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2-02 03:26:37Quiff

28天殺一次比爾

△Kill Bill – 追殺比爾

【編導】Quentin Tarantino

Quentin Tarantino此君甚為變態,至今拍過的四部長片中,除了Jackie Brown太糟糕以至於看完後完全忘記在拍什麼之外,Reservoir Dogs、Pulp Fiction,乃至於Kill Bill,均以詼諧復古的音樂調性與銀幕上所呈現的極致暴力產生鮮明的反差;聲音與影像自相矛盾的惡趣味是他擅長把玩的。

◎Surf On!

Pulp Fiction裡大量運用60s的Surf音樂,開場破題Dick ”King of Surf Guitar” Dale的一曲Miserlou,東歐民謠式吉他掃弦與管樂交互穿插出詭譎色彩;Bustin’ Surfboards、Surf Rider亦屬於同一樂風。同片中亦有Lonesome Town、Son of a Preacher Man,以及輕快逗趣的Flowers on the Wall等老鄉村、靈魂曲調。

Reservoir Dogs裡Mr Blonde快樂地虐待被俘警員的場景,小QT用電台主持人的輕快旁白與流暢配樂來加強暴力的戲謔性;這招他在Kill Bill裡也來老調重彈一下,德州員警步入婚禮命案現場時,也正在播放電台音樂。

◎Symbolic Typification

小QT在Kill Bill裡自在把玩各式電影類型手法。盲劍客式的杖中劍,書寫在玻璃窗上的Kill Bill字樣(又被擦去),德州員警車頭前陳列的無數副墨鏡;Uma Thurman跟劉玉玲決鬥的場景明明是在二樓,紙門拉開卻是戶外大雪紛紛的庭園;仿時代劇的俠客面對眾敵的決鬥手法,數人穿插錯身而過,主角擺出美美動人波士,壞人自然不支倒地。

日本餐館裡Uma Thurman以一擋百的決鬥場景,根本就成了早期香港武俠片裡客棧打鬥的翻版。從一樓打到木製樓梯、樓梯打到二樓,反派再一一被主角從圍欄上丟回一樓摔死;更不用提日本鑄劍大師兼壽司職人(千葉真一飾),談話之間數度出現仿時代劇的空靈笛聲。

◎QT Reload

Quentin Tarantino的一些Trademark仍舊顯著,倒錯時間序的蒙太奇、章節式述事法,在他這四部片裡均是基本骨架。但他試著跳脫Reservoir Dogs、Pulp Fiction極盛期刻板印象的企圖心亦很強烈。往常處理暴力畫面的Off Screen手法已被大量斷臂與血漿所取代,以往所擅長的固定鏡頭,也改用一鏡到底的長時間華麗運鏡。

他向來不擅長大批演員的調度,而以表現為數不多的演員彼此之間的張力取勝;這點在Kill Bill有了一百八十度的翻轉。片末的客棧大屠殺裡,上百名反派演員圍繞著Uma Thurman追打,最後落得遍地陳屍的下場;如此調度是他前作中所僅見。

小QT更用黑白畫面來表現強烈打光的質感,加強光影間的對比效果。當女主角與諸名刺客追打進客棧二樓的和室裡,法日混血的斷臂女律師關掉電源一幕,窗外透進的藍光,以及諸人身影交錯的光影十分動人,很明顯地可以看出這個場景是另外建造室內景來拍攝。雖然這個場景拍得十分刻意,就如同飛機在東京高樓間穿梭的畫面一樣,明眼人都可看出是由模型所拍攝而成,但Quentin Tarantino大剌剌的惡搞態度著實令人發噱。

而這許多突破性的嘗試,都是他在Jackie Brown一片慘敗而沉寂六年後,亟思求變後玩出的新花樣。Kill Bill劇情本身確實毫無特色,也可看出許多硬要將一部影片分為上下集,拖泥帶水的斧鑿痕跡。但Quentin Tarantino惡搞的反骨精神還是值得玩味的。

▲28 Days Later – 毀滅倒數28天

【導演】Danny Boyle
【編劇】Alex Garland

The 28th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Resident Evil in London?個人建議是別將28 Days Later視為殭屍片,否則觀影樂趣將大打折扣。導演Danny Boyle在處理感染者襲擊主角時,一律以劇烈晃動的鏡頭帶過,可以顯現出他並不打算在觀眾面前過份強調殭屍的血腥面貌。當影片進行到後半段時,就已可清楚看出所有的活死人、病毒都只是佈局,相互傾軋的人類天性才是本片主題。

