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9 新道家
中國思想史原典導讀課堂報告第八週:新道家
老師: 黃俊傑教授
學生:電機二施博仁
一、 時代下的社會背景、思想發展背景
要談論魏晉南北朝的思想,我們不能不忽略其劇烈變動的社會環境,方造就一批似棄名刑禮教如敝屣的玄談名士;亦不能忽略其思想如何繼往與開來。
首先就社會背景,由黃巾之亂(東漢末年,西元184~182),這場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宗教組織的起義,以及隨後以篡位為始的曹魏、三國演義迴腸盪氣的故事包裝下的時代戰亂。不少後代史家認為這時代的士人頹靡不振、逃避現實,其清談、玄學,甚至驚世駭俗的行徑不足為後人取,然而藉由本次我們要討論的王弼思想,我們可以見到其思想精緻而積極的一面,這點容後詳述。
其次,王弼的思想就近可謂承啟了漢代董仲舒、王充之思想,遠則不失為戰國時代取納百家之精神。在此簡述董仲舒、王充。由上週所讀的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不難看出他頗為學術立場掙扎:一方面他獨尊儒術,實則摻有濃厚的陰陽家思想,以自然事象比附作為政治得失的證據(錢穆, 1980, p. 113),為漢代政權之正當性背書;另方面他又保留了王者的權限,受天命的統治者並無法確切掌握天志,惟孔子著春秋,能知萬物之原(陳榮捷編著, 1993, p. 367)。董仲舒曖昧如此,實為政治與學術激盪之一證據。
王充(27年-97年)方面,如同韓非駁斥堯舜[1],王充駁斥孔子的神聖性,其攻擊主力或可見於齊世篇第五十六(陳榮捷編著, 1993, p. 401):
夫上世治者,聖人也;下世治者,亦聖人也。聖人之德,前後不殊,則其治世,古今不異。
簡而言之,漢儒神化了孔子,彷彿千古之遙只出了一個聖人。王充極反對此種態度,認為如此便「說合於人事,不入於道意。」故應該轉而「從道不隨事」,並認為服從自然之道「雖違儒家之說,合黃、老之義也。」[2]王充師法自然的精神,下開了魏晉南北朝王弼等人的思想。
二、 選編問題討論
1.討論王弼《老子注》中之「體」、「用」概念。
這要回歸於「無」、「有」的問題。簡言之王弼認為「無」、「有」只是一組「本」、「末」或「體」、「用」的關係。「無」是萬物共同賴以運作的最終單一存有,而有形有象的天地萬物,最終只能歸結於一個唯一的共同根本――「無」(樓宇烈校釋, 1992, p. 6)。在王弼的思想底下,「無」自身運作即是「自然」,他在老子第25章所註解的「自然」我們不能狹義的解釋為大自然或自然現象,而是「自其然而然」,是自我運作的道理。所以王弼對「道法自然」解釋為「在方而法方,在圓而法圓,於自然無所違」,對他來說「自然」的名號只不過是「無稱之言,窮極之辭也。」關於「自然」他在第十七章註解也有說:「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見也,其意趣不可得而覩也。」用陳榮捷先生的話來詮釋,即是說王弼認為的「無」是「所有特殊物件的背後存在著一個普遍的理」,而萬物「自發的存在並轉化自身(自然而然)」(陳榮捷編著, 1993, pp. 438-439),「道」、「無」或「自然」又同時是這樣一個過程的泛稱。牟宗三即解釋說:「法自然者,即道以自然為性,非道以上,復有一層曰自然也。」(牟宗三撰, 1974, p. 153)
王弼也附帶地詮釋「無」、「有」之關係就如同「本末」、「體用」[3]。關於「體」、「用」,王弼在《老子註》的第38章多有詮釋(陳榮捷編著, 1993, p. 446),於其中「天地雖廣,以無為心」我們可以見到他筆下「無」的永適與恆常性,所以王弼說:「以無為用,則何物不載也。」至於王弼「以無為用」的聯想何來?依照筆者的揣測,王弼領悟的「體」、「用」建基於老子對於大自然的觀察,但王弼超越老子,力圖從「無」與「有」抽絲剝繭,將兩者關係連結起來。老子第23章云:「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王弼可能認為此為接近與道體的兩者「天、地」有形之時,也不免不持久、物換星移。當天地以無形之時,或說天地無形的部份,老子第5章云:「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反而可以長久,老子第4章也可互為闡發:「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按:盈,盡也),淵兮似萬物之宗。」回到具體事物,「無」何以為用?老子第十一章已經提供了極有洞見的解答:「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因此,王弼認為吾人雖談論「用」為個體事物「有」用之時,或簡謂之「有」。然而此物乃「以無為用」、以無為「體」。而既然「有」、「無」與「體」、「用」雜然無分,體用可謂絕對存在之「無」一體的兩面,因此第三十八章最後就說:「以無為用,不能捨無以為體也。」
2. 討論王弼《周易注》中之「理」與「事」概念之內涵及其關係。
由上一則討論其實不難想像「理」與「事」的關係如同「無」與「有」。但是這裡必須指出這兩組關係未能等同化一。「理、事」與「無、有」指涉的對象不盡相同。林麗真批評說:「王弼對於宇宙論與形上學,似乎還沒有清楚的劃分。」(林麗眞著, 1988, p. 171)在王弼的論述以及發源於老子思想的脈絡下,「無、有」的體系雖然無所不包,但對於人事論卻無提及。換句話說,「無、有」論述物質界的生成與演替的根源,如追究人事現象有無此通理、法則,王弼《老子註》的論述或許不足。《周易註》則提供了王弼的看法,本題題綱論及的「事」、「理」見於《易經》:
