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21:12:25月泱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洪蘭

[內容介紹]教養是人生成功的金鑰,品格是正確價值觀的基石,

學習是未來成長的關鍵,智慧是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教育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是預防偏差行為的不二法門。

 

  價值觀與品格是一體兩面的事,價值觀引導我們做出抉擇,而抉擇又決定了我們是什麼樣的人。所以神經學家說心和身是周而復始的循環――大腦產生觀念,觀念引導行為,行為產生結果之後,又回過頭來改變大腦。每個人都是自己過去經驗的總和,過去的經驗會造成現在的自己。這告訴我們一件事:在人生旅程中需時時停下腳步、觀照內心,提醒自己「不忘初衷」,才不會遺憾度過一生。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講的是一般人生活中會碰到的各種小事,但小事背後蘊含的機會教育,往往是塑造下一代人生觀的重要契機。二十一世紀的人才養成分秒必爭,認知神經科學專家,致力推廣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與生命科學的洪蘭老師,提醒我們培養下一代正確的價值觀及發展品格教育的重要性。正直品格與正確價值觀能為社會帶來向上的力量,影響力不可小覷。

 

 

[作者介紹]

洪蘭

 

  台大學士,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在加州大學爾灣醫學院神經科及耶魯大學哈斯金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在聖地牙哥沙克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並在加州大學擔任研究教授。

 

  1992年回台,先後在中正大學、陽明大學任教,並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創所所長。現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講座教授,台北醫學大學及清華、交大、陽明、中央四校聯合系統講座教授。

 

  近年來有感於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閱讀是教育的根本,先後到台灣大大小小一千五百所以上的中小學做推廣閱讀的演講。

 

  十多年來致力於譯介認知心理學、神經科學及生命科學等領域書籍,已翻譯五十七本書,並在各大報章雜誌寫專欄。著作繁多,包括《講理就好》序列十本(遠流出版),《從大腦看人生》《從收穫問耕耘,腳踏實地談教育》《歡樂學習,理所當然》《見人見智》《教育創造未來》《自主學習,決定未來》《打開大門,讓世界進來》(以上為天下文化出版)等書。

 

 

[目錄]

自序

 

教養――人生成功的金鑰

靜下來,才知道人生要什麼

被尊重的孩子才懂得自重

規範,是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

成功之鑰――找回內心的召喚

不忘初衷

教育,讓我們不再是「it」

捲起袖子,從自己做起吧!

我的釦子有沒有掉在你家?

面對選擇,該當聰明人或智者?

讓孩子站上自信的舞台

只教「分手快樂」沒有用

人類的柔軟心,AlphaGo學不來

品格教育,從餐桌聊天開始

正向教育,拒絕失控的人生

我們如何看失敗,決定孩子的命運

 

品格――正確價值觀的基石

恢復傳統文化,才能避免黑心食物

誠信,台灣失去的基本價值

小事不可輕忽

烹飪藝術的極致

從歷史的軌跡找到自己

捨者的大智慧

為什麼以前能教出黑蝙蝠或蔡崇輝?

小洞不補,變大洞就補不了

做好平凡事,一生不平凡

道德崩壞的危機――漠視作弊

抱怨不是紓壓,是地雷

別用無恥治療羞恥

重建食安,不能只靠下跪

勇敢冒險,才有機會成功

人人會Google,小細節決勝負

企業不賺錢,別只想著要裁員

自耕自食能擋黑心食品?

廢棄物王國的「升級再造」

借鏡過去,不必撞得滿頭包

為什麼要錄取比自己強的人?

齊柏林用生命教台灣的一堂課

心的反彈力,把壞事變好事

幫助別人其實很自私?

 

學習――未來成長的關鍵

社會新鮮人該學一學的人情世故

面對生涯交叉路,順著熱情走就對了!

機器人時代,更要閱讀力

沒了董狐筆,誰來維持公義?

大人放不了手,孩子何來創意?

教堂中震撼的歷史課

快樂,是創造自己的價值

政府撞鐘,鐘有響嗎?

大學省錢,也不該省到圖書館

給年輕人榜樣和志氣,隨他們去吧

對社會有利才是好研究

技術容易學會,難學的是大師精神

看電影給偏鄕孩子機會

愛閱讀,決定國家前途

遇見老後的自己,看誰還敢揮霍

教墓誌銘刻什麼,更勝填鴨考試

人腦拚電腦,贏在人文素養

改變遴選制度,為大學找好校長

川普的高人氣背後,是一場教育危機

 

智慧――社會進步的原動力

小確幸格局,如何成大氣候?

九二八放假之亂的啟示

食尾牙面憂憂

默默拉縴救大船,你不孤單

媒體看不見台灣的好

沒有文化的風景明信片

別再辜負台灣農民

別讓前人的熱血白流

今日不知錯,明日怎防災?

恐龍法官的蝴蝶效應

傳承家業,先看民族性

中秋節不要只會烤肉

新官上任,興利大於除弊

鄰居有飯吃,你的飯才吃得香

下雨了,就去把傘打開

網路謠言滿天飛該如何解?

假尊重,惹民怨又犯眾怒

曾經擁有,不如從來沒有

打破玻璃天花板,要靠不認命

我們為什麼愈來愈會說謊?

為什麼人會盲從?

