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1~ 當學校所教育的觀念原本就是錯的,那學歷就會變成一種包袱. ( 1111 )
~451~ 當學校所教育的觀念原本就是錯的,那學歷就會變成一種包袱. ( 1111 )
前幾天的新聞 , “ 四十一歲的阿宗花了九年在國內頂尖大學取得歷
這件事情讓我想到之前有一個平面媒體的記者來訪問我們公司 , 當我提到我們公司是不做行銷的 , 他就很驚訝的指出這樣的觀念與他在學校所學到的觀念完全的背離.
過去的行銷理念就是要透過媒體大量的散播產品的訊息 , 打響品牌 , 靠大量的業務員 , 建立綿密的行銷網路 , 如此企業的規模就會持續的成長.
但是問題在於這樣的結構必需要建立在產品的價格可以被銷費者接受 , 同時維持高利益率的情況下才能存在.
如果市場因為資訊的普及 , 同質商品的激烈競爭 , 導致營業收益的微利化 , 那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 “ 行銷 “ 就會變成是一種多餘 !!
因為繁複的組織 ( 人事費用 ) 以及營業費用的支出就會變成企業被市場所淘汰的主要原因.
過去我們總是認為訂價就是成本加上利潤 , 但是事實上應該是訂價就是市場可以接受的價格 , 而不是自己想要賣的價格.
所以我們公司所引進的商品多是直接以產地的訂價乘以幣值來訂定的 , 而不是同業多以產地訂價的 135 ~ 150 % 的比率來計算 , 原因就在於他們要倚靠
“ 行銷 “ 來做生意 , 而行銷就是要耗去他們為數可觀的費用以及作業的程序 ,
自然沒有足夠的效能 , 無法在市場立足.
我們的行銷其實就是我們已成交的客戶 , 因為他們可以用低於市場價格 25-35 % 左右的成本取得他們想要購買的商品 , 自然就會很樂意的推薦我們所引進的商品給他們的朋友.
而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業績反而會在景氣越差的情況下逆勢的走高 , 其實原因就是因為消費者對價格越來越敏感 , 對消費的決策越來越保守 , 所以往往是可以提供最優價格同時營運效能最高的供應商能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