睽卦‧彖曰:「……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萬物睽,而其事類也﹔睽之時用大矣哉!」
睽卦‧象曰:「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而異。」
《周易注》對於睽卦之象傳:「上火下澤,睽。君子以同求異」言簡意賅地說「同於通理,異於職事」(陳榮捷編著, 1993, p. 434)。王弼有意無意提起「事」、「理」,成了後人討論的焦點,但他本身未及深論[4]。雖然如此我們仍可由其他地方窺見王弼在此方面的基本態度。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彖〉中說:
故眾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
動之所以得咸運者,原必無二也……雜物撰德,辯是與非,則非其中爻,莫之備矣!故自統而尋之,物雖眾,則知可以執一御也;由本以觀之,義雖博,則知可以一名舉也。……夫古今雖殊,軍國異容,中之為用,故未可遠也。
另外補充另外一則時常被引用的資料,《周易略例》〈明象〉: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言生於象,故可尋言以觀象。象生於意,故可尋象以觀意。意以象盡,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然則忘象者,乃得意者也,忘言者,乃得象者也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王弼認為人事也同樣可以以簡馭繁,就如同「無」統攝萬物。他的思想大致發源於三者,一為「君王」至寡統眾的事實,相較於西哲史,這是甚有中國特色的論理根據。二為歷代考察。三為「易經」這部經典。無論「易經」、「老子」,王弼都有所超越,然而沒有擺脫其桎梏。我們可以批評王弼不過是由「某爻為主以見卦意」(林麗眞著, 1988, p. 95)的工作出發,就欲想統括萬事。
3. 討論老子與新道家的「道」概念之比較。
老子的道,是萬物之始的道,故而第51章曰:「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第42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對老子而言,道(無、無形、無名)是因,萬物(有、有形、有名)是果。但王弼在根本上懷疑這個命題,認為道與萬物、無與有不過是一體的兩面。
三、 針對王弼的批評與解釋
1. 王弼認為我們所能見到萬物的運作,不過是「本無」所具有形體之時。當「無」現形,可被人所觀察、所談論時,就是「有」。然而「無」如此高深而不具形象,王弼等人如何知道?對此,根據世說新語文學篇的記載,他回答裴徽這個問題的時候有點耍詐地說:「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莊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對此,老子也有一樣的為難之處,第十五章論及「微妙玄通,深不可識」之人,便在發論之前先為難地說:「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2. 樓宇烈認為王弼不過是將王充的自然無為論接過來,把它的物質承擔者「氣」抽掉,換上了一個非物質的「無」,從而使自然無為成為一種絕對、抽象的原則。然而王弼對於王充的反動不只是換了一個字,他將王充對於人事現象的偶然論[5]改為宿命論。王弼以此解釋社會的等級名教與自然的本性是沒有衝突的。名教出於自然,自然又合於名教。天地萬物和人類社會的秩序都是按照一個必然的程序發生。(樓宇烈校釋, 1992, p. 12)換句話說,自然為絕對之理,人事之理之貴賤、次序,皆可源自自然而可稱之自然。但是由筆者上面的論述可知,其人文觀察不脫於君王統治、易經。易經的觀察又來自於上古的占卜學與自然的符象徵兆。王弼欲以宇宙萬物之理統攝人事秩序,這樣的思維與人本精神失之交臂。
不過在中國思想發展史中,王弼對於提昇人本精神功不可沒。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的論述,暗示著「得意忘言」的思想[6],對於漢代「以經典註釋來代替思想」是一有力反動。「夫象者,出意者也」指的是體會聖人之意,與漢代以符讖、災異來揣測虛設之「天帝」志向相較,以卦象、卦傳來明瞭作者本意,實在略勝一籌!(錢穆, 1980, pp. 119-120) 因此王弼的周易註相較於原本用以占卜的《易經》,的確是比較精緻的玄學思想,代替了漢易的宗教迷信。(馬岡, 1977, p. 98)
Reference:
牟宗三撰.
(1974). 才性與玄理 (台初版 ed.). 台北市: 學生.
林麗眞著. (1988). 王弼 (初版 ed.). 台北市: 東大出版 三民總經銷.
馬岡. (1977). 中國思想史資料導引. 台北市: 牧童.
陳鼓應. (2004). 「理」範疇理論模式的道家詮釋. 臺大文史哲學報 第 六十 期,Pg. 45 ~ 74.
陳榮捷編著. (1993). 中國哲學文獻選編 (楊儒賓等合譯,
Trans. 一版 ed.). 臺北市: 巨流.
