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26 11:17:31曲辰舊夢

2005/12 北國風情冬令營會夠感

2005年的平安夜將近尾聲之際,我們一行人返回了桃園中正國際機場,也正式結束了這僅僅10天,但卻令人永誌難忘的中國東北旅程。

回到10日前,當飛機降落長春機場那一刻開始,北國白雪皚皚冰霜遍地的景象,就令許多未曾見過白雪,足跡未曾踏入冰封北國的台灣學生感到無比震驚。當然,之後數日親身體驗將近零下30度的低溫,冰天雪地中滑雪滑冰,以及各項自然景觀與歷史景點的參訪,無一不是增添了此行的精彩性。然而最令同學們印象深刻,甚至真的是永誌難忘者,卻不是北國獨特的雪景風光或是無微不至的細心招待,而是在與負責接待的吉林大學同學互動過程中,所感受到彼此放下戒心、敞開胸懷交往時的熱情與深度。就我而言,這一切大概是從我代表台灣學生上台致詞的那一刻開始。

當出發前接到要代表台灣學生在開幕式中上台致詞的任務時,心理著實是興奮不已,畢竟能有一機會向台下將近兩百名中國、台灣學生闡述心中想法的機會著實難得,儘管只有3-5分鐘的演說時間,但我還是振筆疾書寫下了心中想法。文中內容主要是希望兩岸學生能夠跳脫過去歷史框架,以及避免被媒體、政治人物的有意操弄所誤導,應該盡其所能的敞開胸懷交流與對話,並且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而之所以特別強調此,乃是長期觀察台灣現狀的感觸,以及作為向中國同學投石問路的一個引子,畢竟從幾次的媒體報導的大型事件中,我對中國年輕一代的印象仍有著激情的民族主義者的影子。我希望藉著跳脫政治與歷史框架,在知識份子應有之作為與自然法則的道理上,取得交談的基礎。

而當日演說後的迴響則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好,這短短3分多鐘的演說稿在兩岸不少學生中取得了相當的共鳴,演說結束後,便有不少抱有相同意識的同學主動前來攀談,可見兩岸學生中有不少人對兩岸發展抱持著務實而正面期待,也對海峽兩岸政治主導者三不五時的相互刺激舉措感到不滿與不耐。也就在對演說內容的共識之下,我在接續日子裡順利的展開了與多位中國、台灣同學的交流對話機會。而之所以有如此成效,我認為是與活動本質與學生素質有關。由於這個兩岸學子交流活動乃是以台灣學生與吉林大學學生為交流主體,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多少能夠擺脫政治力的影響,並且學生的可塑性也較成年人高,而當代學生所承擔的歷史包袱更少之故。至於本次參與活動的吉林大學學生,則都是學有專精,不論是在學養、藝能,或人際溝通等能力等等具備特殊專長的人物,素質皆非一般,在如此相近的知識基礎與態度上,也提高了對話的可能性。

或許很多人感到興趣的,是該怎樣的這種活動中與中國的學生做深入的攀談?這是個好問題,也是我行前便有的疑問。畢竟彼此非親非故,相處時間又短,怎樣才能聊得深入,從資訊交流逐漸進入相互理解,甚至進而發展出共識呢?把酒言歡或許是降低彼此戒心與拉攏慣係的手法之一,但卻有熱絡有餘、深度不足的問題,況且我亦不好此道。我的作法,便是藉著開幕致詞的講稿內容,先將有相同共識者拉到同一層級,不求影響絕大多數人,只盼有三五人能夠理解足矣。先藉公開論述的機會講明自己的立場與期待,也讓他人瞭解自己的想法,進而便能在稍稍熱絡後利用私下交談的機會從上述基礎展開意見交換。當然,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公開場合闡述自己的想法,而其他人在公開場合的論述也未必會與你的價值相符,因此你勢必更要把握平常的交談機會,在私下交談中不需刻意避諱某些話題,因為中國同學也可能抱著同樣的好奇心。但切記這種交談不該是單方面的意志或意識的灌輸,而是雙方交換意見的平等交流形式,畢竟我們都不瞭解對方,而雙方擁有的知識與立場也沒有絕對的對錯問題。誠如先前所言,這種以雙方學生為主體的交流活動,所受到的限制已遠較其他形式交流活動更少,並且有更多深入互動的機會,以及所接觸交流的學生素質也更高。因此若自己沒有足夠的學養,也沒有虛心與對方討教的心態時,那麼交流活動或許就只是淪為一種純然的旅行團冬令營:即當下因互動產生的激情有餘,但缺乏深蘊內涵的烘托下,這份激情的熄滅也只使早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