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4 16:26:06四海先生

二月份閱讀分享-天才,狂人與死亡之謎   文/昨夜微霜

 

 

書  名:天才,狂人與死亡之謎
作  者:黛博拉‧海頓/著
譯  者:李振昌‧譯
出版 社:立緒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06日

   《荷蘭先鋒報》指派記者肯‧威爾基寫一篇梵谷的特別報導。他開始追尋梵谷一個世紀之前的腳步,訪問梵谷親友的後人,一個沒解答的問題始終困擾著他。梵谷為什麼從1885年11月開始,一直害怕發瘋和死亡?為什麼死亡突然成為他藝術的主題?梵谷健康逐漸惡化與他在藝術上的改變有沒有關係?

威爾基想起傳記作家「特拉包特醫生」說過,在梵谷一本素描簿裡發現寫著Cavennaile 的名字,還註明看診時間。他從這裡開始探索,找到Cavennaile的孫子,證實Cavennaile醫生從1882年開始為梵谷治療很多次,治療的主訴疾病是梅毒。

   繼續追縱發現,梵谷從安特衛普寫的信件透露許多健康不佳的訊息,梵谷得到梅毒可能就是在安特衛普。梵谷和弟弟西奧書信往來頻繁。西奧也罹患梅毒。同時期保羅‧高更也有和梵谷兄弟通信,高更也感染過梅毒。雖然學者們對於梵谷有沒有罹患梅毒,很難獲得一致結論。但追蹤考證的腳步從沒有停歇過。

   1853年3月31日文生‧梵谷生於荷蘭。父親是正規教會的牧師,有六個兄弟姐妹。嚐試過多種工作後梵谷接受教會安排,到比利時的波林納茲煤礦區當傳道士;他跟礦工過著貧苦的生活,開始描繪當地艱苦的生活情景,1880年他決定終身奉獻藝術。這股熱情直到他自殺死亡,總共十年時間他的畫作連一張也沒賣出去。

   1881年梵谷愛上孀居的表姐琪佛絲,但被表姐拒絕。後來梵谷向另一女人求愛成功,那個女人是個妓女,既不貌美也不年輕,但她略帶滄桑的風韻魅力讓梵谷著迷。對傳道者而言喜愛女人是不應該的,但是梵谷認為,沒有愛的生活更是罪惡與不道德。據推測,梵谷的梅毒感染源極可能就是這位十二月妓女。
 梵谷在治療期間,有個家庭願意當模特兒讓他畫,這女人名叫西恩。西恩年輕卻不漂亮,但身材很好且很會穿著打扮,這對梵谷又是一種魅力。後來,西恩因為懷孕被男人拋棄,遊蕩街頭病倒被送進醫院時遇到梵谷,梵谷收留她和她女兒。1882年對梵谷與西恩來說,是徘徊疾病與貧窮的一年,也是徘徊愛情與感情的一年,他打算娶她,即使降低自己的社會地位也無所謂。但是還沒結婚,梵谷又因新病情而住進海牙市立醫院,他罹患了淋病。有位傳記作家寫道:「梵谷必須住院治療淋病,他是被西恩傳染的」但這真實性仍待考證。

 

       

 

   

雖然,梵谷和西恩之間有非常愛情,有互相信任的承諾,梵谷也明確保證不會離開西恩。但是1883年9月11日梵谷仍舊離開了,前往南德蘭特的沼澤地。梵谷在海牙時期,總共創作三百多幅素描、水彩、版畫與油畫,之後,梵谷只回去看過西恩一次。梵谷很怕西恩會再回去當妓女,但是她沒有,而是去當洗衣工。1901年她嫁給鹿特丹一位男士,三年後跳水自殺。梵谷素描《憂傷》畫的就是西恩,是梵谷最喜歡的作品。也是以辛苦可憐女人為主題一系列素描的第一張。但是有位傳記作家說:「這是藝術史上最醜陋,最無法令人感動的女人」

   梵谷經歷幾次搬遷後,搬去和弟弟西奧同住,但是關係處的很緊張。這時期梵谷學習印象派繪畫,並且認識了莫內、雷諾瓦、竇加、秀拉、羅特列克與高更等畫家。其中,高更成為他的好友。後來梵谷搬往南部居住,梵谷邀請高更一起同居於他的黃色小屋。兩位畫家一起煮飯、畫圖、經常激烈討論。1888年12月23日梵谷以剃刀割下自己的耳垂,送給當地一位妓女。____(還有另一說法是:高更用剃刀割下梵谷耳垂)____梵谷被送進聖雷米的精神病院,他在精神病院住了一年,畫了許多戶外風景與複製品。

   1890年5月梵谷搬到巴黎北邊,靠近弟弟西奧一家人,由業餘畫家嘉賽醫生照顧。1890年7月梵谷在日記上寫道:「這種悲慘永遠不會結束。」幾天後7月27日梵谷帶著畫架和畫,還有一把手槍,走到野外對著自己的心臟開槍。890年7月29日凌晨一點半,梵谷死亡!梵谷留下最後遺言:「我希望就這樣走了。」他的棺木上覆蓋他最喜愛的黃花,向日葵與大理花。

北辰 2010-03-03 16:46:43

心理健康及情緒的管理,在我看來是更為重要的 .
畢竟所謂的不朽、不朽作品,如果身心靈沒有健康 , 作者他本身也是備受煎熬的 , 不是嗎 ?

泊-談東西方天才的瘋狂 2010-03-03 15:37:46

西方的文化體系(主要指希羅以降的歐美文明),不論創作或從事各類活動時,強調心靈奔放與熱情投入、徹底燃燒生命。所以「情緒」不僅不被視為創造力的一種障礙,反而還是一種燃料、甚至動力本身。

這個體系中最重要的兩大哲人:蘇格拉底、耶穌,都是遭受迫害而死的,但也都因為其面對死亡的態度,而贏得舉世的尊崇。因此,整個西方世界,事實上相當推崇這類「捨己敢死」的燃燒生命之熱情。

東方的文化體系,包含中東、印度、或中日韓越等儒家文化圈,比較強調「靜、定」的功夫。在這個體系當中,「情緒」有時被視為是人生境界的障礙,因此某方面來說也被視為是創造力的障礙。

特別是深受印度教與佛教影響的印度、儒家文化圈當中,「業與因果」的思想廣泛存在於基層百姓的集體潛意識當中。

「發瘋」、「自殺」、「非自然死」..通常被視為是遭受業報的現象,因此若有天才人物是這樣死的,往往沒有因此特別受到推崇,因為其生命境界尚未圓滿。

西方基督教文明比較沒有這樣的概念,對於這種「非自然死」的命運,只當成是一種「天才的受苦」,沒有從其自身受報應的角度來看待,所以反而容易尊敬這類受苦的天才。

斷章 2010-03-01 22:52:02

"致中和",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還真難..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要能"致中和"還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