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3-14 00:23:42Quiff
多人合飾一角的電影佳話
(原刊於新新聞周刊)
一人分飾多角的情況在電影中並不算少見,艾迪墨菲這個電影中分身之多簡直到了有人格分裂症的傢伙就先不提了,舉凡麥克邁爾斯在《王牌大賤諜》系列、麥可福克斯在《回到未來》系列等,均藉由一人分飾多角的戲劇手法來呈現出詼諧笑果。箇中最經典的例子自然便非元祖《粉紅豹》老牌笑匠彼得謝勒斯1964年在《奇愛博士》中一人分飾三角的精湛演出莫屬。
彼得謝勒斯在與大師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合力的前作《一樹梨花壓海棠》便曾一人分飾二角而使電影大受歡迎,再次與庫柏力克搭檔炮製出《奇愛博士》這部荒謬諷刺電影中,他更同時飾演美國總統、英國軍官與前納粹瘋狂博士,將三種迥異角色性格與口音腔調揣摩得微妙微肖,並憑此次演出入圍當年奧斯卡影帝。
反過來說,多人合飾一角的例子在影史上卻極其罕見。通常單一角色會需要到兩名以上演員來出任,多半是因年齡與外貌需求而分別扮演該角色的童年、成年與老年等不同生命階段。馬龍白蘭度與勞勃狄尼洛便分別曾在《教父》一、二集中飾演黑手黨頭目維多,前者詮釋大權一手在握的老年時期、後者則描述其崛起前的壯年發跡過程,還雙雙摘下了奧斯卡影帝與男配角獎,成為奧斯卡八十年歷史上由不同演員飾演同一角色,卻還能分別抱走小金人大獎的唯一例子。
然而近年來卻冒出三部手法奇異之作,均選用多人合飾一角作為核心手法,也都曾在台北金馬影展上放映過。《巴布迪倫的七段航程》I’m Not There是陶德海恩斯為民謠詩人巴布迪倫所拍攝的傳紀電影,但有別於一般採年表式循序漸進的正統傳紀片,陶德海恩斯反而是找來六名不同演員來各自詮釋巴布迪倫音樂生命中的不同階段。星光熠熠的陣容中不乏大有來頭的名字如希斯萊傑、李察基爾、克里斯汀貝爾等,其中甚至包含一名十一歲黑人童星,還有一名女性演員──凱特布蘭琪!凱特在片中女扮男裝的奇特反串演出更因此贏得了奧斯卡女配角入圍殊榮,並摘下了金球獎女配角獎。
義大利導演南尼莫瑞提則是藉由戲中戲的結構,在《鱷魚白皮書》The Caiman中處處影射身兼義國首富、媒體大亨、金融龍頭與政府總理等多重角色的風雲人物貝魯斯柯尼,片中以三名不同演員來詮釋貝魯斯柯尼波濤不斷、大起大落的爭議作風,導演更難忍戲癮、親自跳下海演出了其中一段。《鱷魚白皮書》上映之後引發無數討論,間接導致貝魯斯柯尼所率領的執政黨在2006大選中敗下陣來,無奈交出執政地位,更是左派異議導演南尼莫瑞提在影片之外的一大勝利。
陶德索倫茲則是在《少女心事》Palindromes中鋪陳了一段稚齡少女因未婚懷孕、雙親逼迫墮胎下從家中逃亡出走的故事。導演共請來八名不同女演員來扮演片中女主角,她們的種族、膚色、身型都大不相同,其中甚至還包括了當時已屆不惑之年的珍妮佛傑森李!導演便是企圖說明這絕非單一偶發事件、而已形成普遍的社會問題,片中少女未婚懷孕、離家出走的悲慘際遇可能會發生在美國的任何家庭中,才會採用不同演員來合力詮釋單一角色,試著模糊化女主角的個人色彩。
而在前途本不可限量的年輕男星希斯萊傑因服藥過量而不幸逝世的悲劇發生後,他留下來的未完成遺作《帕那索斯博士的奇幻秀(暫譯)》該要如何延續便成了劇組最頭大的難題。日前傳出,導演泰瑞吉連竟邀來強尼戴普、裘德洛、柯林法洛三人齊力來接續希斯萊傑未完成的戲份,不僅能再為影史上多添一樁多人合飾一角的電影佳話,更是藉由三大頭牌男星的同場演出來為希斯萊傑的英年早逝做最後的緬懷、致敬以及道別。
下一篇:經典‧楚浮五碟版特收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