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書友分享書回貼文
各位書友們好,本月書友們想要與大家分享的閱讀書籍,可以回覆方式貼文,十月值星書友斷章,會協助書友們貼文~
(悄悄話)
(悄悄話)
斷章
七彩繽紛共感覺之芒果貓
這是一本書透過一個擁有「共感覺」症狀的女孩,敘述她成長過程,因能夠由聲音、文字、數字看到各種顏色,童年時一次說出後被視為“異類”,隨之而來的嘲笑,讓她壓抑真實的感覺,假裝是自己的惡作劇,來化解別人的異樣眼光,從此成為她的秘密,直到她成長後,因課業上的學習困擾,再也無法壓制住,而向父母真誠坦言,進而求助醫生,在面對的過程中,亦發現其實世界上亦有許多和她有相同症狀的人,慢慢地接受這樣的自己。是一本輕鬆有趣亦可從另一角度去思考擁有特殊能力的人,不應該被視為怪物,而是可以接受他們有與一般常人不一樣的能力,而這些能力更需要正確的方式作為引導,進而轉化為擁有能力人的正面力量。
文中有一段是作者由音樂而陶醉在顏色之中的想像,「那些顏色立刻溫柔地流向我,給我力量,提醒我,讓我知道自己還是可以享受它們。小提琴是像穀倉一樣的紅色,長笛是帶點銀又帶點藍的白色,法國號是像學校公車一樣的黃色。所有的顏色層層交疊,變幻著形狀,改變著位置。在那個片刻,它們是只屬於我的。」其實和別人不一樣並不是什麼重大的罪惡,坦然面對,弄清楚真實的情況,為什麼我會和別人不一樣,進而接受事實,使用正確的方式,調整自己的心境,進而轉化為自我成長的和善力量,一樣能在日常生活自得其樂,自由自在。
斷章2010/09/25
芒果貓
A Mango-Shaped Space
作者:溫蒂.梅斯
原文作者:Wendy Mass
譯者:林劭貞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2008年06月0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2110393
裝訂:平裝
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06177
(悄悄話)
(悄悄話)
斷章
深藍群思-「群」小說之閱讀
去年一趟武漢行,認識一位長輩老師,我大概希望自己有一天年老時亦能散發出像他一樣的氣息,與自然融合的睿智,經由老師的推薦,所以開始閱讀「群」小說,作者:法蘭克.薛慶,厚厚二大本,很值得一看,雖是小說,卻覺得仿若真實,感覺許多的關鍵點隱藏在我們世界,只是不被看見,借由小說的書寫將它呈現出來。尤其是全球氣候劇烈之變遷,感受更為深刻,人類對於自然的破壞源自於人性的貪婪、自大、好戰,對金錢、名利與權力的迷戀,對於地球生物除了人類以外其他生物生命與生存的權利漠視,認為可以用人類的智慧加以改變與控制,而然自然界的生物是環環相扣的,人類所知道的相較於不知道的不過是滄海之栗,在各國相互競爭,不斷的生產與排放廢棄物,在食物鏈生態循環的結構之下,人類已經開始承受這樣的惡果。看完這本書對照現實生活中的新聞報導,中國甘肅的土石流水災、俄羅斯野火與乾旱、超級細菌的出現..等,南歐大量水母出現刺傷遊客,墾丁也可以看見成群的海豚,有些情節是出現在小說之中。依照目前的情勢發展,雖然各國高喊「節能減碳,愛地球」,口號高過實質的意思,真正落實,還有很長一大大段的距離,地球撐得過三十年嗎?我內心發出疑問。
「群」小說,可以討論的議題很多,地球環境生態的保護與觀光、生物生命的尊重、科學研究與商業利益、種族問題之自我認同、國家利益與領導權..等,對海洋生物與細胞生物的豐富知識之驚嘆,亦在小說的文筆中,由多個海及海岸同時發生之事透過文字的敍述及事情的發展過程,逐漸串連出其中之相關連性。文中亦常出現作者以好萊塢電影作為嘲諷,如《異形》,讓人思考真的只是電影嗎?我們所看到電影裡面的情節,也許是可能發生的只是不被赤裸裸的攤在陽光底下,真的沒有「群」嗎?只是作者的虛構嗎?在深藍的幾千公尺底下究竟存在著些什麼?,誰也沒有把握能確實的回答,儘管人類的科技如何的進步,如果大海有知,對於人類所對它進行的破壞,怎能不反撲呢?正如作者所寫的開頭「當大海有了智慧,第一個念頭竟然是殺人..」,假如我是海,我會不會想要殺害人類?答案是明顯可知的。
昨夜微霜
霜霜較認同映彤的方法。有時編排作者有自己的堅持。
映彤
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就是發表在自已的新聞台,
然後留言約定時間,開啟右鍵,由值星書友複製,
也簡單方便得多,也可避免會有版面字型排斥的問題!
