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7-01 21:46:53四海先生

七月份閱讀-文字與書法-閱讀《漢字書法之美-舞動行草》上 文/斷章

 

 

文字與書法-閱讀《漢字書法之美-舞動行草》上 文/斷章

 

如水波跌宕,如簷牙高啄,

如飛鳥雙翼翱翔,筆鋒隨書寫者情緒流走。

書法是舞蹈,是音樂,是心情節奏,是審美符號。

 

漢字書寫,對於我,像一種修行。

我希望能像古代洞窟裡抄寫經文的人,

把一部《法華經》一字一字寫好,

像最初寫自己的名字一樣慎重端正。

我不斷回想起父親握著我的手書寫的歲月,

那些簡單的「上」、「大」、「人」,

也是我的手被父親的手握著,一起完成的最美麗的書法。-蔣勳

 

或許是這些文字的吸引及對書法望而未及的心態,看到蔣勳先生的這本書,沒有太多的猶疑,就買回來了,放了不算久的時間,最近將它一口氣看完,對我而言這本書算軟性書籍,可放鬆心情閱讀,細細去品味在文字之間美感的流動及對書法藝術之美的陶冶,彷彿經歷一場上古文字之旅,穿梭於時空之中,感受文字所散發出來的熱情。

 

本書共分成四個部分,漢字演變、書法美學、感知教育、漢字與現代。從作者的自序中以其小時候書寫書法的經驗,帶出漢文字的一些特點,而後循序漸進,引導讀者進入一個由文字演變轉而成書法美學之書畫世界至關心到現代書法教育,最後漢字書法在現代的新思維、身體美學與現代藝術的思考,簡單雋永的文字,令人思深,淺痕裡有一種深沉的力量。

 

之一漢字演變

 

我用手撫摸那些凹凸的繩結留在陶土上的痕跡,

彷彿感覺著數十萬年來人類的心事,

裡面有後來者越來越讀不懂的驚慌、恐懼、渴望,有後來者越來越讀不懂的祈求平安的巨大祝禱。

讀不懂,但是感覺得到「美麗」。             

 

漢字演變從文字還未出現的結繩說起,上古人結繩記事,只記有關生命的大事記如:大地震、日全蝕等等。那個「結」即紀錄歷史,發展成「繩紋陶」美麗的裝飾,也許即是遠古時初民的「結繩記事」,亦是作者口中讀不懂但感覺到的「美麗」。結繩是遠古時候的人,回憶過去的線索,作者以席慕容之詩〈結繩記事〉表達婉約的情感。

 

〈結繩記事〉

 

有些心情,一如那遠古的初民

繩結一個又一個的好好繫起

這樣 就可以

獨自在暗夜的洞穴裏

反復觸摸 回溯

那些對我曾經非常重要的線索

落日之前 才忽然發現

我與初民之間的相同

清晨時為你打上的那一個結

到了此刻 仍然

溫柔地橫梗在

因為生活而逐漸粗糙了的心中

 

作者常以詩句與相關之小故事或譬喻做為說明出現在文中,更能引起讀者之共鳴,與進入情境之中是本書的特色之一,漢字的演變從結繩、繩結、倉頡、象形、毛笛、甲骨、金文、石豉、李斯、由篆入隸、秦隸、簡冊,有系統將漢文字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書中在敘述毛筆有一段的文句我很喜歡:「圓點小小的卻是一切的開始。因為這個『點』,有了可以延伸的『線』。『點』是開始是存在的確定,是恆古之初的安靜。因為安靜到了極致,『線』有了探索出走的欲望。『線』是綿延,是發展,是移動,是傳承與流轉的渴望,是無論如何要延續下去的努力。廟底溝的陶缽上,『點』延長成為『線』,『線』擴大成為面。如同一小滴水流成蜿蜒長河,最後匯聚成浩蕩廣闊的大海。『點』的靜定,『線』的律動,『面的包容』,竟然都是來自同一支毛筆。」毛筆串連了點線面舞動文字,寫下人類的歷史,經過千年的歲月,沉澱智慧。

