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8-26 08:42:49小欣
【新視角】奴隸船 張君玫
奴隸船
張君玫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專論
2005.08.26
看到高雄捷運泰勞的宿舍,密密麻麻排排睡,幾無行走空間,不禁想到了奴隸船的甲板。
在倫敦航海圖書館,有一張「奴隸船布魯克斯號」的描繪圖,上下兩層的貨艙與甲板總共畫了四百五十四個整齊排列的人體形狀,據說,這樣的安排已經是一七八八年英國國會企圖改善奴隸船超載的結果。以往,這艘來回大西洋多次的奴隸船甚至可以擠進六百多人,換言之,他們連躺下來的空間都沒有,只能簇擁在狹窄而不通風的空間裡,並且兩三個人一組被銬上腳鐐手銬,然後,在海上航行數月,歷經痛苦、疾病與瘋狂,如果不死,則歸屬於那些渴望他們無償勞動的奴隸主。這些漂洋過海的流動資本,被低價買進或像動物般虜獲,然後高價賣出,並終生為奴勞動,至死方休。據估計,在三百年的奴隸貿易期間,總共有超過一千萬個非洲人被陸續運往歐洲當時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尤其是美洲新大陸。甚至可以說,現代歐洲帝國主義的擴張,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優勢,乃至於資本主義的經濟奇蹟,無不立基在他們的勞動與生命之上。倘若全球化的核心意涵在於流動性,那麼,非洲奴工的漂洋過海正是人類史上規模最驚人的「全球化運動」。
明目張膽的奴隸貿易被廢止一百多年了,而全球化運動方興未艾,移動的欲望與需求不減反增,暴力的侵犯與壓迫卻只是化明為暗。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人口販賣是當今獲益最多的有組織犯罪,全球每年約有七十萬人受騙或被虜販賣、非法運送出國,被迫賣淫或強制勞動。而合法的契約勞工,儘管在理論上享有馬克思所言出賣勞力的「自由」,卻往往因為身在異鄉而受盡欺凌。
透過這次泰勞罷工的事件,披露了種種匪夷所思的罰則,動不動剋扣原本就微薄的薪水,甚至用電擊棒處罰,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在台灣工作的泰勞遭遇竟然比奴工好不了多少。
好笑的是,這時候很多人關心的並不是這些為我們興建捷運的勞工的生活與權益,反而是所謂台灣「人權形象」的受損。把人權當成形象的人們,或許不妨想想一個慘痛的事實:在人類的歷史與心靈結構中,奴役比人權的概念更古老,資本的力量比道德的約束更狂野難馴。標舉「人權」的空泛概念,並不足以教化或馴服我們心靈中奴役他人的欲望,以及合法化這種欲望的知性能力。因此,那些自認比較文明並信奉上帝的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會在數百年的奴隸貿易中,一方面享盡奴隸制所帶來的利益與便利,一方面定期把錢花在教育、蓋學校和傳教上,彷彿這樣就足以慰藉他們因此蒙羞的天父。
當我們讓自己的孩子叫越南籍的繼母「女傭」,當我們用電擊棒責打「犯規」的泰籍勞工,我們的心靈仍棲息在奴隸船的甲板上,人權仍只是掛在船頭的一面破旗子。或許,這場「暴動」是歷史的必然與必要,就像兩三百年前曾經發生的幾次奴隸船暴動,先幫我們扯掉船頭的那把偽善的旗子,好讓我們看清楚自己內心的囚禁。
張君玫
轉載自中時電子報 專論
2005.08.26
看到高雄捷運泰勞的宿舍,密密麻麻排排睡,幾無行走空間,不禁想到了奴隸船的甲板。
在倫敦航海圖書館,有一張「奴隸船布魯克斯號」的描繪圖,上下兩層的貨艙與甲板總共畫了四百五十四個整齊排列的人體形狀,據說,這樣的安排已經是一七八八年英國國會企圖改善奴隸船超載的結果。以往,這艘來回大西洋多次的奴隸船甚至可以擠進六百多人,換言之,他們連躺下來的空間都沒有,只能簇擁在狹窄而不通風的空間裡,並且兩三個人一組被銬上腳鐐手銬,然後,在海上航行數月,歷經痛苦、疾病與瘋狂,如果不死,則歸屬於那些渴望他們無償勞動的奴隸主。這些漂洋過海的流動資本,被低價買進或像動物般虜獲,然後高價賣出,並終生為奴勞動,至死方休。據估計,在三百年的奴隸貿易期間,總共有超過一千萬個非洲人被陸續運往歐洲當時遍布全球的殖民地,尤其是美洲新大陸。甚至可以說,現代歐洲帝國主義的擴張,大英日不落帝國的優勢,乃至於資本主義的經濟奇蹟,無不立基在他們的勞動與生命之上。倘若全球化的核心意涵在於流動性,那麼,非洲奴工的漂洋過海正是人類史上規模最驚人的「全球化運動」。
明目張膽的奴隸貿易被廢止一百多年了,而全球化運動方興未艾,移動的欲望與需求不減反增,暴力的侵犯與壓迫卻只是化明為暗。根據聯合國的統計,人口販賣是當今獲益最多的有組織犯罪,全球每年約有七十萬人受騙或被虜販賣、非法運送出國,被迫賣淫或強制勞動。而合法的契約勞工,儘管在理論上享有馬克思所言出賣勞力的「自由」,卻往往因為身在異鄉而受盡欺凌。
透過這次泰勞罷工的事件,披露了種種匪夷所思的罰則,動不動剋扣原本就微薄的薪水,甚至用電擊棒處罰,我們很驚訝地發現,在台灣工作的泰勞遭遇竟然比奴工好不了多少。
好笑的是,這時候很多人關心的並不是這些為我們興建捷運的勞工的生活與權益,反而是所謂台灣「人權形象」的受損。把人權當成形象的人們,或許不妨想想一個慘痛的事實:在人類的歷史與心靈結構中,奴役比人權的概念更古老,資本的力量比道德的約束更狂野難馴。標舉「人權」的空泛概念,並不足以教化或馴服我們心靈中奴役他人的欲望,以及合法化這種欲望的知性能力。因此,那些自認比較文明並信奉上帝的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會在數百年的奴隸貿易中,一方面享盡奴隸制所帶來的利益與便利,一方面定期把錢花在教育、蓋學校和傳教上,彷彿這樣就足以慰藉他們因此蒙羞的天父。
當我們讓自己的孩子叫越南籍的繼母「女傭」,當我們用電擊棒責打「犯規」的泰籍勞工,我們的心靈仍棲息在奴隸船的甲板上,人權仍只是掛在船頭的一面破旗子。或許,這場「暴動」是歷史的必然與必要,就像兩三百年前曾經發生的幾次奴隸船暴動,先幫我們扯掉船頭的那把偽善的旗子,好讓我們看清楚自己內心的囚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