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00:00:22月泱

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 個禪智慧【燙印簽名祝福版】/大愚元勝

 

【發售五日,火速再刷!】

日本超人氣網紅和尚,台灣首度出版!

YT「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追蹤者突破60萬,

單輯影片觀看突破200萬次

 

  ●限量.燙印簽名祝福

  來自大愚和尚,給台灣讀者的簽名與祝福。

  【一笑百福】只要露出笑容,就能招來滿滿的福氣!

 [內容介紹]

  本書集結了來自數百位諮詢者的50個人生煩惱,

  以及從絕望般的悲痛中拯救自己的方法。

  →怎麼交到真正的朋友?

  →有人說我壞話,該怎麼應對?

  →遇到處不來或是討厭的人怎麼辦?

  →該怎麼樣才能擺脫貧窮?

  →為什麼公司不幫我加薪?

  →要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

  →我得了癌症,怎麼讓心情平靜?

  →心情低落,什麼都沒力氣做……

  →該怎麼停止焦慮?

  →為什麼活著這麼痛苦?

 

  日本福嚴寺第三十一代住持大愚元勝,

  自2014年起,

  在YouToube頻道以「一問一答」的形式,

  接受來信諮詢,獲得熱烈迴響。

 

  在答覆提問的過程中,大愚和尚深感:

  痛苦存在著共通模式,多數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佛教的本質,

  就是釋迦牟尼說過的「放下痛苦的方法」。

 

  就像生病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當「心」告訴你「活得好辛苦」,

  就是對現在「生活方式」的提醒。

 

  翻開目錄,尋找與你的心相呼應的章節吧!

  一定能在大愚和尚的溫柔話語,

  與深入淺出的佛教道理中,

  找到為你而寫的當下解答。

 

[日本讀者好評]

 

  ● 雖然是書本形式,但感覺像看影片般輕鬆就能吸收。

  ● 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告訴大家【真正的佛教】是什麼。

  ● 從今以後遇到困境,會想要重複閱讀的書。

  ● 過得比想死還要更痛苦的時候想讀的書。這本書教會了我從其他書籍或網站上都無法知道的事。

 

 

[作者介紹]

大愚元勝

 

  佛心宗大叢山福嚴寺住持、慈光管理公司董事長、慈光集團會長。

 

  法號「大愚」的意思是大智若愚,為抵達不受任何事物拘束的自由境地之人。駒澤大學畢業後,前往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修行,後於愛知學院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身兼和尚、企業家、作家、演講家、治療師、空手道家五重身分,體現「非僧非俗」的特別和尚。

 

  從小即為愛知縣小牧市五百四十年歷史的福嚴寺弟子。三歲習經,五歲參加葬禮,十歲取得僧籍,卻因寺裡嚴厲的師父和艱苦的生活,再加上身為住持之子的壓力,心生反彈離開寺院。

 

  三十二歲創業,成立多項事業並成功步上軌道。在實際感受到員工教育就是品格教育後,在將滿四十歲時決心回到寺院。之後將事業轉交後進,踏上印度至日本的沿途傳道之旅,周遊二十三國,了解當代寺院與僧侶的現況。

 

  二○一五年,接任福嚴寺第三十一任住持,二○一九年,重回佛教本質,以「培養慈悲心、智慧、佛性」為宗旨,創立佛心宗,不受慣習慣與常識拘束,啟用寺院會員制度。目前除了住持工作,也培養內門弟子僧侶,並在網路上創辦可學習「佛教本質與現實生活運用」的佛心僧學院,舉辦「佛教經營曼陀羅研究會」,培育心技體兼備的次世代經營者等,透過各種方式傳遞佛教。

 

  考慮到地方寺院今後將會因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而消失,提出「寺院住宿體驗」與「寺院城」企劃。以「打造人,打造生存意義,打造城鎮」為主題的寺院城構想,成功吸引日本國內外經營者的注意。

 

  另外,因來自有飲食障礙且反覆割腕的少女母親之諮詢,開始在YouTube上經營煩惱諮詢節目「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五年來突破四十萬人訂閱,人數以每月五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

 

  曾在三菱UFJ銀行、Daiki電機公司、孝建工程公司、小牧市立桃陵中學、北海道富良野市立富良野小學等舉行演講、員工在職進修課程等。

 

[目錄]

前言  釋迦牟尼所教導、「放下痛苦的方法」

 

Chapter 1 終結人際關係痛苦的方式

01 千萬別結交的「四種人」:只拿不給的人、只會出一張嘴的人、甜言蜜語的人、放浪形骸的人

02 不刻意躲避「說壞話的人」,「壞話」總有一天也會過去

03 在本人不在時稱讚對方,能讓對方打從心底感到開心

04 處不來的人、討厭的人、不樂見的人,全是有助於自我成長的「人生導師」

05 「接受心」寫作「愛」

06 問候是「避免與人衝突的最高智慧」

07真正的朋友,在孤獨中結交

08 優秀的人無需言語,也能心靈相通

09 幫助他人的行動,總有一天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Chapter 2 該如何面對工作上的煩惱?

