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8-09 17:53:31小障

可笑的秘笈

傳說,「倉頡造字,夜有鬼哭」…


很快的,舞蹈教室一年一度成果展的時間又到了。不像怎麼跳怎麼可愛的小朋友,即使什麼都不會,在台上跌個狗吃屎大家滾成一團,台下愛子(女)心切的爸爸媽媽依然會報以熱烈的掌聲---

大概是因為大人跳起芭蕾來筋拉不開,腿抬不高,動作不標準,身材不夠纖細,年齡也不足以博取同情…等等令人對芭蕾老學生們不抱希望的無奈理由,老師又決定讓成人班的我們表演佛朗明哥---我想除了佛朗明哥對體能要求不像芭蕾那麼嚴苛,而且動作花俏、音樂熱鬧相當討好以外,佛朗明哥低胸長裙的表演服裝對大部分為減肥而學舞的大人來說比較仁慈---畢竟,上天是公平的,擁有一雙大象腿的女生常常胸前很偉大---穿芭蕾舞伶像咖啡碟子似的超短凸凸裙配粉紅舞襪「一定」又肥又蠢像河馬,但是用佛朗明哥蛋糕長裙遮住臃腫的下半身卻「可能」看起來是個有點惹火的波霸。

不管怎樣,舞藝不精就得出賣色相---是表演的票房鐵則。

就這樣,我們又練起了佛朗明哥舞。


芭蕾的所有動作都有極為精確的專門術語,整支舞,甚至一整齣舞劇,有的時候都可以說得出來---我去過幾個學生非常高竿的芭蕾教室,老師有時甚至可以不用親身示範,光是動嘴,所有的人馬上就可以把整段小品舞碼跳得分毫不差!規格化的古典芭蕾不但有字典,字典裡面除了告訴你基本的五種手位,六種腳位,八種方向,還有各種專門動作的圖片,每種動作都有其專有名詞---叫你做第二方位的一位小跳你絕不會搞錯變成第八方位的五位滑跳---只要學生明白所指的動作要求,古典芭蕾的老師就能夠以言教代替身教。

可是佛朗明哥就不同啦!!!芭蕾簡潔規整,佛朗明哥的動作卻十分花俏,光是轉手腕抓手指繞手臂,就有內轉外轉、內抓外放、左右兩手各自垂直水平三百六十度等數千種排列組合,加上腳的各種踢法步法踏法和頭部的姿勢、身體扭轉的角度等等…動作種類簡直多到不可勝數!而且我們老師也不是那種在校主修,畢業鑽研的佛朗明哥老手---

就連老師自己似乎也不太清楚到底佛朗明哥是不是和芭蕾一樣也有一套對號入座的動作術語---接觸佛朗明哥時日比老師更短的我們…當然就更搞不清楚了。

表演時日逼近,老師手上還有很多其他班級、各種種類的舞碼在同時編修---雖然一支舞從創作到完成常常數經修改,但是因為老師實在太忙,我們這一班又一個禮拜只有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編舞練舞,不論老師同學,大家都常常忘記教了什麼學了什麼,以致於每次跳的舞、編的舞版本都差異甚大。我們就像古早寓言裡面那個房子蓋了三年還始終沒辦法決定大門方位的人,一直拆拆改改的無法竣工。
一首同樣的音樂,跳來跳去動作每次不同,要是連舞步都記不起來,那還哪裡談得上什麼練熟練順精益求精?眼看表演日期迫在眉睫,「上次教的動作」讓一向喜歡自尋煩惱給自己添加壓力的緊張大師小障我每次上課前被同學問答不出來,上課中被老師問啞口無言,夜夜做著上台跳錯、跌倒、掉鞋、穿幫、忘舞步、打到人…等等各種各樣眾人面前出大糗的惡夢~~~

終於,上上個禮拜我下定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決心---在下要肩負起記動作的責任!!!
然而資質平庸的小障我並沒有古人過目不忘的能力---雖然我的志向甚堅,上上個禮拜的動作卻還是像滿載春夢的小船,在我腦海中駛過水面了無痕跡;既然「痛下決心法」不管用,我就改採先哲曾子的「一日三省法」:上個星期我嘗試著每天在腦中把所教舞步全部默想一次---星期五下課回家,週六週日乖乖默想…後來不知道是不是星期一症候群,上班事情一忙,回到家中竟然好像被工作洗腦似的,整套動作只記得幾個零星片段,而且不管我如何努力就是無法恢復記憶!大概是曾子一天想三次終於成了偉人,而懶惰的小障一天只想一次才導致遺忘---結果,老師也忘了舊動作,所以…又重編了本週的新版舞步~~~

既然空想的效果不彰,那麼,我想來想去,最經濟又最實際的方式,大概只有寫筆記了。下課後,我趁著記憶猶新,拿出紙筆坐在休息室裡面想把舞步記下來---但這次可不像我第一次領舞的規整芭蕾動作那麼好寫---老師已經忙著去教下一堂課的人跳有氧舞蹈,我連唯一可以問的人也沒有了。萬不得以之下,我只好自己拿出倉頡造字的精神,創造些新的術語來幫助記憶佛朗明哥。

聽說激烈運動後全身血液都集中在肌肉,所以腦子的運作會有點不太靈光。剛跳完舞的我滿頭大汗的一直寫,實在想不到什麼華美詞藻文言雅句去形容這些舞步---因為雙手一上一下收手指的動作很像摘水果,所以我的筆記裡就用「水果手」作為這個動作的代號;低頭甩裙拖步的樣子有點像捲起來的毛毛蟲,為了方便書寫記憶起見當然就叫做「毛蟲步」…反正芭蕾裡面也有「落步」、「貓躍步」等等的中譯術語,這些翻譯者其實還翻得特別文雅---因為在法文裡面,「貓躍步」的直譯根本就只是「貓的腳」;而「落步」的意思其實只不過是「掉下來」!!!

所以啦~~~我的佛朗明哥舞譜就是整頁的摘水果、放蒼蠅、背小孩和毛蟲步…好像一本除了我自己以外根本沒人看得懂得武功秘笈。

本來我的同學們聽說我要寫筆記,都很有興趣的想要借去抄,可是現在看見我這整本充滿水果昆蟲大自然,和舞蹈一點關係也沒有的詭異代號大雜燴,都在旁邊笑得前仰後合---反正,我的這本武功秘笈決不是那種江湖上大家拼了老命比武殺人,無論如何也要弄到手的蓋世暢銷,而是所有同學連抄也不想抄,印也不想印的乏人問津…




「倉頡造字,夜有鬼哭」到底是不是真的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確定,笨蛋小障自創術語,的確曾經讓很多人覺得很好笑~~~







P.S.書到用時方恨少---就像音樂有樂譜,舞蹈其實也有舞譜來幫助記憶。目前通用於世的大概有一九二0年代由魯道夫拉邦所創行的拉邦舞譜(Labanotation)和二十世紀中葉起通行於英國的班尼許舞譜(Benesh notation)兩種---前者看起來像畢卡索的解構抽象畫,後者像五線譜。很可惜的,這兩種舞譜小障我一種也沒有學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