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0 21:19:22黃修亞

@趙樸初老居士佛教知識答問集五@




問:請簡單談一談“十二緣起”。





答:佛教的緣起論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對人生問題一般說十緣起或


十二緣起。十二緣起是:無明緣、行緣、識緣、名色緣、六入緣、觸緣、受緣、


愛緣、取緣、有緣、生緣、老死緣。現在簡單地解釋一下:(1)老死Jarāmarana,


這是觀察人生的起點,老死憂悲苦惱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緣何而有老死憂悲苦惱


呢?是由於有(2)生Sti。如果沒有生,則沒有老死,也沒有憂悲苦惱。生的條件


雖有種種,但是最重要的條件是(3)有Bhava。“有”就是存在的意思,簡單地說,


身口意所造的善業惡業對招引自己的後果潛伏著一種力量叫做“有”。有了業力


為緣,必然有後果的生與死。“有”又是緣什麼而起的呢?有的緣是(4)取


Upādāan。取是追求執著的意思,追求色、聲、香、味、觸五欲,執著可愛事物


為我所有,這叫做取。由於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執著,就能引發身口意三業的活動。


取又以(5)愛Tanhā為緣。愛的簡單解釋就是生命欲,它是生命活動的本源力。


有生命欲才有追求執著,有追求執著才有種種身口意的活動而有業力的存在,招


引生死之果。所以愛、取、有同是生死的因。說到這裡,已經說明了惑、業、苦


的因果關系。





為了進一步考察生命欲愛之所以發生,則必須說明(6)受Vedanā、(7)觸


Phassa、(8)六入Salāvatana的關系。受是感覺,即對客觀境物所起的快感樂受、


不快感苦受或不苦不樂感捨受。由於苦樂的感覺,激發和沖動著生命的欲求。感


覺來自外界事物刺激的反應,所以依存於觸,觸是根、境、識三者會合而有的心


台北鋁門窗理活動的開始。如眼根對紅色境時,紅色剌激眼根,因而司掌視覺的眼識生起活


動。根境識三者會合,才發生紅色的觸反應,所以觸依存於六入。六入,就是眼、


耳、鼻、舌、身、意的六根,是傳遞色、聲、香、味、觸、法法,即前五種事物


遺存下來的印象,是意根的對象六境的機能。





再進一步考察六入依何存在的問題,因而說到(9)名色nāma”rupa。名色的


意義前面已經講過,即身心色、受、想、行、識五蘊合成的組織。六根是依存於


身心全體組織的東西,有名色所以有六入。名色又以何為緣呢?名色又依存於


(10)識Vi〖AKn~D〗〖AKn~D〗āna。識雖是名色中一部分,但是如果把名色當


作認識體來看,識乃是它的中心的東西。識對境認識對象有總了別作用,使境增


加明顯,使根增長功能,使受、想、思有所領導。所以名色全體的成立,依存於


識,但是識又依存於名色。因為有境對根的刺激,和受、想、思的幫助發生,才


有識的現起,識不能離開名色而獨立。所以識與名色的關系,是互相依存的關系。





以上所說是十緣起,如果就人們現實的活動的條件來觀察,十緣起已經全面


了,但如果說明生死何以無窮的原由,則又有行和無明二緣,共十二緣起。





(11)行Sankhāra。“行”的意義與“有”相同。從現在身口意造作的業來


看它潛伏著引生後果的力量叫做“有”,從現在已經成熟的果來看過去所造的業


叫做“行”。識與名色,是現在已熟的果,是依存過去的行而生起的。由於過去


無始以來“行”的反復,積習成性,隱然有種力量支配著行為,所以生死苦惱現


象聯綿不斷。行又依存於(12)無明Avijjā。無明是對一切法緣生故生、緣滅故


正新鋁窗滅、無常、無我的真實相不認識,特別對自己身心只是因緣所生的道理不能自覺,


以為其中有常住的、唯一的、作主宰的我。由於“我”的執著,所以對境而有樂


受、苦受、捨受,而起貪嗔癡等煩惱,而造種種善惡業。所以人們的生死痛苦的


本源畢竟在於無明。





十二緣起歸納起來仍不外乎上面所說的惑、業、苦的關系。無明、行是過去


無始以來的惑和業,招致現在識、名色、六入、觸、受的苦果;愛、取、有是現


在的惑和業,招致未來的生、老死的苦果。這些都是“有漏皆苦”一句所包括的


內容,也就是四谛中苦谛和集谛的內容。








問:現在請解釋一下“涅槃寂靜”的意義。





答:“涅槃寂靜”和“有漏皆苦”相反。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


是十二緣起法的止滅。十二緣起是根據“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的道理,十


二緣起法的止滅則是根據“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的道理。老死憂悲苦惱,
正新精品門窗