10 「書本」中不存在真理,真理存在於「實踐」之中

11 透過網路能學到「技術」,卻無法真正學到「心」

12 「全力以赴」、「認真以待」,才能打動人心

13 不觀他人作不作,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14 先有「想法」。為了實現想法,於是產生創意,接著做出美麗貼心的商品

15 莫忘初衷,默默努力,就是工作的本分

16 優秀的上司,是懂得把自己的工作託付給下屬的人

17 經營事業的方式合「理」時,就會開始獲利

18 工作最重要的是「元氣」,而不是「錢」

19 比起「努力」與「才能」,更重要的是面對工作的「態度」

 

Chapter 3 避免受金錢左右的思維

20 如何成為有錢人

21 金錢是取得「真正重要東西」的工具

22 想要擺脫貧窮,就必須大方付出

23 「如何正確賺錢」與「如何正確花錢」

 

Chapter 4 該如何面對疾病或健康的問題?

24 當死亡來臨,擺脫迷惘最好的方法是平靜接納

25 只要以理所當然的態度,做「理所當然的事情」,便能保持身心健康

26 不依賴藥物,也能維持健康的方法

27 吃飯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支撐生命健康的泉源

28 「每天帶著使命感而活」,就是健康長壽的祕訣

29 出家人之所以長壽的原因

 

Chapter 5 如何面對有關孩子、家庭的煩惱?

30 你都不屬於自己了,怎麼會把孩子當成所有物?

31 真心斥責,真心擁抱,真心信任。當父母不敞開心胸,孩子也不會打開心房。

32 孩子在世界上「最愛的地方」

33 我們現在的行為,決定後代子孫的興衰

34 研究超過一萬個家庭,發現「興旺之家」的共同點

35 燒香除了緬懷故人,也是對自身的心的修行

 

Chapter6 該如何面對戀愛與婚姻的煩惱?

36 性行為是與「真正相愛的人」培養「真愛」的行為

37 扔掉與前戀人有關的「紀念品」,也一併扔掉眷戀

38 從失戀的痛重新振作的三個步驟

39 佛教告訴你「好男人」、「好女人」的定義

40 配偶的任務是了解「對方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並成為將之實現的助力。

41 修復瀕臨瓦解之夫妻關係的兩項教誨

 

Chapter7 從煩惱、焦慮、壓力、悲傷中脫身

42 不追憶過去,亦不須期盼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也尚未到來。專注今天該做的事情吧

43 人少了「刺激」就無法生存。但刺激過多,也無法生存

44 所謂「珍惜生命」,就是別忽視「當下」

45 承認「我在生氣」,正是克服「憤怒」情緒的第一步

46 聽到別人批評中傷,左耳進、右耳出即可。不接受就不會生氣

47 拯救自己的心、遠離絕望悲傷的方法

48 「煩惱」與「不安」的真面目?

49 緩和焦慮,有更簡單的方法

50 實踐「四聖諦、八正道」,就能得到心靈平靜,不再受苦

 

後記 「痛苦」是為了提醒你,注意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句子摘錄]當問題擺著不去整理,那些隱約留在心裡事,就會發酵為煩惱。

                 人類必須透過文字去思考。透過文字煩惱,透過文字迷惘,透過文字感受心靈上的折磨。

                為了寄出諮詢信,就必須先整理自己的內心,把煩惱寫下來。而透過這樣的過程吐出痛苦,再從客觀的角度檢視,就能夠發現自己痛苦的原因。

               所謂的真理,是指即使時空改變,也不會隨之變動的定律和智慧。

              「痛苦」並非個人專屬的東西。痛苦存在著共通模式,同理心讓大家領悟到痛苦的,不是只有自己。

       想放下痛苦的人際關係,就需要訂出基準原則,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明白「我要和益友善言來往,而不跟損友惡語來往。」