[句子摘錄]「用昨天的方法,去教今天的孩子,會耽誤他明天的前途」

                  寧靜才能致遠。

       專心才是聽見的主要原因。

          靜下來,才聽見天籟;靜下來,才聽得見自己內心的聲音;靜下來,才知道自己的人生要什麼。

            當孩子懂得自重自愛時,他就能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這就是教養應有的優雅。

                如果放任心智未成年的人讓他們自己決定,父母是失責的。

             學習是辛苦的不是快樂的,是學會才會快樂。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熟能無過,重要的是知過能改,能堅持原則到生命終點。

            拿得起的是聰明人,放得下的人是智者。

          教育應該是要使每個人不一樣。

         交友的基本原則是真誠與尊重,只要對方不喜歡,我就一定不可以。

          以金錢為目的的交友叫「拜金主義」。

     微笑和音樂是沒有國界的,讓仇恨消失,讓它溫暖人們的心靈。

           「生活教育比知識教育重要。」

              價值觀和品格是一體兩面,價值觀引導我們做出抉擇,而抉擇決定了我們是怎樣的人。

             歌德:「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會用,光是願意是不夠的,必須力行。」

             快樂,是創造自己的價值。

        品格教育和藝術教育,一定要從小做起。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走自己的路,隨別人去說。

       擇善固執,雖千萬人吾往矣,做才有希望。

         一個成大事的人,必須有海納百川的肚量,也要有不妒才的胸襟,只有用比自己聰明的人自己才會進步,「為人點燈,明在我前」

         人不應勝天,而是順天,人必須與大地和平共存,才可能吃得安心,活得健康。

         「惜福才會幸福」

[讀後感想]AI智能提醒世人—終生學習,而展望未來作者提倡培養六C:合作(Collabo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內容(Content),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創新(Creative innovation)和自信(Confidence),正確的瞭解內容最重要,而要瞭解內容,大量閱讀經典好書與國際新知好書有助提升邏輯理解力,有理解力對內容才有辦法做批判性思考,作者覺得批判性思考是重要的分辨是非觀,批判性思考絕不是抬槓,而是終結來者不善,比如侵門踏戶一直散播負面情緒的,就回一句自大無禮真糟糕;能一個人修省自己的獨處才是有修養,譁眾取寵得到的不是人氣,而是刷存在感的流量,抱怨喧囂讓人有事可做的白忙一場,卻不會前進一步,寧靜致遠,有時間炒,怎沒時間做?做才能改變現狀,出嘴連珠炮(大家都會,"但你仔細觀察智者賢者他們不會",因為罵人不用人教,只要情緒感受先行,口無遮攔)最容易,卻也是最無效的負循環,罵完什麼也沒改變,還被嗑瓜看戲者笑,貽笑大方,彼此五十步笑百步,半斤八兩哥倆好368,網路世界助長了蔥喜歡裝蒜的現象,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懂得敬老尊賢,才能學到智慧並傳承給下一代,未成年者需要大人指引正路,書中一案例,因為缺水公告停水兩日,為人父母者自以為民主的和三位小孩投票晚餐吃什麼,結果向作者抱怨連續兩天晚餐吃鹽酥雞,被作者反問他公民也要十八歲才有投票權,怎會放任無法評判什麼對身體有益,而且還喜歡吃垃圾食物的小孩連兩天吃炸物,而且還父母陪吃?所以,作者一直提醒批判性思維,要建立在多閱讀書籍,才不會陷入主觀的自以為是民主,實則父母有責任為成長發育期小孩的飲食健康把關,作者指父母不教、小孩怎麼懂,當然吃的都是不健康的垃圾食物,因為口味刺激會上癮的加工食物危害;教育「禮、義、廉、恥」的永續,否則社會新聞越來越多負面教材見利忘義,歷史小人見利靠近趨權附勢的有利可圖的貪婪劣跡,有效的教養、品格教育,慎獨,不管在公開台面上或私底下有人看沒人看都一樣的人品,不會虛偽的兩面三刀,所謂慎獨是指能隨心所欲做自己而不踰矩,才是教養的完善,懂自省常客觀多面向的自省才有慎獨,慎獨者會好好和自己相處,寧靜而致遠。身為社會一份子,人人有責推動社會和諧並進,包容、寬容,但絕不縱容,網路酸民上身的酸言酸語,網路你的文字可是會跟著你一輩子,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掩耳盜鈴,作者案例學生作弊自欺欺人,連自己都騙更會騙人,騙子哪裡像讀書人,欺世盜民,社會風氣就敗壞法律法治社會,執法應嚴明,為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法律是為了保障人民權益而存在,要用才不會在壞人眼中形同虛設的以身試法,治安要好,社會要和諧,人民素質要高,言行舉止要能登大雅之堂,難登大雅之堂的言行,請在自己家關起門照鏡子罵給自己看,學習有智慧的人不用惡言惡語的罵人造口業給嗑瓜者看,國家競爭力,由一國的網路文章言論,可知其文化水準智識,更可知人民素養,心理學的自我覺察,是要你在家自我省思、檢視自己,尤其AI時代來臨,不要讓自己人品不如機品,問問自己,你和AI比,你的優勢在哪裡?跟上時勢,人們智識的合作整合,團體核心價值,目標導向,文化風格,永續經營智庫團體聯盟。

          人面對海量資訊,現在又出現AI人工智能Chat GPT 聊天問答系統,浮躁、焦慮嗎?一、先靜心,二、再專心,如何靜心,個人是先聽輕音樂、看溫馨小品,再專心學習閱讀書籍,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保持彈性,才有餘裕。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