既是由於生緣,消滅生緣則生死憂悲苦惱滅;消滅愛、取、有緣,則生死苦滅。


這樣推上去直到最後,消滅無明緣則苦果之因“行”滅。無明滅、行滅、識滅,


乃至生老死滅,就是涅槃。更明確的來說:凡是屬於不清淨的污染的緣盡滅,無


明轉成為不污染的清淨智慧,一切法上為清淨智慧所照見的實相谛理,這就是涅


槃,也叫做“現法涅槃”。涅槃Nibbāna的意義是圓寂,就是說:智慧福德圓滿


成就的,永恆寂靜的最安樂的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不能以


經驗上有、無、來、去等概念來測度,是不可思議的解脫境界。我前面說過可以


把涅槃解釋為逝世,其實釋迦牟尼三十歲的時候,便已經證得涅槃而成佛,不過


當時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余,所以稱為“有余涅槃”。直到他八十


歲逝世,方是入“無余涅槃”。








問:如何能達到涅槃的境界呢?





答:上面所說關於涅槃的道理屬於滅谛,現在你提的如何達到涅槃的境界的問題


屬於道谛。道谛以涅槃為目的,以生死根本的煩惱為消滅對象,以戒Sīla、定


Samādhi、慧Pa〖AKn~D〗〖AKn~D〗ā三學為方法。(1)戒,是防止身口意三


業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Pa〖AKn~D〗cas〖AKi-〗la是不


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是


窗戶防盜沙彌Samanera持的戒出家男子受十戒的叫做沙彌,一般是不滿二十歲的人,滿二


十歲才能受具足戒為比丘;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持的戒。當初僧伽成立時,沒


有約制團體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制戒,到佛逝世前,已制定


了二百多條。南方國家所傳比丘戒二百二十七條,我國西藏二百五十三條,漢地


二百五十條,大體相同,僅有某些條款分開和合並的不同,漢地比丘尼戒三百四


十八條。(2)定,是精神上既不昏沉即不瞌睡,又不紛馳的安和狀態。這是印度


一般宗教徒所必習的,尤其是佛教徒修持的必要條件。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


觸等的粗分別,逐步發得身心輕安,終於能夠把心--精神思想集中於任何一境之


上,寧靜安穩不受擾亂,進而引發一種無漏的智慧。定有世間的四禅和四無色定,


有出世間的九次第定、三三昧等。從定而後能引發(3)慧。慧是分別一切法的自


相特殊性與共相一般性,通達四谛的道理,而有斷除迷惑證悟真理的作用。





戒、定、慧三學包括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


道等修行法門,共稱三十七道品。這裡不一一介紹,僅簡略介紹一下八正道:1.


正見,就是於一切法上見到無常無我緣起四谛之理而明確認識它,使成為自己的


知見;2.正思維;3.正語;4.正業,是使自己的生活行動受正見的指導,使身口


意合於法的法則;5.正命,是正當的生活方法,反對詐欺仗勢騙奪他財以養自己


的邪命生活;6.正精進,使身口意毫不松懈地努力向正見所指的目的前進;7.正


念,經常憶念著正見,使正見不忘失而經常現前;8.正定,在正見指導下修習進


入無漏清淨的禅定。








問:根據上面所介紹的四谛內容,可不可以說佛教是厭世主義,因為看不出它對


世界有任何積極的理想和采取任何積極的手段?





答:從對待有漏的世界來說,可以說是厭世主義,但是佛教當時的創立,反映著


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它對人間世界也是有一種理想的。例如《增一阿含經》記載,


佛陀談到轉輪王統治的社會情況時,他說:那時候世界上土地平整,如鏡清明;


谷物豐饒,遍地皆生甘美果樹;時氣和適,四時順節,人身康樂,少病少惱;富


足如意,食不患苦;欲大小便時,地自然開,事已復合;金銀珍寶,散在各地,


與瓦石同流;人民大小平等,皆同一意,相見歡欣,善言相向;言辭一類,而無


差別。從這段話裡面,看出一種類似我國古人大同的理想。為實現這種理想社會


的各種努力,就是“莊嚴國土、利樂有情”。這方面的理論在大乘佛教中特別得


到發揮,但為當時各種條件所局限,佛教沒有提出政治的和社會的措施。








問:什麼是大乘佛教?





答:大乘Mahāyāna和小乘Hīnayāna是佛教的兩大宗派。








問:大乘小乘有什麼分別?





