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7 22:58:48仲冬

轉了一圈,回到原點


為了久違部落格的罪惡、焦慮,匆匆出手。以下寫法非常初稿,歡迎討論、批評、建議。

面對退休衰老,我選擇遠走(想法不是突發及浪漫的,是有計畫的,對應的是慌亂,以適應新生活的忙亂對應失去生活重心-工作,的慌亂),及閱讀(記得在我生病期間,朋友勸說:遇到大事,人要不交給上帝,要不求教哲學。我沒有堅定的信仰,只好選擇後者)。在這種狀況下,讀了William Barret非理性的人Irritional Man 1962,段德智翻譯 1992,譯文:上海)。

這本書的來源已經記不得了,大概是逛書攤(多是童書、時裝、做菜、減肥、愛情、算命。。。)時,在賣不出遭批貨的冷門書堆中發現,檢便宜買回來的。當時可能翻翻感覺可讀,反正便宜,就買了。回家後,此書的下場相同與其他類似、同樣來源的書一樣-既然屬於自己的了,放著慢慢讀吧!後來就忘了。直到心靜、有緣時候,才突然驚豔發現,拾起來慢慢讀下去。

一看之下,才知道非理性的人,原來講的是存在主義。存在主義在我念大學時代流行,朦朧的感覺只是灰色。後來斷斷續續的接觸一些,依然不知所云為何。尤其是尼采的超人。雖不至以為是穿超人服裝,隻手指向前方飛行的卡通人物,也吸收不到養料。尤其太快跳到自立自強那一套,令人無法信服。何況尼采自己後來超人不下去,瘋了,顯然他沒有處理好自己的存在問題,不足為好榜樣。

非理性的人現在當然還有讀不懂的部份(比方像海德格的理論等),所以僅將就自己懂的部份慢慢讀。像當代藝術及文學的表現,原本就是我關心的。這部份大概是說:文學家、藝術家比較敏感,提早反應報告了西方文明危機。 他們發現自己所承襲的傳統形式已經無法服人(p58),無法反應現實,也無法表現他們心中的感受,所以他們的作品,有了很大的改變。

價值崩潰,失去了原有賴以為生的常規、傳統和安全, 現實世界的堅實感消失,人就會感到虛無(p64)。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作者認為是:宗教式微、社會的理性建置(機構化、電腦控管等),以及科學無法提供答案解決人生及生命問題(p24)。

基督信仰主導近兩千年的西方社會,失去信仰以後,面對死亡,生命變成無意義,出生甚至是一種惡。存在主義者試圖對人的存在以及生活的意義,提出答案。他們的態度是:面對死亡,生命具有絕對的價值。死的意義恰在於這種價值的啓示,這就是死亡的存在主義觀點(p146)。

面對當前的生命問題,過去的聖賢無法提供我們好的答案,相反的,無知無識的億萬平民百姓卻能不斷地生活下去,生兒育女,使人種永存(p152)。所以存在主義學者建議我們正面面對生活(p1478)向平民百姓學習。對!我們不也說:禮失求諸野嗎?

 針對西方傳統的理性偏失,Barret建議做全人,向東方學習。在他眼中的東方,很多時候是非理性的。 書中引福斯特印度之旅中歌唱的描寫,認為東方音樂完全沒有理性,也不知起始跟終止何在(p57)。他還認為東方人認可他的存在,處於一個對西方人的理性心靈來說,無意義的宇宙之內;藝術和生活本身一樣可以有形式或無形式,一樣的沒有理性(p58),但他們可以活下去,而且越活越好。

 其實藝術家自十九世紀末就開始向原始(如:高更)或東方(當時是日本,如浮世繪)文化學習。西方人眼中的東方常常古怪變形,東方是否真如此?大大值得懷疑。不過西方文明崩解,想向其他文明借鏡取經應當不錯。

轉了一圈,好像又回來了(這樣非線形、風水輪流轉,時間循環的看法好像也是很東方-中國的)。可我自己的存在危機答案在那裡呢?

 


 

 

上一篇:東、西大不同

下一篇:存在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