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2 05:21:22瘞
存在
我將不從提出一個問題開始,那問題已人盡皆知了。
面對一個情與慾(正確來講是只有慾)的存在,我所歸納出的解釋,也許沒有什麼新意,只是整理自己的思緒罷了。
存活是以慾足與其非為前提。從動物性開始我們便尋求生理上的滿足(也不得不滿足),然隨人類悟性隨演化之逐漸特出,所能感受到的便不只關於單純肉體性的表象,於是心理之(心靈)刺激往往在各方感受的充足下(且以理性之自我再檢討再構造為方法),延伸出複雜奇特的慾(非需求)。但慾感遭受滿足後,並無法達到一種永恆的滿足,而這種落差成為了一種空虛,然後轉而尋求另一滿足的慾望進而又升。如此恆常反覆,再次被檢視時,它已成為人類迫切希望解決的大困擾(笑)。
然而解決是用說的,於個人觀感中事實上人類早就帶有解決這種空虛的方法。簡單區分為對人類而言是積極的、消極的以及接近絕對的。積極的我認為即是以理性,尋找永遠慾足的方法 ; 於是任何理性之路即在尋找一個滿足的答案、滿足的方法,於是世界會越來越進步、那種被我們稱之為進步的進步事實上便是人類幻以為接近那個永久的慾足。事實證明,我們並沒有找到一個全然滿足的方法。
消極的是,一種隱蔽性的逃離,我於麻醉與美一文中提到這個概念,以藝術某種感官的刺激麻醉性,落入一個暫且滿足(幻想滿足)的境界,審美價值隨著任何物品的造生即是為了人類在需求無度的世界中有一個麻痺性的機制。但它其實不僅僅於審美,事實上會令人們癡迷陶醉的過程都可以包含在內。那麼這樣又牽扯到一個問題了,若我說理性尋找一個解決方法的過程算不算在這種隱蔽性的逃離?事實上我得澄清於此說法中,我們需以一個純粹的理性為前提(不然世界本身就是混沌模糊的)。而於上述者以落入此兩種意圖之中,需加以分別。在最後,我將大部份的宗教思想本身歸入這種陶醉中,是一種可以持久的滿足,不過依靠在其信仰上,基本上那也僅僅是一種半遮蓋的解決,生活中仍是充滿慾望的、充滿存在的。
個人以為,接近全然脫離這循環之方法唯有離開它。非需求之慾念可以杜絕的,那東西叫清修,但是最後維持生命的必需仍是不可減去的,若連最後的這慾食都可以被放棄,那樣的境界是意志本身(慾志)消除,那是接近此空虛痛苦輪續的辦法,當然最後那是死掉了(好聽一點是超脫、圓寂)。所以會這樣解決這個大問題的人自然只有少少數了(笑)。
當然本人在撰寫此文時的過仍其實感到的就是一種陶醉於理性尋求解答之間的愉悅,寫完之後也是無比空虛的,因為我並不能夠解決什麼,只是和這個世界打打嘴炮而已。基本上那便是人類的本質,沒有解決的方法,因為存在即代表我們於接受中解決,或許解決不恰當,那是一種很吸薄很不完全的。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