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理小說
你,看推理小說嗎?日本,推理小說,大略分為本格派、變格派、社會派、新本格派...等。本格重邏輯解謎,變格較獵奇、荒誕,如:作家江戶川亂步的作品,社會派,較寫實時事,有些是根據社會案件原型再改寫,新本格,較多元改革不受限。
你會玩或玩過筆仙、碟仙、錢仙嗎?學生時代,總有同學瞎起鬨玩那些,但我不知道不瞭解總覺得尊重仙,就是不要玩,父母知道國中同學玩筆仙,就跟我說請神容易,送神難,會瞎起鬨的要小心,就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方舟,警示我們不要獵奇,不要被揪去鬼屋夜遊,被揪,也要拒絕。十誡,人要有警覺心,知人知面不知心。
本格派是日本的推理小說流派,又稱古典派。 「本格」(假名:ほんかく)依序源自日語,大意是最初、最原味。古典派顧名思義,指小說以解謎為主,嚴格遵守諾克斯公平性守則,不注重寫實,而以驚險離奇的情節與耐人尋味的詭計,透過邏輯推理展開情節,並且,讀者與故事中的偵探永遠站在一個平面,擁有相同數量線索,在猜測兇手中尋找閱讀樂趣。強調偵探小說以科學的邏輯推理作為偵破的重要手段,運用寫實主義手法反映日本社會現象。作家橫溝正史《獄門島》
推理文學中的一類流派
變格派是推理文學中的一類流派。這類流派著重描寫變態心理,內容大都陰森恐怖,荒誕不經,手法誇張。藉以來描繪人性世間的黑暗,或表達作者內心的夢魘。也因此,經典作品也不乏甚多。
無產階級文學家兼偵探小說評論家平林初之輔,早在1926年,他就在論文《偵探小說文壇諸面向》中指出“探索精神病狀、異常心理主題,並藉謎團手法來呈現驚奇感和意外性的小說,可歸類為‘不為健全的解釋派。如今,變格派是文學流派中極具重要的一脈。
變格派的經典作品有:作家夢野久作《腦髓地獄》。
20世紀50年代在日本興起的推理小說的一種流派。該派作家大都把探索的情節放到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展開,表現出鮮明的政治傾向,或揭露美帝國主義占領下日本的黑暗,或反映日本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反映了當時日本人民的心理,受到了廣大日本人民的喜愛。
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松本清張的《點與線》《砂器》《零的焦點》《日本的黑霧》,水上勉的《花的墳墓》,森村誠一的《人性的證明》等。
特別應該注意的是:社會派推理小說只是社會派文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並不是所有社會派文學都是推理小說,例如山崎豐子的《白色巨塔》《華麗一族》、高杉良的《金融腐蝕列島》。
相比本格派的注重解謎,懸疑派的注重氣氛,社會派推理則更注重的是對於人性的描繪與剖析,以及各種值得思考的社會時事問題。
新本格派最大的特點
作家綾辻行人回答「你覺得新本格派最大的特質是什麼?」:
我覺得大概是這樣的——拋開“是否實際上會發生”的現實性,在完全虛構的故事中,以虛構的作品內部的現實為前提,追求“謎團”,“邏輯”以及“富有意外性的解謎”趣味的推理小說
所謂「新本格七大守則」是:
1.把故事的舞台建築在好像孤島那樣的封閉空間。事件發生之後,已經出場的人物不可以離去,也不容許警方或其他外人進入。當然,先進的科學搜索也不能夠進行。
2.把事件發生的場所設置在附有可以被鎖上的房門的人工建築物內,或在這所建築物的四周。
3.把在事件發生場所居住或作客的人,在小說的起始全部介紹出來。
4.安排某些事件的發生,最好是殺人慘劇,而且還是發生在密室之內。
5.把扮演偵探角色的人,從最開始便安排出現在慘劇發生的場所。
6.安排慘劇一件接一件地發生,可是兇手仍然不被查出,在這階段,也可以包含一些偵探的錯誤推理。
7.最後安排偵探把兇手指出來,而對讀者來說,那個兇手必定是意料之外的人物。
不難看出,「七大守則」本身有很大戲謔的成分,不必死板教條地一一執行。
為何看完日本推理作家夕木春央的方舟作品,會繼續馬上接續看十誡,因為,太想知道作者會怎麼寫下變態的下場,結果,還要續,我一定會續下去。^^,作家夕木春央會寫出怎樣的結局,值得等待。
日本,本格派、變格派、社會派、新本格派,作品共通點,都出現心理變態。看推理小說,瞭解人性、知道有心理變態,人性啊!有的人就是泯滅良心。而人生,要小心,心理變態。當然還是正常人比較多,要不世界早就完蛋。心理變態的存在,教我們,人要懂得辨識,人生要趨吉避凶。
上一篇:危機意識,做好安全防護
下一篇:卡皮巴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