個人看法,提供參考~還可以討論~
映彤
李旭祥
This is not a good idea to handle. Suggest to forward information by email in the future.
版主回應
我也是這麼覺得,經過這次我覺得讀書會與詩友會不一樣,詩短短的可用回貼的方式,讀書心得較長,不適合用這樣的方式...
可能要如同旭祥書友所言以e-mail較適合..email給當月值星書友
目前好像能想到的e-mail是最好的方法...
或者還能想到什麼樣的方法,大家再想想^^
只有真的實際進行才能一點一點的改進...
斷章
李旭祥
《荒村》較少敘述主人翁們如何看待事件的得失,如何做盤點歸納。關於政治事件的鋪陳,組織裡的運動者在做思考決策時,理應有些討論;政治事件過程與結果的可以做些對照,進而形成組織活動的「方向」。由於這方面的佈局及說明作者較少著墨,使讀者在看份量相當多的政治事件時難以理解與掌握。我認為這可能是作者忠於史實,避免用太多想像力去自由揣測的緣故。
李喬先生對阿漢、燈妹及明鼎內心世界的思索描繪極為深刻。尤其是他們面對親情牽絆感到為難時,以及面對統治者威脅心生畏懼時。許多流暢的筆法近似意識流。小說對山川、田野、街景、生活等的描繪也極具詩意,唯細節比較不甚具象,但故事交代的脈絡甚為分明。
很有趣的是有些日本話作者以音譯的方式表達,這實在很少見。對於稍讀過點日語或看日劇有在聽的人、或有與本省年長者聊天的人來說,這些夾纏的日語真的是蠻基本的。例如「苛累哇」=這個是;「逗悉得」=為甚麼;「唏咯」為動詞字尾等等,這部份畢竟不多,對年輕讀者應該未必是個麻煩。
《荒村》全書超過三十萬字,故事極為繁複深刻,不只是描寫壓迫與對抗,更充滿家族朋友間的無限關懷深情。其實,有許多地方還流露出令人訝異的幽默。這是一本偉大的書,值得所有住在台灣的人用心閱讀,瞭解台灣的歷史之餘,並增添對土地的深愛及對台灣先祖的無限緬懷。
李旭祥
劉阿漢以及劉明鼎這對父子是半真實的人物,因為他們都是脫胎於李喬本人聽到過的耆老真實事蹟。交叉在真實事件當中,台灣人抗爭中的困苦與勇敢娓娓道來。阿漢書雖讀不多,卻是個性堅毅的人物。劉阿漢做為第一代的抗爭者,他勇敢的聯合農民力量去爭利益,然而到了劉明鼎這一代,抗日的行動,卻悄悄發生質變,由統治者與受壓迫農民間的鬥爭,轉為階級鬥爭,並且開始組訓武裝革命行動。農民組合及文化協會也逐漸變質,成為共黨的外圍組織。許多的變化是阿漢不能瞭解的也不願接受的。故事藉由兩代的觀念差異突顯出台人抗日史上的重大轉折。由書中的闡述難以判定組織及思想的左傾是否可以認為是失敗的原因,因為以統治者力量之強,本來抵抗者便難免螳臂擋車之歎。可是共產革命及武裝鬥爭畢竟使統治者更為戒懼。且反日的力量終究分散各行其是,不免走向失敗的結局,令人歎息深思。
在事件的選擇上,以「二林事件」的頭尾敘述最詳盡。當時「林本源製糖會社」強行壓低蔗收購價,文化協會李應章領導蔗農拒絕收割,會社不圖與蔗農協調蔗價,竟自行僱工,找日警撐腰,柔順的蔗農再也忍無可忍演成衝突。又是許多人遭到逮捕,警局裡演出無理的毆打及酷刑,再次說明統治者的暴虐與不義。
李旭祥
荒村裡的愛情故事可能是我看過最深刻的。阿漢原本是所謂隘勇,駐紮在與先住民交界處的隘寮。在一次喝醉的情況下透露曾參加乙未抗日的戰事,從此受到日本人的嚴密監視。然而阿漢的反骨是天生的,他屢屢參加對付日本人的活動,被逮捕,被監禁。當阿漢被關著時,燈妹不得不苦撐著家,含辛茹苦的維持家計,撫養子女,甚至於去做扛木材這些男人才做的粗工。她深愛卻也怨恨他的男人,她的男人不賭、不嫖,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拿回來,可是卻不能和別人一樣,好好的待在家裡,偏偏一定要去和日本人作對。她只能把不滿化為對子女的柔情,成為維繫家族最大的力量。燈妹的怨歎和堅強,對照著阿漢對燈妹永恆的歉疚及跟日本人對抗到底的執著。這兩人的面容,如此清晰,讓人不捨,也無限欽敬。明鼎和芳枝這對革命的愛侶則是台灣版的烽火赤燄萬里情。