 

之二書法美學

 

書法是一個時代美學最集中的表現。

書法並不只是技巧,而是一種審美。

看線條的美、點捺之間的美、空白的美,進入純粹審美的陶醉,

書法的藝術性才顯現出來

 

書法美學這個篇章從漢隸敘述至清代書法,分為八個小節:波磔與飛簷:漢隸水平線條、即興與自在:王羲之「蘭亭序」、厚重與飄逸、碑與帖、平正與險絕:行草到狂草、法度與莊嚴:唐楷、意境與個性:宋代書法、形式與表現:元明書法與文人畫、古樸與拙趣:走向民間的清代書法。

這個章節很有趣,敘述唐太宗如何得到王羲之所寫的「天下行書第一」的「蘭亭集序」的故事,然隨太宗之死,據說真跡陪葬,歷代奉為第一的「蘭亭集序」只是唐代的「摹本」,都只是「複製」品,可見真跡是多麼的美,而至於讓皇帝也使用些手段來得到它,最後又命其陪葬,就連去世也想擁有。唐代中期被稱為「天下行書第二」的是顔真卿「祭侄文稿」。北宋蘇軾被貶黃州流放而寫的〈寒食帖〉被稱為「天下行書之三」,三篇都是草稿,可見其行草的美學關鍵在筆隨心行,擺脫形式的限制約束,更嚮往於完成間單真實的自己,我個人還蠻認同作者這樣的看法。

看樹木枝幹的頑強挺拔,猶如書法線條拉出的一道道張力(蔣勳)

看巨石紋路的堅硬挺立,猶如書法線條揮出的一筆筆毅力(斷章)

 

在行草與狂草的部分,談到初唐之孫過庭的《書譜》,作者認為是絕佳的美學論述與草書名作,以濃淡乾濕變化的墨韻,以遲滯與疾速交錯的筆鋒,一面論述書法,一面實踐了草書創作的本質,使閱讀的思維與視覺的審美,同時並存一篇作品中。對照著蓋滿藏書章的「書譜」局部圖(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我好奇它的內容,於是拜訪Google大師,圖之所示大約在第一段未完,倒是其中有一段落是形容與描述書法的線條和造形我很喜歡,「觀夫懸針垂露之異,奔雷墜石之奇,鴻飛獸駭之資,鸞舞蛇驚之態,絕岸頹峰之勢,臨危據槁之形;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同自然之妙有,非力運之能成;信可謂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翰不虛動,下必有由。一畫之間,變起伏於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於毫芒。況云積其點畫,乃成其字;曾不傍窺尺犢,俯習寸陰;引班超以為辭,援項籍而自滿;任筆為體,聚墨成形;心昏擬效之方,手迷揮運之理,求其妍妙,不亦謬哉!

 

燿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杜甫

 

作者以杜甫看過唐代舞蹈名家公孫大娘舞劍,而寫下的名句正是使張旭領悟狂草的關鍵。這四句雖是形容舞蹈,用來書法之狂草亦是絕妙好詞。

 

還有敘述蘇軾的「寒食帖」,徐渭的「草書詩軸」(一篙春水半溪烟,抱月懷中枕月眠。說與傍人渾不識,英雄回首即神仙。〉皆是非常的精彩。

 

待續

----------------

中國大陸湖北武漢黃鶴樓匾額對聯書法欣賞





湖北武漢黃鶴樓 (1).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10).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11).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2).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3).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4).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5).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6).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7).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8).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 (9).JPG






湖北武漢黃鶴樓.JPG




映彤 2011-07-17 20:54:16

我喜歡書法和游泳相比;

慬得很多的理論是好的;
但真正下筆和下水,則要花費許多時間;

"書,心畫也"有以下特色:

一字如其人
二心情影響字跡
三同樣的字,寫不出相同的韻味
四中國書法,一個字有五種體勢

練書體的順序,按中國書法史演變的順序開始;
較易上手~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