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聽古典音樂的 一些想法
首先聲明,我不會任何樂器、不會看譜,但覺得古典音樂帶給我許多樂趣,於是將心中想法寫出。
大多數人認為古典音樂是''好''的音樂,但卻很少接觸它聆聽它,如同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杜斯妥也夫斯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曹雪芹<紅樓夢>…等,都是經典名著,但也很少人打開厚重的書頁。自己聽古典樂一段時間了,一直停留在粗淺認識的程度,直到最近聆賞了一系列劉岠渭老師古典音樂講座,才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音樂欣賞是感性的心智活動,要使用理性的言語加以說明詮釋是困難的、受局限的、不足的,劉岠渭老師用獨創的方式帶領閱聽者進入古典音樂,十分精彩。這篇文章許多概念出自於劉老師的書籍、DVD音樂講座,也推薦給大家。
聆賞古典音樂要非常專注,不能一邊聽音樂一邊做其他事,只當成背景音樂而已。但要專心何其困難啊!常常聽沒幾秒鐘心思就飄到別處,就像靜坐要心無雜念,但思緒一個接一個在腦海奔竄。劉老師音樂講座擁有獨到的方法與魔力,可以將心思與音樂串連在一起,提供了專注聽音樂的有效方法。
開始聽一首陌生的古典音樂,我都不是一口氣全部從頭聽到尾,因為不要幾秒鐘思緒就飄走了,無法專注。通常聽了一小段音樂思緒不集中時,就重頭再聽一次;或者聽到音樂旋律或節奏改變了,代表著曲式不同的結構(例如第一主題進入第二主題會感受到音樂明顯不同了),這時就重頭再聽一次。不斷地一再重複,從一小段音樂開始熟悉了才繼續前進。將音樂聽熟悉了,才是欣賞的開始,完全陌生的音樂無法與內心產生共鳴。
要有高度的音樂聆賞感動,首先要有足夠高度的知性基礎,例如聽交響曲就要知道交響曲的結構。交響曲通常由四個樂章構成,第一樂章通常為奏鳴曲式,奏鳴曲式由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構成,呈示部通常由第一主題、第二主題構成,而這些知識就是知性的基礎。我在聽音樂時當然聽不出此刻的音樂到底進行到哪裡,但是知道交響曲並不只是一連串音符隨意的組合,它的結構有一定的形式,而這形式是經過長時間千錘百鍊成的,這形式隨著時代不斷前進,就就是美的表現。
至於作曲家的生平,如童年、感情、婚姻、趣談逸事則和音樂欣賞無關,就如同如果我讀完貝多芬傳與欣賞貝多芬的音樂無關,欣賞音樂就必須專注聆賞音樂本身。作曲家的生平事蹟可以激發想去聽的動機,如此而已。
聽古典音樂帶給我許多愉悅享受。通常聆賞已經熟悉的音樂,除了感受當下音符的美,對於即將到來的旋律心中已有所準備,知道接下來的音樂為何,而這段心中有所預期的旋律到來時,音樂的細膩、氣勢、規模、樣貌遠遠超出心中的想像,胸中自然溢滿感動的愉悅。有幾次甚至聽到音樂會起雞皮疙瘩(貝多芬第七號交響曲第四樂章)、頭皮發麻,那真是極致的滿足啊!
下一篇:馬勒第一號交響曲賞析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