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3-28 22:36:08蟲子

思想的黑洞~傷心咖啡店之歌的自由論調

  
閱讀書籍:《傷心咖啡店之歌》/朱少麟

當我將靈魂放逐成為一名吉普賽人之後,我的雙腳和雙眼便永遠被囚困在行走之中﹔愛情,是沙漠中盛開的仙人掌花,多刺美麗,充滿生命力,她結出的漿果能解世上的最渴,前提是,你要等得到,遇得到。這是筆者對傷心咖啡店之歌的感想,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愛情,得到愛情的人擁有自由,否則,即使行動如風,也如困獸。(當然,愛情並非一切,只是本書恰好如此)
人們一直以為「自由」是件好懂的事?
然而,傷心咖啡店之歌卻將這個我們常放在嘴邊,習慣它的名字如同習慣不會懷疑一隻麻雀是隻白頭翁的想法給徹底顛覆了。
 自由,就這樣緊緊地牽連著整個故事的架構,如果沒有對自由的爭辯,馬蒂不會從平凡的生活中跳脫出來,海安不會被困於自己的心魔之中,吉兒的理性就不會那麼樣的被彰顯出來,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各個主角對於自由的嚮往所致,甚至,海安的自由論對於馬蒂,有一種牧師宣讀聖經般的作用,使人心之嚮往。
但又如何?
他們很懂自由啊?懂自由又如何?說得出又如何?他們提出問題,解答,由解答中挑剔問題,再解答,再挑剔......最後得到一個很精純的答案,就是:似乎自由並不存在,尤其是存在於身為「社會「當中的一份子的人身上。(他們做繭自縛!)
於是這樣一個類似黑洞的思想形成了,所有有關於自由的論調,無論多高明,都會被壓縮,壓縮,再壓縮,然後無影無蹤,這就是自由,像太空中的黑洞,你不確定他的存在,那是一個很難解釋的地方,「魔性」,是你唯一能賦予他的解釋。(他們總能用「現實」來推翻你對自由所有的任何詮釋)
然而,或許可以容許我這麼想,關於自由的爭辯或追尋,只是為了得到‘愛情’的一種障眼法!
馬蒂少女時代的困頓到長大後逃離現實的迷蹤,都源自於愛情的困乏,她需要一個像是海安一樣強壯的靈魂依附,但是海安的靈魂不完整,他的另一半生命跟著哥哥海寧永遠死去﹔吉兒的不自由源自傷痛的過往情事,情人的瘋狂她置身事外,如果可以,我想她會選擇和情人在精神病院一同賞生命最後的夕陽,也不願獨自清醒﹔不過,關於海安,這樣的追尋卻有了些許變化。
希臘神話對於男女的出現有這樣一說:男女原本為一物(抱歉我有知識短路症,我忘了「‘他‘叫啥名了」,有兩張面兩雙手足,由於整天為了行走的方向和生活的瑣事爭鬧,於是「他」分裂為二,一半為男,一半為女,(或許是無性,後來各自發展成為男性或女性或同性?誰知道呢?這樣一個神話訴諸文字時,寫字的人不知道除了異性戀之外的愛戀的存在,而他根本不是古希臘神山上的人)分裂的地方就是肚臍,這就是為什麼後來的人們會稱自己的伴侶為「另外一半」的原因了。嗯,雙子星或許就是一體,他們從同一個胚胎分裂,於是在海寧死後,海安註定要失去他的另一半了!所以這裡我覺得他要找尋的不是愛情,而是「完整」,這或許就是他「不能」自由的原因了,因為他不知道另外一半是否自由啊!
  
我寧願給傷心咖啡店這樣一個淒美的結語(和百年孤寂馬奎斯最後所說的相類似):這樣一個鏡花水月的咖啡店(或是說幻影咖啡店吧),將會被風掃滅,而店中的人物,從遠古到永遠,將不會重生!
當然,書中顯露出的現實悲哀是存在的。(就像你仍然可以看到百年孤寂中,被判定永不重演的邦迪亞家族成員的影子,在現代或遠古中疊影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