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30 23:16:53Rain*

陌生人令人害怕,也令人期待—雙城戀曲。陌生人







因為有了這部七分鐘的短片,才有了後來的STRANGERS《雙城戀曲。陌生人》

陌生人。令人害怕,同時也令人期待。

在看這部片之前,我只是純粹好奇,對於導演所提出來的,關於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這一道歷史糾葛,如果擺在了一對戀人身上,那他們將會如何?(這次台北電影節裡有許多片都有這樣的主題性)而這部片裡,關於兩個陌生人在異國相遇繼而相戀的情節對我來說是種不可抗拒的浪漫,這是我選了這部片的主因。

在2006年的世界盃,一個以色列男孩因為對著前女友的承諾,所以他來到了柏林。在他們的愛情還未褪色前,他們曾經約定,無論兩人將來會如何,在這個時候,他們一定會一起在柏林看世界盃。

一個巴勒斯坦女孩,她想要暫時逃離令她喘息不過的生活,暫時放下一切,於是她來到了柏林。他們在地下鐵中相遇,然後拿錯了彼此的背包。老套的橋段,卻有著不可否認的浪漫。然後他們拿回背包,然後因為種種原因,他們一起相處了短暫時間,而他們愛上了彼此。

然後,女孩匆匆離開,她告訴男孩:「不要來找我,不要試圖打給我。」「我們不會有結果。」

但男孩還是去了巴黎,在那裡發現女孩所不曾告訴他的事情。

他們的愛情很簡單也很純粹,複雜的是他們的背景,然而他們的背景遠在十萬八千里之外,所以他們選擇暫時的逃離,只是,透過新聞不斷地播報以色列以及巴勒斯坦之間的衝突,他們選擇了沉默以對,彼此都瞭解這漫長的恩怨,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解決的,也不是他們能夠解決的。

這是他們的背景,他們不能選擇。但是他們的愛情,卻是自由的。

導演是以色列人,但是他並沒有將這部片的焦點擺在了以巴之間的衝突,他只是專注在他們的愛情之上。而導演所出席的映後座談,帶來了很多有趣的消息。包括了這部片的形成,這部片拍攝時發生的趣事。

首先就是這部片是沒有劇本的。

導演說,他只是模模糊糊有了個構想,然後就告訴監製說要拍片,而監製也很隨性地說," Go shoot and we'll see what happens. "。說到這,我不得不佩服那位監製的勇氣。於是這部片就拉到了2006年時的柏林,找了一個以色列的男演員,以及一個住在法國的巴勒斯坦女演員。他們的第一場戲,便是在柏林的地鐵,兩人相遇,拿錯了背包。而這部電影成不成形就看這場戲了。如果對味了,他們就決定留下來繼續拍,如果感覺不對,那麼整個劇組就包袱款款準備閃。

而這兩位演員在那場戲前,從未見過對方。一切全成了一場賭注,關於他們之間的緣份的賭注。這麼隨性而又有趣的態度,造就了一段愛情故事。

除了戲裡的,還有戲外的。劇組很快就發現,收工之後,那個女演員會跟著男演員回旅館房間。
這部影片,交織了他們兩個對彼此真正的愛情,戲裡很多台詞、場景、構思,是男女主角所提出來的,很多我們所看到的內容都可以說是他們最真的一面,是他們在不經意之間所流露出來的真實情感,我們直接面對了他們的愛情,毫無任何掩飾。

我記得電影中有一幕,當兩人開著玩笑說如果兩人真的談戀愛了,對方的家人會不會接受自己,而彼此又該住在哪個國家,是以色列?巴勒斯坦?還是他方?

我記得,女主角雖然開玩笑地說,自己的家人一定能夠接受他,但是,隨著鏡頭始終對著她,她的眼神裡,有種猶豫,她的笑容裡,雖然燦爛,但卻教我怵目驚心。

而兩人之間的感情,卻又甜蜜的讓我總不禁為他們憂慮。
他們會有結果嗎?他們,我,看見他們的每個人都不禁憂慮起這個問題。

電影裡還有一幕,兩人一同在廣場上看著世界盃,四周都是人群,他們自然而然的歡笑,隨著戰況而緊張,然後Kiss,於是,攝影機抓準了這一刻,將他們的愛情拍下。

於是,這就是這部片的所有重點,導演並不打算評論這場戰爭的是非,或是站在任何一個立場上,他讓兩個演員表達自己的立場,讓他們自己解決這場戰爭,導演說了,這是一個純粹的愛情故事,只是有著政治的背景。

原本在戰爭開始時,這部片就要結束了,但這個男演員真的到了法國去找那個女演員,於是他們決定繼續拍,看看會有什麼結果。

不過,真正的結果或許等得到十年後吧。

導演說,十年後的世界盃,他們打算看看兩人有沒有什麼新的發展。

最後一場戲,女主角的旁白中,有些話,始終讓我感到有點心痛。

她對他說,「如果你走了,也許一開始你會記得我,會很難過,然後你會忘記我,遇見一個很像我的女孩,你會愛上她,你會和她跳舞,和她一起大笑,你會忘記我。然後突然在某一個時候,過去的一切記憶又向你襲來,你會為我們的愛情傷心。」

你會不會猜,如果我們在一起了會怎麼樣?

如果,我們努力面對的話。

這部電影有兩個結局。但這總不免讓我想起,愛情總是未知的,分或合,最後總是得走到了一個。

有時候走到,有時候走過。
但總是會有這麼一個。

我到現在還是常常會問我自己,如果,我們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