在《荒村》中,抗日不是虛幻的民族主義問題,而是為了爭取農民的土地權,蔗農的合理收購價,佃農與頭家的租約等等。這些都是非常實際,直接關係農民生計的問題,使得書中所描述的衝突更為深刻真實。李喬先生蒐羅資料非常廣泛,並忠於這些史料綿密編縷書中的事件,幾乎可以當作台灣史教材來讀。當時已經有蔣渭水及林獻堂等人成立的文化協會。文化協會的人非常積極為農民利益發聲、奔走、藉演講啟迪人心。隨著甘蔗收購問題愈來愈將蔗農逼於絕境,運動者開始組織「蔗農組合」,並逐漸擴大為「農民組合」。書中記載真實人物的名字非常多,黃石順、趙港、簡吉等只是最響亮的志士仁人的名字,還有許多的名字也都是台灣社會運動的先驅者,他們的行誼都已經深深鏤刻在台灣史上。
李旭祥
除了土地的抗爭外,蕃仔林人並經原住民「出草」的洗禮。終而一八九五年「東洋蕃」入侵,於南湖「馬拉邦」山上,演出原住民、漢移民合力抵抗外來入侵者的悲壯聖戰。
彭家四子與童養媳燈妹成婚前夕急症而亡,彭家為了勞力之需招劉阿漢為婿。劉阿漢早年失怙,生母改嫁,由祖母扶養長大,是一個心腸深沈而意志堅強的人。燈妹三為養女,不識生身父母,是一位孤苦人,但是「生活」鍛鍊下,終而成就為賢妻良母,蕃仔林一方生民的精神領袖,且為大地之母之象徵--貫穿寒夜三書而為女主人。
《荒村》寫的是台灣人民抵抗不義強權的故事。為了這本書李喬蒐集了最多史料。除了對於農民與土地的問題做更深的交代,並血淋淋的描繪日本人如何掠奪台灣人。糖社只是一例。日人在台設立製糖商社,利用殖民者的勢力壓榨蔗農。當時有一句話說:「天下第一憨,種甘蔗乎人磅。」 磅是台灣話,稱重量收繳的意思。日人規定蔗農不得越界繳蔗,只能繳給規定的糖社。但收購價卻由糖社單方決定。這樣的制度,不啻陷農民於農奴的地位。「土地拂下」又是另一個問題,許多台灣人辛苦開墾的土地,無緣無故改歸日本退休官員所擁有。拼死捍衛土地的農民往往被逮捕毆打,怕極了也妥協了。不滿於日人欺壓,許多活動分子舉辦演講,組織農民團結對抗。當時台灣人成立的「文化協會」是最具影響力的組織。面對擁有武力的日本警廳,志士們彷彿飛蛾撲火,只能以肉身寫下悲壯的抗暴歷史。
《荒村》故事一開始,劉阿漢一大早不顧老妻燈妹的質疑,和他的同志們趕著赴苗栗參加演講會。阿漢雖然讀書不多,在演講會上與那些有學問有見識的思想分子一樣受到崇敬。日本人的壓迫如影隨形,演講時而被迫中斷,而且演講者還要冒著被捕,施以酷刑的威脅。在演講會場,阿漢愕然看到兒子劉明鼎也在現場。這怎麼可以?!阿漢想到自己這輩子為了和四腳仔(日本人)鬥,讓他的妻子吃盡千辛萬苦,擔驚受怕操碎心,說甚麼也不能讓兒子再走上這條路。可是,不管老妻有多麼怨恨委屈,他又怎能管得住明鼎,叫明鼎不跟他走上同樣的路?明鼎在演講會上看見可愛的芳枝,兩人早已情意互牽,成為一對造反的革命俠侶。演講會在日警的『約束』之下以混亂結束,許多人遭逮捕。這個開頭,約略勾勒了整個故事梗概。
李旭祥
荒村是深刻的愛情小說、是寫實的政治小說、也是非常催淚的歷史小說。雖然是三部曲之二,但是可以獨立閱讀。
李喬先生的寒夜三部曲,是以台灣歷史為素材的大河小說,述說台灣布衣先民的開拓土地的歷史及乖舛的命運,刻劃先民如何以及頑強意志對抗不公不義及統治者的壓迫。沿襲「大河小說」的傳統,這個系列有三部作品,分別為:寒夜、荒村、孤燈。客家電台製作推出的電視劇,引起大家重視重讀這台灣人偉大著作。客家台的電視劇中飾演劉阿漢的朱陸豪固然好的沒有話說,飾演燈妹的徐樂眉尤其令人刮目相看。我手頭的書是2001年版,印刷十分精美。不管是重新展讀小說,或看客家台電視劇,總令我感動到熱淚盈眶。我心裡也不禁納悶,建構仇日思想是幾十年來國民黨教育政策(明顯的)核心之一,李喬先生述說了這麼多日人治台時如何掠奪台灣人的歷史,這些在學校教育卻是完全的空白。這些歷史不是符合「他們」的教育宗旨嗎?不由得讓人質疑:中華民國歷史上共有十幾位國民黨的教育部長,他們是不是都不讀書?為甚麼一定只能以蔣政權的角度看待歷史,述說那些不屬於台灣人的部分,而不是以本土觀點告訴我們的孩子這塊土地的歷史?
