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15 15:21:00種子

<快樂學>讀後感想

    <快樂學>作者馬修‧李卡德才華洋溢,是一位分子生物學博士,也專精於生態攝影、鳥類生態學、天文學、帆船、滑雪等。他覺得擁有各種藝術或科學知識並不能帶給他滿足,而許多領域的頂尖人物擁有了名、權、利但活得並不快樂,反而像是金恩博士或甘地那樣能關懷、啟發、改變別人的人,才是他仰慕的。西元1972年,當他26歲時,他決定出家,遠離巴黎,遷居到印度的喜馬拉雅山腳下,開始跟隨西藏喇嘛學習佛法。經過三十餘年的修行佛法,他重返科學界,和許多科學家及藏傳佛教修行者一起研究心靈科學。

      人們都希望得到快樂,於是盡力滿足舒適生活所需的一切,豪宅、名車、旅行、美食、名牌...等,但如此努力追尋的結果是什麼?書中提到一句西藏諺語﹕「在自身之外找尋快樂,就像在面北的洞口等待陽光一樣。」

      作者從宗教、哲學、科學的角度,探討快樂的諸多面向,並指出通往快樂的一條道路。

      這條通往快樂的道路就是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轉向以慈悲的角度來關心他人。簡言之,要自身獲得快樂,其方式不在於追求自己的一切,而是要讓別人快樂。在嘗試讓別人快樂的過程中,快樂就會降臨自身了。

      這聽起來很難讓人信服。

      箇中的原因書中有詳細的分析,我舉兩個自己的閱讀心得。第一個解釋是「因果關係」,佛教有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因果,因果關係不盡然只是一般常說的惡有惡報、善有善報,更精確地說是任何的「因」都會有「果」的對應產生﹔反過來說,有「果」的形成,必有之前的「因」。因果關係不是指一個人做善事,就馬上會有好報,而是一個善的因,會形成一個善的果,而這善的果並不是單純指向物質的報酬,更重要的是自我內心的喜悅、平靜與滿足。

      第二個解釋是從認知心理學來說,當一個人的一切以我為中心,我的東西、我的感受、我的運氣、我的工作、我的滿足、我的快樂,此刻大腦透過功能性核磁共振來顯示活躍的部位(活躍的部位其血流量會增加),與人感受快樂時大腦活躍的部位,並不相同。如果能以慈悲的心觀照他人,此刻大腦活躍的部位與人感受快樂時相同。

      作者認為透過心靈的訓練可以得到快樂,並提供了明確的方向。針對痛苦的根源、負面情緒的破壞,作者也提供了相對應的對治方法。

      這本書以佛法為根基,但卻不是一本與其他宗教信仰者、無神論者、不可知論者相抵觸的書,它沒有傳教的動機,它闡述如何以智慧和慈悲讓人生過得更快樂。這本書適合任何想要多一點生命喜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