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2-10 16:05:39漂泊

奢侈着生活



我曾经灼灼其华的设想过自己将来的美好生活:一幢300平米的越层房子,餐厅在楼下,书房在楼上,一道盘旋的楼梯铺着美丽的藏族手工地毯,向上通往美好生活,往下徜徉流年碎影。书房一定要四壁缥缃,董桥、黄裳、钱穆、金性尧一个不少,我要过“坐拥书城,虽南面王不易也”的悠闲日子。书架的中间有一张沙发床,躺着可以读书,坐着可以写字,读读写写,累了就眯一觉。我的越层要有两个外飘阳台,大的改装成阳光室,我和佛罗里达海边度假的那些美国富翁一样,身上抹着橄榄油冒充古铜色的希腊勇士。小的留着晚上看星星,想象着自己坐在蔚蓝色的爱琴海岸,陪香港影星等待天蝎座的流星雨掠过头顶。每个阳台都装上推拉门,乳白色的玻璃像一片欢喜无边的时光,随时存在,随时消失,晒完太阳后我用温暖的莲蓬头冲洗满身的阳光,看完星星后我躺在调温的水床上愉快的睡去从不失眠,生活的美好不过如此。
我得说实话,我的这些不着边际的梦想都来自于一本时尚生活杂志,如果一定要我不带贬义的列举出来,那就是《三联生活周刊》。已经记不起从那年开始读这本刊物了,应该在我崇尚小资生活方式前后。那个时期我很矫情,动不动就煮包咖啡、弄些点心的追逐情调,偶尔买双puma运动鞋光脚去穿。甚至跟风儿吃“善存”,嚼香口胶,就差去咖啡馆里摆弄笔记本电脑装作家了。哎,还别说,我第一次看到三联周刊就是在星巴克里面。
那天我口袋里没装多少钱,本来想吃一份简餐,怕结帐时钱不够现眼,只点了一杯拿铁咖啡。等咖啡的时候我随便从报架上抽了本杂志,翻来翻去,罢手不能,怎么看怎么感觉里面的文章是写给我读的,怎么看怎么觉得里面的图片是拍给我看的,甚至里面的广告都甚合我意。比如有一组好像叫《新奢侈——年轻人的物质主义》的文章,大肆推介舶来的名牌服饰,什么古奇、LV、雅诗兰黛、阿玛尼、Tod`s、普拉达,看得我心潮起伏,热血澎湃。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款接一款的瑞士名表,我虽然戴过低档的英格纳和美度,早就有过那种来自瑞士的幸福感觉,但对里面的推介的雷星顿和江诗丹顿还是一股一股的秋波暗送——每一款的价格都在100万以上,牛掰极了。
从此以后,三联周刊就成了我的思想指南,有事没事我就买一本增加时尚感。那段时间我是站着看,躺着读,坐在马桶上也不忘用三联式的生活观念灌输自己,动不动就念叨宝马奔驰劳斯莱斯,总梦见自己坐在曼哈顿的81楼和人谈生意。其间我还和三联生活周刊一位编辑大姐熟悉起来,我们在msn上畅所欲言,她说能培养出我这样的读者,才是他们杂志社会意义的最直接体现。大姐的鼓舞让我抽风,多及时的鞭策啊!促使我在奢侈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我这人悟性高,很快就发展到与朋友聊天言必称轩尼诗焦糖玛朵,大家聚餐也专拣新锦江华侨大厦之类的地方,动不动就花几百块钱买条圣大保罗的裤头穿上,弄得几个朋友说我有些神经臆想症的前兆。朋友的话让我很受伤,就像一个兴冲冲朝着资产阶级生活狂奔的人,突然被裁判罚下一样,蔫巴了很长时间。蔫巴之中我有所领悟,不能只顾追求周刊里宣传的观点,还要估算自己干瘪的荷包,名车我开不起,名表我戴不起,名钻我送不起,明星我包不起,我只是上街的时候站在那些贵族店的橱窗前隔着玻璃看看而已,这叫什么时尚?这叫什么资本主义生活?充其量一站在资本主义生活方式门口向里张望的傻瓢儿!别说小资,小资忒磕碜,我连小贩都不能比。
明白这一点的时候,上海正在刮台风,风来雨往的日子很仓皇。我躲在电脑上和人死磕cs,没有了对时尚的狼狈追逐生活照样美好。获胜后我美滋滋的沏了一壶茶,正要喝的时候,突然听到楼下响起收破烂的铃铛声,我推开窗户就喊:“要不要三联生活周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