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6 14:06:24瘞
學而一
(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舊說:「學,覺也,效也。後覺習傚先覺之所為謂之學。」(錢穆先生註)
以人感官之覺為始,非強調一切自覺開始,只是論語的重點既在人,便從人自身的觀點開始。觀點,點,引自心,從外覷由內向外的覺,最後重點仍在覺,故論語以此為始,如辛意雲老師所言,論語看似零散的對話,卻是一部嚴謹的經典。
習,反覆者,沒有絕對的覺,只有透過反覆的覺之再覺,反覆地建構知覺於原有的知覺上,或者自覺無用置疑,人是再感覺的動物,抽象知識則是由這些不斷的再建構形成,或者是自我的批判,我以為現代性中的批判早就被人們落實,只是康德之後人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事。
覺,而再繼續知覺與自覺,成為了一種樂,這種樂並不是歡愉的終極滿足,但透過這種覺醒後再覺醒的步驟,人們得以認同些許事物的本質 ; 即便這些本質是渺小的,但它有助於排除更為虛無的逸樂或者淫虐,而學便是條件也是結果。
有朋自遠方來,所謂的同類,個人簡單冠以”覺”之者,覺之者不常在近處,稀少的有點遙遠,這是夫子的悲傷。但一方面來說卻也突顯了他遇到覺者的喜悅,這是他的認同感,是不同於第一者的樂。
但人為何不知?除了錢先生的初步解釋 : 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學以為己為道,人不知,義無可慍。個人以為,覺者可以覺人,仁者知仁,可惜當時大多數的人不知也不覺,除了不知道別人的道以外,連自己都無法覺而習,實是一個禮教無法下達的時代。身處在這樣一個環境,夫子以不慍對待之,以君子自許,並繼續為教。
本篇先從自己開始,然後涉及人與人之關係的兩種情形 ; 一種是同好,意指有贊同,一種則不被知曉,有無法贊同之意。那麼從夫子自己的立場看來,是仁與覺者否,兩種態度對待之,都是和諧社會的前提。
----
感覺好多lll
論語不好讀。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舊說:「學,覺也,效也。後覺習傚先覺之所為謂之學。」(錢穆先生註)
以人感官之覺為始,非強調一切自覺開始,只是論語的重點既在人,便從人自身的觀點開始。觀點,點,引自心,從外覷由內向外的覺,最後重點仍在覺,故論語以此為始,如辛意雲老師所言,論語看似零散的對話,卻是一部嚴謹的經典。
習,反覆者,沒有絕對的覺,只有透過反覆的覺之再覺,反覆地建構知覺於原有的知覺上,或者自覺無用置疑,人是再感覺的動物,抽象知識則是由這些不斷的再建構形成,或者是自我的批判,我以為現代性中的批判早就被人們落實,只是康德之後人們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事。
覺,而再繼續知覺與自覺,成為了一種樂,這種樂並不是歡愉的終極滿足,但透過這種覺醒後再覺醒的步驟,人們得以認同些許事物的本質 ; 即便這些本質是渺小的,但它有助於排除更為虛無的逸樂或者淫虐,而學便是條件也是結果。
有朋自遠方來,所謂的同類,個人簡單冠以”覺”之者,覺之者不常在近處,稀少的有點遙遠,這是夫子的悲傷。但一方面來說卻也突顯了他遇到覺者的喜悅,這是他的認同感,是不同於第一者的樂。
但人為何不知?除了錢先生的初步解釋 : 學日進,道日深遠,人不能知。學以為己為道,人不知,義無可慍。個人以為,覺者可以覺人,仁者知仁,可惜當時大多數的人不知也不覺,除了不知道別人的道以外,連自己都無法覺而習,實是一個禮教無法下達的時代。身處在這樣一個環境,夫子以不慍對待之,以君子自許,並繼續為教。
本篇先從自己開始,然後涉及人與人之關係的兩種情形 ; 一種是同好,意指有贊同,一種則不被知曉,有無法贊同之意。那麼從夫子自己的立場看來,是仁與覺者否,兩種態度對待之,都是和諧社會的前提。
----
感覺好多lll
論語不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