答:大小乘的分別,主要在於大乘著重利他利益大眾的行為,小乘著重自己解脫。


大乘有不同的經典,在教義上有所發揮和發展。這裡可以舉幾個特點:





首先大乘在滅谛上進一步說“無住涅槃”。從理論上說,十二因緣滅,滅的


只是不合緣生緣滅真理的無明煩惱,而不是緣生緣滅的法,“涅槃與世間,無有


少分別”。所以到了佛的圓滿覺悟的境界,就能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就能在因


緣生滅的世界中,永無休歇地做“莊嚴國土、利樂有情”的事,而隨時隨處安住


在涅槃的境界。





其次根據緣起的道理,說明一法以一切法為緣而生起,同時又是生起一切法


之緣,所以任何人與一切眾生都有同體的關系,好像海裡面一個小水泡和整個大


海水是同體關系一樣。所以說,“一切眾生是我父母”,又說“視眾生如一子”


獨子,這樣地興起大慈悲心慈是同情人之喜樂,悲是同情人之憂苦,“無有疲厭”


地“為眾生供給使”。大乘佛教特別發揚這種菩薩行的人生觀,並且特別鼓勵“


六度”和“四攝”的行為。








問:什麼是菩薩?





答:菩薩是菩提薩埵Bodhisattva的簡稱。簡單地解釋,凡是抱著廣大的志願,


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苦惱中救度出來,而得到究竟安樂自度度他;要將自


己和一切眾生一齊從愚癡中解脫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自覺覺他--這種人便叫


做菩薩。








問:什麼叫做六度?





答:“度”的梵語是“波羅蜜多Pāramitta”,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


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的意思。六度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第一是布施Dāna,


有三種:凡以物質利益施與大眾的叫做“財施”,包括身外的財物和自身的頭目


手足和生命;凡保護大眾的安全使他們沒有怖畏的叫做“無畏施”;凡以真理告


知大眾的叫做“法施”。第二是持戒S〖AKi-D〗la,戒也有三種,即防止一切


惡行,修集一切善行和饒益有情。菩薩最根本的戒是饒益有情戒,就是一切為了


利益大眾,其余所有戒條都要服從這一條。第三是忍Khanti,即為利益有情故,


忍受毀罵打擊,以及饑寒等苦,所謂“難行能行、難忍能忍”,終不放棄救度眾


生的志願。第四是精進Viriya,即不懈息地努力於自度度他、自覺覺他的事業。


第五是禅定Samādhi,第六是般若Pa〖AKn~D〗〖AKn~D〗a即智慧,為自覺覺


他而修禅定和智慧。








問:什麼是四攝?





答:攝Sangahavatthu的意義就是大眾團結的條件。第一是布施;第二是愛語


Peyyavajja,慈愛的言語和態度;第三是利行Atthacariya,為大眾利益服務;


第四是同事Samānattata,使自己在生活和活動方面同於大眾。四攝法是菩薩在


眾生中進行工作的方法。



氣密窗 大溪




問:菩薩為了利行同事,是否應當學習世間各種學問?





答:菩薩為了利益眾生,必須廣學多聞。佛教要求菩薩行者學習五明Vidyā就是


“學”:1.聲明,即聲韻學和語文學;2.工巧明,即一切工藝、技術、算學、歷


數等;3.醫方明,即醫藥學;4.因明,即邏輯學;5.因明,即佛學。五明是學者


必須學習之處。“學處廣大,悲心懇切”是菩薩的條件。大乘佛教號召難學能學,


盡一切學。








問:請再講一講大乘佛教的其他特點。





答:其次是根據緣起的道理而說法性空。這就是說,一切法既是因緣和合而起,


所以都沒有實體;換句話說,一切法都只是因緣和合的現象,在現象上找不到作


為主宰的本體。前面所說的“諸法無我”是指人的“我”,現在進一步說法的“


我”也沒有。前面是破“人我執”,說“人空”;現在是破“法我執”,說“法


”空。








問:佛經中有兩句話,“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是什麼意思?





答:這就是說一切法“緣起性空”。“色”,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中的


色,是指物質。任何物質現象都是緣起,它有相狀,它有功用,但是它的相狀和


功用裡面沒有常恆不變的指揮它的主宰,所以說是空。所謂空,不是指的色外空


物體之外的空,也不是指的色後空物體滅了之後的空,換句話說,並不是離開色


而另外有一個空,而是“當體即空”。色是緣起所起,色法上不能有個不變的實


性,所以說“色即是空”;唯其沒有實性,所以能遇緣即起,所以說“空即是色


”。這也就是“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簡單解釋。受、想、行、識等精神現象


也同樣地是“緣起性空”。“緣起性空”是宇宙萬有的真實相狀,即所謂“諸法


實相”。大乘佛教以實相為法印,稱為“一法印”,一切大乘經教,都以實相的


道理來印證。如前面所說“無住涅槃”和“菩薩六度四攝“等教義,都是以緣起


性空的理論為基礎的。








問:關於大乘佛教的特點還有什麼可以介紹的嗎?





答:上面所說的是大乘佛教各宗派的幾個共同的特點。各宗派又有其特點,這裡


就不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