寒夜、荒村、孤燈這三部小說寫的是一系列的故事。《寒夜》寫的是土地的故事。家長彭阿強是個長工,因為原來頭家水田被大水奪為河床,遂攜帶一家七男五女十二口,加上隘勇劉阿漢等二人到蕃仔林開山拓土、安頓家小。中間過程至為艱辛,但是老實的彭家人卻無法保住自己用血汗墾拓的土地。李喬先生的導讀說到:「漢人冒生命開拓的土地,卻因「墾戶制度」,不斷被憑特權取得所有權者所奪,於是形成「現耕作人」、「佃戶」、「地主」三階級的不合理剝削制度。」「日人據台,以清理官有地,「無斷墾地」為名,大量豪奪民地…」彭家人辛苦開山整地,卻不懂得如何保護自己的利益,官冊被人搶先登記,以致土地橫遭葉姓地主掠奪。蕃仔林的居民就在這些層層不義之網下艱辛的墾拓求生,繁衍子孫。
映彤
【充滿挑戰的人生】
──讀《人魚-我的水裡人生》
方力行的的《人魚-我的水裡人生》,在看似簡單自在的筆觸中,卻充滿了冒險、挑戰與豐富的生機意趣;另外在字裡行間如秋水的深靜明澈中,讀到水的險峻壯闊、水的悠遠寬宏、水的清靈虛靜、水世界的神祕浩蕩...。
儘管你平生看盡千江千水,踏遍山溪大河,也許也未必能像作者對水貌、水性和水情的了解透澈入微;儘管你愛水、讀水、問水千遍萬遍,你知道你永遠也不可能有機會、有勇氣,與水挑戰,活出水裡世界的智慧與人生。
正如書中所說:「那一段『水亮』的日子,是真正的將我『水底世界』眼睛打開的時光。親眼目睹從來沒有被人打擾過的水晶宮,和千百年來培養蘊育的魚蝦群社,生機盎然、富麗繁華,遠比現在一般臺灣潛水人所讚嘆謳歌,或小題大作的美,超過千百倍;....只有極少數被祝福的人才能看到的,真正渾然天成的水底世界,好的豐饒艷麗、無與倫比,超過任何凡人的想像。」
而作者與水的親近和擁抱,何止於這樣的意境?一頁一頁地翻閱他的水裡人生,猶如走入奇幻多釆的夢境,放在現實的人生如果沒有一顆足夠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超人的意志體能,又如何能夠夢境成真?
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是冒險也是能力;能為生命的夢想而活得有聲有色,則要靠百折不撓與執著無悔的實踐力。
而作者在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那份「行事當如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的人生態度,尤其令人敬佩;人生的命運,固然是機緣的偶然,但是機緣來時,能夠像「水之漫行於地,向前走是順理成章的事」,亦非易事。
從這本書裡,看到台灣與海洋之間的密切關連,豐富的海洋資源,造就了台灣的人文風貌;但是身為海洋之島的島民,卻對海洋無所關心,更談不上深入的暸解!
事實上,宣稱海洋文化,佔盡地利之便的台灣,海水已嚴重地受到汙染,生態破壞,一般人對於海洋的認知,實在貧乏;然而透過這本書的引領,不單是對於台灣的海洋,對於台灣的河川,也欲一探究竟。
關於水,方力行寫著:
永遠在冷與熱、剛與柔、實與虛、天與地、孕肓與殺戮間循環。
對嬉戲其間的人而言,
除了「雖不能至,心嚮往之」的仰慕以外,
要是能早些悟到東坡先生的「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就是最大的福報了。
走筆至此,感知「驚濤裡去,駭浪中回」的水裡人生,回首時,一片無風無雨無晴,纖塵不染、波平如鏡的心境。
2010/10/17 映彤閱讀札記
(悄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