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12 18:27:52Nephilim

大限將至

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 凡事有此必有終。這是萬物的規律,是命運。是天理。
十二月。是一年的終結……
與友人到「老鼠拉麵」吃晚飯,侍應問有沒有學生證,同行的反問:「大學學生證得唔得?」答曰:「然。但唔可以過二十歲……」再問:「剛好二十,何如?」答曰:「okay」從錢包取出學生證及身份證,猛然發覺自己今年是由二十歲轉到二十一歲的時候……
二十歲,二十年,代表終結,是時候寫下句號。
如果我的生命只有八十年,那就代表已經過了四份之一。

不知何故,今年的生日特別多「終結」:
星期四的下午在家無意地重新看了Gundam Seed 的大結局。
星期六是蒙面超人阿極陀的大結局。
星期六晚有《我和殭屍有個約會3》的大結局。
今年的聖誕可能是我作為一個學生的最後一個假期。
星期日,是我二十年的結局,亦是我「假期」的完結。
教育制度很公平,A-level欠我兩年,就只還我兩年,不多,不少。

近來上了一個有關「死亡與不朽」的科。為了考試,一日之內一口氣看完了兩套有關死亡、代構的電影。一套是《第七封印》,另一套是《東京物語》。沒甚麼特別感覺。
你可以說我已經異化,迷失於現代社會之中諸如此類……
但是或者,要生存在這個現代社會之中,「異化」是唯一途經。
對成敗、得失、感覺,完全的失去興趣
消滅所有的希望,換來絕對的自由
異化,是必然的,亦是人進入一種進化。
Nothing is Impossible? Impossible is nothing…

出於感觸,從書櫃拿出買了的《Nanaka6/17》,看完最後亦即最感動的結尾部份。結果換來再一次的感慨。
不想動。不想外出。不想工作。
買了兩盒瑞士朱古力薄片。薄薄的一片,小小的一口可以吃掉,朱古力落到口中即刻溶化……阿甘正傳入面有一句非常出名:「Life is just like a box of chocolate…」薄薄的朱古力,每一片的樣子都是一樣、大小都是一樣、味道都是一樣,彷彿頭二十年的人生都是一模一樣。說甜不甜,曾經在入口的那一刻,是甜的,如此令人期待,可是歡愉過後,快樂興奮溶得快,彷如被人出賣了,只餘下苦澀在口腔中纏繞,驅之不散,然後又是拿起另一片往口中送去……

生日談死亡,談終結,百無禁忌?
記得在SY堂,只我一人舉手說「生命」作為一個cost,太少。
他不信。但現在的我真的這樣認為。
對Tutor 何B說,我們現在不是處於「被動安樂死」嗎?人一出生,不是註定要死嗎?何B回應:「被動安樂死是很痛苦的」。我想反問:「你現在活得很愉快嗎?」最後都是把這句吞回肚裡。或者,這只是我一個人的錯覺。又或者,如果這句說出口,可能我會被人捉去心理輔導……
死,畢境是很私人的事。如果死都要考慮人的感受,那人還有尊嚴可言嗎?人已經沒能力去決定自己的「生」。如果連終結都要「公投」、要「釋法」,那就太可悲了。
我不諱言:今年生日願望是「想死」。
相比那些「世界和平」、「身體健康」、「身心愉快」,「想死」似乎實際得多。為甚麼我仍然活著?仍然寫這篇無聊的文字?為甚麼我不真接了結自己的生命?不太清楚。或者因為怕死,又或者是因為「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這一句,就是說現在我的生命並無任何價值,如果我現在被一輛貨車撞死,我的生命仍然是毫無價值,但這些都是我控制不了的。但在我能力控制的範圍之內,我想我的「死」可以帶來那怕是丁點兒的價值。所以,如果現在一輛貨車將我撞死,我不會有任何埋怨,因為它只是代表我的生命走到盡頭罷了。但如果我的死可以實踐到某些東西的話,我想我會去死。而我仍然生存,目的或許就是「找個理由去讓自己去死」。
死亡、破滅可能是另一種的「永恆」。

生日也談理想:我,就是處於這種基維蝦的狀態,永遠只能生存在鹹淡水交界。已經失去了夢想的能力,同時亦失去實踐夢想的野心。但我仍然堅持透過虛擬能力,幻想人能實踐自己的夢想,然後繼續讚嘆那些仍然有夢想的人。

亞極陀的結尾與古迦不同,古迦講的是一種日本傳統的類儒家思想,但亞極陀講的則是佛家的想法。亞極陀是一種「覺悟」。少數的人能從中覺悟而成為亞極陀,故事開始時出現的怪人,是以各國神話中的「神」形象出現,然後殘殺那些有潛質成為阿極陀的人,中段是阿極陀之間的互相殘殺,最後是人類對阿極陀的猜疑……結尾只是講「人類始終會接受阿極陀,因為他們本來都是同類。」現實呢?放棄夢想的人討厭有夢想的人,有夢想的人瞧不起失卻夢想的人,阿極陀與人類之爭到何時才完結?和平?或者都只是個夢想……

現實就在前面不遠處,等著我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