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15 23:28:05璃雨

《rain 途足跡》台北...最美的古宋林園 至善園

●台北至善園...園門的木質板門取材自1500公尺以上的雲杉木,門簷下嵌著梅、芝、竹、菊與至善園為樣的鏤空木飾,全部都是手工刻的唷~

迴廊小橋  亭台樓閣雲山湖水  靈沼曲徑

在台北的一角竟也有一處仿古宋園景緻,它有如一首委婉迴環的詩,或一幅徐徐展開的山水長卷,在5687坪的造園中,徜徉於古代文人的理想世界,現在就跟著璃雨放鬆心情,一同來走訪這處具有文人氣息的園林...至善園

 

 

大門旁的二對石獅子造型挺特別的,其中一對還是趴著呢~

 

說起至善園應該挺多人不陌生吧 ?

因為它就位在故宮博物院旁,許多人在參觀完故宮後都會順道去園子內走走,因為憑故宮門票可免費入園咩。

除此之外至善園在過去古裝戲盛行時可是主要場景呢,所以就算沒來過至善園的,應該也在電視裡瞧過唄呵呵。

 

 

來到入口處左側竟開了間至善廳,太久沒來了不知它是啥時開的,裡面是賣紀念品的啦。

 

 

園區入口是無人看管收票的唷,要入園只要自行投幣就行哩,每人20大洋,由於無人看管所以是各人憑〝良心〞投錢囉,雖說上面掛著牌子〝錄影監視中〞...但還是看見有看不見〞的人,錢也不投的走進去咩..........

 

 

原本設計是投錢轉動欄竿才會動,但由於持故宮門票可免費進入,所以旁邊欄門也開了,這樣就讓許多混字輩者混進去啦。

 

 

才踏進園中就被一長廊深深領引著.....

 

 

據說至善園是照著書法家王羲之作品〝天下第一行書〞為藍本規劃的,設計藍圖為王羲之的八大勝景:蘭亭、籠鵝、流觴曲水、松風閣、碧橋西水榭、洗筆池、柳岸聽鶯、華表招鶴,充分表現精緻典雅的造景藝術,每每暢遊一回,讓人發思古之幽情呢。

 

 

走在長廊上...下方都可見清澈水流,流道的大石造成了小型的瀑布景觀呢。

 

 

而這些水流都是來自上游瀑布,流經園中各處最後潺潺流下,也讓整個空間中隨時聽到悅耳的流水聲,讓人如臨戶外溪流之中呀。

 

 

●洗筆池...相傳為東漢張芝,臨池作書,洗筆池中,池水盡墨,而命名為〝洗筆池〞~

 

走離了長廊入眼簾的是一座池子...洗筆池,ㄟ;可別傚法羲之兄在這洗毛筆ㄋㄟ=.=``

洗筆池源自於東漢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而命名的。

您是不是想問...ㄚ這不是採用王羲之作品 ? 怎麼又變成張芝的呢 ? 別急偶一開始也跟您一樣有疑問,於是發揮了不屈不饒的解惑精神,現在璃雨就找解答給您知囉。

原來呀王羲之非常欽佩這位擅長草書的草聖張芝,所以決心傚法他的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勤學苦練精神並趕上他,所以就在江西周學嶺的一個長方形水池苦鍊,由於此水池水色暗黑,相傳就是王羲之練習書法後洗筆硯的地方。

因此後來羲之兄也建造了一個池,後人稱其為〝晉王右軍墨池〞,就這樣收納在自己作品內囉。

此外還有另一傳說...池中有一種晰蝎形狀的動物,偶然會在水面露現,被人們稱之為〝墨龍〞→會不會是中國的尼斯湖水怪 ? =.=``

 

眼前這座洗筆池...一泓池水平澈如鏡,少了墨水薰染卻多了錦鯉成群。

 

 

咱們沿著洗筆池旁的石板路往前走,園中路線設計的很好,沿著路就剛好繞行一圈。

 

 

●碧橋西水榭...伴著池水與六曲橋,宛如古畫~

 

與洗筆池僅有一小道間隔的為碧橋西水榭碧橋溪水榭取自南宋吳琚:〝橋畔垂楊下碧溪〞詩句,水榭臨水而逐,平緩開朗,有六曲橋凌跨水面與對岸接連,幽游暢懷,正是人間佳境。

 

 

亭子內有桌、椅,在此小歇泡茶也挺愜意的但自備茶具啦。

 

 

走在池中的曲橋上感覺與池水更接近了,在這兒池裡的錦鯉看的更清楚而且更大尾呢,而除了鯉魚不時還會有大白鵝遊來湊熱鬧呢。

 

 

從曲橋中往對岸瞧...二層樓高的閣樓苧佇立在樹林中,有點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神秘的感覺偶是說再下點小雨、大雨、暴風雨...就更像哩^.^

 

 

●松風閣的1樓有塊刻著宋 黃庭堅親題的松風閣詩石牌,為原墨筆仿刻~

 

這棟二層樓閣為松風閣,樓閣木樑柱以龍鳳入雕,登臨頂層可盡覽園內奇山水景,而樓閣1樓內陳設一石牌,石牌上刻的為松風閣詩,此詩為宋 黃庭堅詠景物及對師友的懷念所題的,原紙卷32.8 x 219.2 cm,此為照原卷刻上的,全作帶濃厚的楷意,下筆沉穩變化含蓄,更襯托出松風夜雨的詩境。