湯用彤著. (1957). 魏晉玄学論稿 (第1版 ed.). 北京市: 人民社.
樓宇烈校釋. (1992). 王弼集校釋. 臺北市: 華正.
錢穆. (1980). 中國思想史. 臺北市: 臺灣學生.
[1] 見《韓非子》〈顯學50〉(陳榮捷編著, 1993, p. 345)。
[2] 上述括號引用出自王充《論衡》〈自然篇第五十四〉。
[3] 關於「本」、「末」的敘述,本次討論存而不論。王弼倡言「崇本息末」。語見王弼‧《老子指略》:「老子之書,其幾乎可一言以蔽之。噫!崇本息末而已矣。觀其所由,尋其所歸,言不遠宗,事不失主。文雖五千,貫之者一;義雖廣瞻,眾則同類。解其一言而蔽之,則無幽而不識;每事各為意,則雖辯而愈惑。」
[4] 陳鼓應認為:「王弼言『理』,其「情理」連言(見〈豐〉卦象傳注),「事」「理」對舉,則未及深論。(陳鼓應, 2004, p. 57)
[5] 王充《論衡》:「天地合氣,人偶自生。」
[6] 湯用彤認為:「王弼首倡得意忘言,雖以解易,然實則無論天道人事之任何方面,悉以之為衡,故能建樹有系統之玄學。」(湯用彤著, 1957〈言意之辨〉)
人可以為道之例證:
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第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按:這部份的質疑如上。
因此可見,老子的「道」並非完全屬於哲學式萬物起源之道,哲學式萬物起源之道的論述僅見於「道生一,一生二」等論述。他的道與今日吾人可以實行的「道」遙相呼應,它成為具體的「行事準則」,如「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似乎還可以被一般人、聖人、萬物、天所依循,主動追求道也好(如: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被動賴以運行地也罷(如: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美玲學姐說的「『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此說明道的兩面性。」也有道理,如果「道」不存在「有」之事物中,那人如何為道呢?如何知道自己合於道呢?但他終究沒有明白說出如朱熹所確言:「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感覺上老子定義「道」預留了空間,但是如此卻模糊了界線,他也沒有完全消除界線,反而成了模稜兩可。王弼於人事上「執簡馭繁」,老子一定也會說自己也如此,因為「無為」、「無執」在行事上豈非不「簡」?這是《老子》紛亂的地方、未能言明之處,「玄」學之謂,或許深中肯綮(我看過有評述認為《老子》雜亂,不過想不起出處…)。所以或許我們必須承認,他的「道」有「多義混用」的情形,嚴格說來,就是沒有定義清楚。另外在學姐引述的道德經25章,可見「道」既是「『有』物混成」又「可以為天下母」,明顯於「無物」的論述矛盾。王弼以及後來程朱陸王,(還有我完全未涉獵的佛學)則逐漸闡明這些概念。從前我認為易經、老子具有不可明瞭的權威性,然而近年逐漸能夠分析,放在思想史、人文發展脈絡中,它們不過是一個註腳罷了。
另外老師上課中有一個提問,問王弼對於道德經的詮釋,有何脈絡可尋?後來我認為不可忽視古代知識傳播的速度,地域之隔,往往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克服。在戰國,孔子屬北方魯國人,老子大約是南方楚國人。王弼時代距離孔子約700年,是三國時代曹魏山陽郡(今山東濟寧、魚台、金鄉一帶)人。後人融合其他思想,吸取原典精華,在思想上超克應屬常情。
另外關於美玲學姐所說的,茲舉出若干例子,上下文請參考原文。
提及道與天
(1)天與道之關係者
第十六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天道並稱者
第四十七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第七十九章: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第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 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提及道與德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第二十三章: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
第三十八章:失道而後德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按:由以上均可見道德還是有高下或先後之差。
提及道與(萬)物
第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夫名以定形,強為之名,曰大。
第三十四章:大道氾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第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按:第二十一章言下之意是「恍惚之物為無物」,可參見第十四章「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第三十四章、第六十二章可見道有萬物所評介之窮極之理的色彩。
道作為一切的原始:
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與道相類之「德」
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
按:或許這可以作為「道」、「德」兩概念混用的例子。
與上位者治理人事有關之「道」,如:
第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第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按:若「道之為物,惟恍惟惚。」那麼為何上位者能「以道莅天下」或「善為道」?而老子認為「善為道」的判準何在?
(續上篇)
最後我力推西洋哲學史,其實中國思想史可以與西洋哲學史對照,對於兩者均具有極大的啟發性。西方哲學的發展同樣精彩,對於思想史有興趣的同學我強烈建議研讀。入門之書可參考三民書局,傅偉勳先生出版之《西洋哲學史》,這是我一位敬重的老師推介的。傅偉勳先生於佛教研究精深,又能出入西方哲學,他的論述較不偏倚,況且中文著述免於譯書的語病。於專有名詞處,其書均有原文。另外他的序亦提供延伸資料,以及日後繼續研讀西哲的要領,他的這本書可以提供初學者可靠的入門之鑰。(這本書我還沒有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