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5 15:12:20

美學的經濟二


該從現實面來看待,雖然我大抵上是個很不現實的人。

日本人喜歡台灣小吃,至少我認識的幾個日本人是如此,傳聞中的也是如此。
而大致上的原因除了小吃本身的味道、價錢都很令人滿足以外,在台北聽到”町”字這樣的熟悉感以參雜異國情調(實為異國情調參雜組國情懷),與一些日本年輕人一般的裝扮(東亞情調),也悄然成為了咀嚼的內容。

塑膠板凳跟不繡鋼鐵桌豈能登大雅之堂?在這個問題的前面,我再問一個前提。
何謂大雅之堂?那麼請容我再問一個問題好吧。
大雅之堂應該長得什麼樣子?好,三個問題需逐一解答,算一種回推的過程。
在此我將大雅之堂套入島國社會脈絡與時局內其實代表著一個國際性的美學格調標準,事實上許多城市有其自傲的文化,也如願推銷(上國際版面,廣告,賺錢)。市民有了錢也有了閒...事實上這是近代的一個都會運作事實 ; 城市的興衰大大的跟工商業牽扯,沒有任何感性意圖,事實上你拿出的文化只會讓一群商人看上你。並不會有更多的情侶願意來你樹蔭飄揚的河岸邊散步,他們大多是受到某某蜜月之旅特價XXXX而來的。而那些真真了解你的學者,不是在嘆息就是在咆哮。好了,我希望接下來不要出現我剩餘的自語牢騷。怎麼拿出文化?一定要穿戴一張巴洛克的皮層?或者勃起一隻隻高聳的陽具?要花多少時間學?學得像了人家就會喜歡嗎?當然,關於以上的否定性疑問,我向搔首弄姿的大城市們表達確定我不欲藉由那些不屬於我的來冒用你的名號,那些是你們的。而大雅之堂,不就是由於你們戲劇性的出現(肥皂喜劇式的一定要有某具對白),而成為今日的堂皇樣?香謝大道、步道公園…是國際上格調的標準?那麼塑膠板凳跟不鏽鋼鐵桌憑什麼翻身除非我們買進大量的包浩斯家具或者歐洲二手古物。如果塑膠板凳跟不鏽鋼鐵桌成為了美學市場中的搶手貨(只有台灣夜市才有的那種,要台灣人坐過的那種。),那麼它垃圾般買進的價錢即可以爆翻身若干十倍的價錢賣出去(賣給那些笨蛋老外)。這無法達到嗎?

那些企業家們最喜歡人定勝天了,應該要看得出來才對。

善於演出,這是有實力的影星跟普通人的差別。城市要怎麼演出?不是投下大把的鈔票蓋新建築或者花大前請知名文藝團體蒞臨,而是如何運用你現有的。這是個廣告的年代,這是個謊話即真的年代,我們真的不需要在意那麼多,如果渴望富足的話。宣傳是此時唯一的言語,我們向外表演我們的生活(那個刻意藝術化的生活),用電影、用設計、用文字、用有辦法刻印不用文字即能證明MIT(made in Taiwan)的東西去誇張地、隱涉地、害羞地去販賣。當然這不是少數人的努力即可以輕鬆達到的,我們必須要懂得何謂”我們的”內涵,而不是穿起西裝打起領帶說一口流利英語就可稱任(那樣你只會找到一百個跟你一模一樣的人,打死我也不會選你)。如果你仍懵懂無知,那你起碼要知道你的懵懂無知還可以販賣,不要裝得一附屌樣,這樣的產品就如同紐約說自己是多麼的古色古香充滿巴洛克建築一樣。基本上販賣有個原則,” 盡可能“的”誠實地”宣傳塑膠板凳跟不鏽鋼鐵桌的簡樸以及其歷史意義、最好牽扯到歐巴桑的形上學思考,還有處事美學,配上唯美的圖片(被尊為唯美的),傷痛感人的紀錄片(被尊為傷痛感人的)…讓一群老外看了想來,來了不想走(被尊為浪漫的地點),那麼這是正當程序的都市行銷手法。被台北人視為國際印象最深刻的東區,其實也只不過是普通的西方都市景觀(規劃)加上一根奇特的納骨塔,老實說就那一根奇特的納古塔,掉入十名之後就什麼都不會是了。但屬於自己的意義廉價卻又意義不凡,何不從之?
何不從之?

基本上這篇也屬於唬爛文,有意隨我瘋癲的人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