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30 10:52:00瓶中信

《少年孟子》─〈卷三 走在人生各種關係的網路上2〉

此章乃是孟子藉由〈離婁上〉的其中一篇,談論到曾皙、曾參、曾元祖孫三代,兒子侍奉父親的態度,來說明曾參、曾元之間的差別,曾參奉養父親,能夠照顧到其父之心志,此為「養志」,而曾元奉養父親,僅僅只能做到口體之養,此為「養口體」,由此可知曾參奉養父親的態度才是真的可以稱得上是孝,在《論語》中,也有一篇可和此篇相呼應,〈為政篇〉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也是要告訴我們,奉養父母親不能僅以口體之養,如果僅以口體之養,那和養犬馬有什麼兩樣,對於父母親,我們有太多的虧欠,他們養我、育我,恩惠如山高如海深,而我雖不能將此恩惠回饋與他們,至少我能盡一份孝,一份「養志」的孝。

另外兩篇〈告子篇〉談到的是師生之間的關係,師說一文:「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將他們畢生所學教授與我,用他們所累積下的經驗、人生智慧及所學知識來教導我們,這是孟子所言之「規矩」,而所謂師者,並不僅僅就學校的老師而言,乃至於我們的朋友、長輩、同儕…,在我們生活周遭的人,常常可能成為我們的良師,《論語》中有一句話是那麼說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不正說明了在我們周遭有很多的老師,眾人皆我師嗎?而我們在學習上的最大缺點是不肯用心探求罷了,孟子說只要我們能夠用心探索體會,就會有請教不完的老師了。這樣的觀點我表讚同,因為人皆有惰性,很多事情並不是不能做,而是自己不願意做,在學習上也是一樣,對於不懂的問題,大部份的人都會得過且過,想累積下來,等到那一天想到時在拿出來問,但這一天往往不會到來,時間一久,便遺忘了,因為我們必須要在學習上多努力,用心去探求體會,這樣所學的東西才會是自己的。
by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