 

只是原本就不太懂詩詞的璃雨,加上這篇詩沒個標點符號,又是刻著六字一行,所以一開始還以為是六言一句,搞了半天才知它是七言一句,啃看來偶還是要去重修一下國文造〝ㄓˇ〞。

 

原文為

依山築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我來名之意適然,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令參天,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嘉二三子甚好賢,力貧買酒醉此筵,夜雨鳴廊到曉懸,相看不歸臥僧氈,泉枯石燥復潺湲,山川光暉為我妍,野僧,早,旱饑不能饘,曉見寒溪有炊煙,東坡道人已沈泉,張侯何時到眼前,釣臺驚濤可晝眠,怡亭看篆蛟龍纏,安得此身脫拘攣,舟載諸友長周旋。

 

 

●王羲之以自己的墨寶向道士換得籠鵝,文人個性表露無遺~

 

欣賞完了古詩接著來到的是籠鵝,籠鵝是指王羲之以書換籠鵝的造像,這是有個典故的...史載王羲之好鵝,而山陰有一道士特地養了一批品種好的鵝,由於王羲之看到後越看越喜歡,就要求把這群鵝賣給他,而道士卻只要求王公送他一份墨寶,這群鵝就全部送他,當然王羲之毫不猶豫地馬上揮毫,就這樣換得了群鵝。

 

 

●園中到處可見接連的長廊,坐在廊上歇息...享受微風聞著綠樹清香~

 

而往籠鵝的右側走上去則會到達蘭亭,蘭亭中有圓桌鼓凳、漢事朱雀銅燈,可供遊客雅集,而蘭亭就是王羲之、謝安等名士,飲酒賦詩創作〝蘭亭集序〞之處。

而在蘭亭旁則是流觴曲水就溪曲傳杯流飲,是古代聞人雅集時一項有趣的活動。

 

不過由於要爬一小段徒陡坡所以咱們沒往那去,而是順著石板路往另半圈回走哩,一路可連接長廊,長廊的一邊是個小山坡,另一邊則能見到碧橋西水榭及另一個龍池到洗筆池...整面綠波美景唷。

 

 

小山坡上有片梅林,種植了好幾株梅樹,而這些梅樹據說是從龍潭移植過來的,不過季節不對所以沒看到花開咩。

 

 

除此之外山坡上也可見株株造型奇特沿坡而生的樹木,綠草、樹木佈滿了山坡,像極了座近距離的小山呢。

 

 

另外璃雨還發現了園中有不少棵造型獨特的大石頭,不知是渾然天成〞的 ? 還是〝鬼斧神工〞而成的 ?

 

 

●龍池池中有座蛟龍盤踞,噴霧、吐水靈活神現~

 

而這同樣綠水清清的小池子就是龍池哩,池中蛟龍盤踞,象徵龍通天達地、普施甘霖的神力。

龍池其實與洗筆池是接連一起的,二池之間僅以座拱橋做區分,您現在看見的拱橋,右邊就洗筆池,左邊就屬龍池,也可以說龍池是洗筆池的上游,而龍池的對岸則是碧橋西水榭,而碧橋西水榭又屬龍池的上游。

 

應該這麼說咩...最上游的流觴曲水流經松風閣一分為二,一邊流進碧橋西水榭,一邊流進龍池,再流進洗筆池,再往最下游流....這就是整個園中的活水動態哩。

 

 

終於走回了洗筆池,打這兒瞧...前方的長廊還記得咩 ? 就是剛剛進來的路咩,而長廊居中那處...由於石欄低所以是最多人聚集餵魚的地方,但還是請小心ㄋㄟ,別噗通掉下去....〝嚇魚〞ㄋㄟ。

 

 

走到這兒許多人大多會順著長廊走出去哩,但別急如果不趕時間不妨往右側走唷,小小的道路常常會讓人忘了它的存在。

 

 

●這區的大樹下有許多石桌椅唷,許多遊客還會選在這兒野餐呢~

 

穿過小路...原來這兒別有洞天ㄋㄟ,在一株株大樹下有著一張張石桌椅,這兒可是您野餐納涼好所在呀,來感受一下古人坐石凳、享輕風、悠哉遊哉的心情,嘿嘿記得帶把扇子就更像哩。

 

 

在這片石桌的旁邊赫然發現了口古井........根據外觀紅磚那麼新來看...應該是新砌成的,走近瞧才發現有綑水管,只是它真是井嗎 ? 不知ㄋㄟ=.=``

 

 

●接連的長廊讓人如走進時光隧道...進入遠古場景~

 

最後再度踏上長廊咱們要告別園林哩,回頭一瞥..........

林蔭混雜著水聲、戲水鴛鴦、錦鯉攸游、楊波水柳、亭台樑柱、片石生情....,頓時全又在腦子裡重覆上演一次,好個仿古庭園真是至善、至美呀

 

怎麼去~

地址: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11

電話(02) 2881 2021

開放時間週二~07:00~19:00 (週一固定休園)

門票20

網址http://www.npm.gov.tw/exh96/chih-shan/

 

野豬老爹 2011-05-16 21:47:55

喔~這好有特色喔!!
帶布袋戲去那邊拍照~呵~呵

版主回應
啥?布袋戲....
ㄟ..佈景也蠻配的啦,呵呵^^
2011-05-18 20: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