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3 21:17:53吳舒敏

別讓虛擬世界綁架人生

刊登於基督教論壇報

別讓虛擬世界綁架人生   

文 / 吳舒敏
 

拜科技進步神速之賜,如今網民儼然成了「頭家」,利用「網路」來治理整個社會。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發現,媒體從網民組織成的「小內閣」來抓新聞;而公眾人物靠網民組織成的按讚人數來宣告身價。
可怕的是,這幾年有不少名人,被報導出因承受不了網民的鍵盤攻擊,輕者罹患憂鬱症,重則因此受不了人言可畏而走上絕路。面對這一層層的悲劇層出不窮,我們可以很遺憾的說,台灣也有「恐怖組織」,並不是真槍實彈的狂人掃射;而是躲在電腦與手機螢幕後,用鍵盤來攻擊人的「網路酸民」。

不可諱言的,只要是人,天生就會希望能得到別人的正向肯定,誰會願意自己面對的是一連串嚴厲的指控?而這一連串嚴厲的指控,還是來自好像跟自己很熟、對自己想法很瞭解的網路酸民。
但我們也不可否認,生在網路興起的年代的我們,又有誰沒有因為一時的血氣方剛,而成了一日酸民?

面對以鍵盤來批判人的,或是因為被鍵盤批評到的人,其實首先要放大檢視的應該是自己,而不是用情緒來檢視別人。到底問題是出在哪裏,讓我們一定要用鍵盤留下那麼嚴厲的指責?而被傷害到的人,又是為什麼,會因為看似很近的「人際」交流(其實根本是虛擬網路人際關係),我們會因為這些對自己根本不甚瞭解的網友,一句批評的話語而打擊到呢?

在創世記一章31節中提到;「上帝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現在以手機及網路為糧的人,可以想想聖經中的這一段話。這樣的「甚好」除了包括你我是上帝所造,是不是也能延伸到時代的進步所出現的產物?

像網路的發達帶來人們生活的方便,不用風吹日曬出門購物,物品就能宅配到家。網路的發達讓我們可以聯繫到許久未曾連絡的同學朋友,進而重拾記憶中友誼的美好。這些才是上帝原本期待的「甚好」啊。

但我們現在破壞了「甚好」中的意義,我們用鍵盤攻擊別人,卻沒有想過後果將是什麼。探究其中的網路酸語,不難看出其實是網路酸民對所處現況不滿。「現況」小則可以是對自己的不滿,擴大來看也可以是對整個社會的不滿。但最終,隱身在鍵盤後的攻擊,往往是為了滿足內心不滿或對自己沒有自信的宣洩。
面對這樣的狀況,必須全方位都要動起來,才有可能消弭台灣的鍵盤殺手。在家庭教育中,從小幼兒就必須要感受到父母的穩定情緒與適當的鼓勵,父母需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對不滿事件做出心平氣和的表達。而在學校中,老師在管教學生時絕對不能以「自己的情緒」為導向,來讓孩子的自尊受到傷害。

再則,相關單位要嚴格把關媒體的新聞素質,不能因追求營利而放任傳播的影響力量。要成為一個有素養有自信的公民,我們就要有開闊的視野與高度,追求哥林多前書十三章所說:「愛是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我們不喜歡不義,我們要喜歡真理。而喜歡真理,其實就是維護這片土地的「愛的真諦」。內心真正有自信的人,是充滿著愛,而不是不義。


至於被攻擊到的人,需要先放下負向的情緒,釐清真的是自己做錯了?還是被別人當做發洩不滿情緒的窗口。澄清了就勇敢站起來行動。因為做錯被酸,那我們就精進改善問題;如果不幸是被不理智的攻擊,請記得我們定睛的是上帝,不是人。

以賽亞書四十三章4節提醒我們:「我(上帝)看你為寶為尊」。別人怎麼說那是他的問題,把話聽進去、造成自己的不舒服,那就是自己的問題了。因為我們要清楚明白,可能是自己讓不理智的人「越界」來傷害上帝看為寶貴的自己。如果一再讓別人越界來傷害自己,這意謂要開始學習轉換念頭與維護好自己界線的人生功課了。

在科技發達,濃濃人情味已經回不去的今天,我們所處的霸凌現象已經由實境以外,延伸到虛擬的網路世界。面對這樣的世代,從今天開始,學習讓自己的思想成為具有經得起的氣度、與做得起無懼的巨人。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不讓人越界進入自己的人生。親愛的朋友,願神賜福你!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13615#ixzz4vNxVn3Z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