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1-09 15:53:26香水百合

該給孩子多少糖吃

 
最近看了賴佩霞的新書,裏頭有這麼一段話:「.....我也從身邊無數好友、同修的身上深刻的發現到一件事,所有成功、快樂、覺醒的人,一定都與他們的父母有著和諧的闗係。相反的,無法與父母建立良好溝通與理解的人,往往在婚姻、財富與事業上,都很難順遂如意。」


我自己在原生家庭裏受創得傷痕累累
雖然原生家庭上我還需要更多的療愈
所幸在我跟孩子之間没有太多的隔閡

我看到許多父母跟孩子之間有著鴻溝
甚至於彼此間嚴重的衝突和冷漠以待

為人父母者該是多麼傷心
為人子女者該是多麼茫然

在物質充裕的現代社會裏,絶大多數孩子不能感受物質匱乏的窘境
我看過很多父母因為自己童年的貧困而捨不得孩子吃苦
在捨不得孩子吃苦,又没有配套措施下
教養出了不知感恩的孩子
他的不知感恩來自於環境裏總是要就有、要就有人給
當物質不匱乏變成一種渾然天成、一種理所當然
孩子怎麼會去思考跟感受父母的辛勞?

父母辛苦地扛著責任,呵護著孩子,本著慈愛心
卻成了孩子人生的落石,阻斷了親子之間的互信
苦了誰?累了誰?又害了誰?

我常跟身邊的人提醒
孩子的價值觀要從小就養成
親子之間的溫情要點點儲存
我不是什麼教育家
我也不看教養書藉
所有教養女兒的手則
都在於站在孩子的立場想一想

我是個對於孩子必需吃苦這件事採中立的母親
刻意創造吃苦環境給孩子,容易造成匱乏心
刻意創造匱乏環境給孩子,容易造成自卑感

有個朋友家境優渥,膝下一男一女,太太重男輕女
對於兒子平常給予很寬鬆的物質,名牌不少
但有次朋友提到他太太跟兒子表明以後不給遺產
我很訝異於如此聰慧又強勢的女子
在教導孩子上居然如此兩極化

孩子平常要什麼有什麼
在被告知未來某個時候他將失去這份優勢時
做父母的以為孩子就此會力圖規劃自己的人生
但有没有可能孩子覺得等在未來的既然是貧乏
不如趁著現在趕快享樂呢?
又或者認為父母現在的疼愛是假的?

人格的養成真的是日積月累
兩極化的教導,没有可依歸的範疇
人格落差極大,親子之間溝通困難

我習慣讓女兒在物質上去思考必需性有多大
還有衡量價格與物品的實用性是否落差很大
現今社會有品牌加值價格就翻幾倍
學會看見東西的真正價值所在
以及自我價值不是依附在這些物質上
這才是給孩子釣竿
而不是給一堆糖
造成孩子的蛀牙






上一篇:有因才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