                  明辨是非,壞話出在愛說壞話的人身上,斷捨離,只要堂堂正正,做自己該做的事,保護自己、保持距離、拒絕來往。

                  冷靜凝視自己察覺內心反應,讓心靈穩定下來,提醒自己:「這正是考驗生而為人的我,能否良善生活的關鍵時刻。」

                  盡可能向更多人學習的心態,見賢思齊,見不賢內自省。

                  互相站在對方的立場,雙方有尊重的同理心,不會得寸進尺,就是維持圓滿人際關係的起點。

                     當一個人接納了孤獨,就能同時感受到真正的自己。

                     別只為了消除寂寞、打發時間,就去交際應酬。能夠互相砥礪提升,才是理想的朋友關係。

                      摯友能夠相遇,是因為他們的感性在內心深處互相呼應的緣故。「正直」和「感性」必然會發光發熱,成為內心深處的心靈相通。

                     佛教認為,運的好壞取決於「業」的善惡。

                      富感情又有深度的人,並非具有什麼特殊才能,而是「日日心存善念,好好說話,做善事」的人,就是累積善業正能量。

                       空手道中「強大」的本質,並不在於打倒對手,而是在於「克服自身懦弱的強大心智」。

                         空手道這項式術,透過「道場」的場地,強大在於學會技術、禮儀、判斷力、行動力、勇氣、耐心、為別人著想知己知彼...等,就是空手道強大的來源。心(精神)與技(戰術)不能分開看,「心技合一」才是空手道的本質。

               《理趣經》,認為性愛是大愛的表現,絕非污穢之事,《理趣經》也明確否定一時貪歡性愛,性愛是「孕育生命」的重要行為,也是與「真正所愛之人」培育「真愛」的方式。 性行為是和「真正相愛的人」的「真愛」行為。強調「真愛」的美好,並告誡人們不該為了享樂而隨意性交。

                    一個人的魅力是取決於自身的「生活方式」和「為人處世態度」,與外貌、學歷或經濟狀況都無關。

                  請記住「愛」不是名詞,是動詞。對心愛的人,不要吝於付出愛,愛人如己的去表示表達。

                   一休和尚裡《屏風裡的老虎》,是在諷刺問題分明沒有發生,卻忙著擔心、忙著準備、忙著迷惘,庸人自擾,就是人性的愚魯之處。

                   克服憤怒的第一步,就是「承認自己的情緒」。

                  學習「真理」,掃除「無明」,就是釐清「煩惱與不安的根本原因」。

       

[讀後感想]觀看、聆聽宗教大師的開示道義人生智慧學習,話說日本和尚,可以結婚生子不吃素,貼近世俗的生活哲學佛教思想之道,佛教提倡環保,心靈也需要心靈環保概念—慈悲心,秉持釋迦牟尼一生的教誨,除去心靈汅垢貪嗔癡,實現幸福世界,人人都應有減輕別人痛苦的善念,  以佛教著名的《三尺長筷》 提醒世人們,煩惱是心靈的塵垢,是過去的生活方式累積下來的結果,隨意生活壞習慣製造的污垢會變成煩惱的模樣顯現,隨便會由心靈污垢變成煩惱,折磨自己,認真活好自己的人生,由每個當下的每一天做起,好好睡覺,身心都健康,食事《五觀偈》,用餐時保持心境清朗,細嚼慢嚥,把欲望轉化為上進成就自己成全別人助人助己,而不是成為欲望的奴隸自私自利,貪瞋癡,就是貪慾、憤怒、抱怨,有過必改,煩惱減少,除弊興利、公司興盛、家族興旺,敬天愛人、重視祭祖、尊師重道,學會專注自己的事,把事做好,人能轉運在於改善自己,善念,心存感謝、為別人祈禱,否極泰來,漸入佳境;作者以釋迦牟尼佛的一生,公司職場任何地方遇到人身攻擊、惡意批評毀謗打壓者,不回不接受惡語惡意傷害,只要不接受,就是不動如山,穩如泰山,就會讓大家發現出一張嘴的他就是那不事生產的人,佛教視口出惡言就是做惡業,釋迦牟尼:「我不接受你對我的誹謗,那些誹謗都是你造的業,你自己帶走。」,萬般帶不走 唯有業隨身,自傲睥睨瞧不起人的言行舉止都是不得體的情緒污垢,把別人的體貼給予的方便,自大無禮大面神的隨便侵門踏戶,就是負面的舌身意,佛教心靈環保—慈悲心,勤勉、助人為樂,利他共好,人的一生中總有高低起伏,經歷風浪時,修正自己的軌道,擁有內心的平安就是幸福,痛苦不是他人帶來的,全都是自己心裡產生的,修身必修心,省識自己,才有善念產生,善念一生,就是轉運的正能量,命運果報,相由心生,操之在己。佛教講「同體共生」,宇宙世界是一個大我的生命,萬物彼此共生共存,才能眾緣和合,佛教的大同世界和合眾,即人人都應有減輕別人痛苦的善念,由小我每一個人自己做起和合眾世界大同,地球宇宙、人類世界,和諧共生共好,才能永續生存。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