抵達巴黎,這樣最能有效率的善用週卷
;另外,巴黎地鐵站的入口是以M字表示,大小和型式常千變萬化,甚至完全沒有標示,查清楚正確的出入口能更快捷到達目的地;這次我們行經部份路線遇到大罷工,只好繞道而行,在歐洲遇到這種情形很普遍,不必驚慌。

最後,要練就一雙能行萬里路的雙腳,同行的旅伴腳程快,體力又好,累得我回旅館倒頭就睡。我深深覺得,遇到體力比你好的朋友,感謝他,因為他能帶你在最短時間內看到更多的異鄉景物,這種機會難能可貴;而,當你遇到體力比你差,動不動就喊累,想回旅館休息的旅伴時,感謝他,因為他能教你適時放鬆的重要,學會隨興揮灑的快樂,想要就去做,累了就歇著,吃飽睡,睡飽玩,這才是渡假該有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