28 Days Later藉由一個侷限的特定環境(病毒傳染人人自危相互恐懼),一個少數群體(軍人與存活者)中,每個人各懷異心自謀其利的行為,以小喻大、具體而微地呈現出社會的縮影;這正是編劇Alex Garland的拿手好戲,他在改編成同名電影的小說作品The Beach(亦由Danny Boyle執導)中,也是在探討同一主題。

◎Danny vs Danny

不可諱言的,許多觀眾走進戲院不是為了28 Days Later,而是衝著Danny Boyle過去的榮光,最後難免敗興而歸。首先必須認清Danny Boyle從來不是作者型導演,他未寫過任何劇本,也不曾擔任自己作品的製片。在Shallow Grave、Trainspotting、A Life Less Ordinary、The Beach,Danny Boyle進入電影界的前四部長片裡,他固定的合作對象分別是編劇John Hodge與製片Andrew Macdonald。Danny Boyle的作品也常以小說為原始藍圖加以改編,如Trainspotting/Irvin Welsh、The Beach/Alex Garland。

在Trainspotting的成功後,這編導製三人組合試圖轉型,Cast了Cameron Diaz與老班底Ewan McGregor,試拍了輕鬆愛情喜劇A Life Less Ordinary;成果慘不忍睹。爾後成本較為浩大的The Beach也因破壞拍攝地點的自然生態,而遭到環保團體的抗議;當時炙手可熱的影星Leonardo DiCaprio在片中的演出雖令人耳目一新,但並未能挽救在票房上的失利;片尾的結局一改原作中的無限惆悵,急轉直下的溫情Cliche亦多遭詬病。

失意的Danny Boyle轉為與編劇Jim Cartwright合作,連拍了Vacuuming Completely Nude in Paradise與Strumpet,均在70分鐘上下,目前查到的紀錄是都只在加拿大放映過,台灣觀眾至今無緣觀賞。

Danny Boyle至今的作品中,究竟是由他自己或合作的製片編劇來企劃提案,這點我們無從得知,但很明確的他並非全能型的作者導演。Danny Boyle像是個說書人,他根據手邊的劇本成品,以自己獨特的抑揚頓挫來說故事。在評論像Danny Boyle這樣的導演時,是來看他對演員及攝影師的調度,他如何貫徹自身的影像風格、敘事剪接風格,用以詮釋劇本的創意而使之成型。

Danny Boyle的作品中常見音樂與影像的巧妙結合,這點在28 Days Later中自然已無須贅述。在攝影師與剪接師方面,他延用了Vacuuming Completely Nude in Paradise與Strumpet時期合作的Anthony Dod Mantle與Chris Gill,而非前期的Brian Tufano與Masahiro Hirakubo。但他擅用的遠鏡頭水平視角(如Trainspotting片尾),亦在片頭的倫敦空景中表露無遺。

Danny Boyle作品向來帶有強烈的節奏感,片頭醫院空景裡的緩緩凝聚(慢),片尾軍人們的鳥獸竄逃(快),當鬆則鬆、當緊則緊,並適時使用停格與快速剪輯作串場。男主角差點為女主角誤殺一景,更將劇情線推至最高潮,讓觀眾摒住呼吸,靜待接下來的發展。

至於Danny Boyle商標式的超現實奇幻場景的調度,如Trainspotting裡的戒毒、Perfect Day紅地毯,A Life Less Ordinary裡男女主角在吧台中的對舞、愛心飛鏢靶盤,The Beach裡Leonardo DiCaprio在叢林中的電玩快打;這部份在28 Days Later亦有適度的著墨。

當男主角回到久違的家中打開電冰箱時,過去的親暱回憶與當下的孤單,今昔不同的時空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讓滿臉鬍渣的男主角與正當壯年的雙親對話;此為其一。主角四人一行在超市裡購物的場景,明明外頭景物全非,他們卻在燈火通明(!)的超市裡悠哉地手握推車,討論起威士忌的品牌與巧克力,並在收銀台丟下一張形同廢物的信用卡結帳;在殘破中又帶出片刻的溫馨。

尤其喜愛Danny Boyle在處理「今非昔比」上點到為止的鹽度拿捏,不會鹹得雙唇發乾也不淡而無味。(也許這該歸功於編劇Alex Garland?)

片中沒有刻意賣弄廉價的哀傷,在男主角沉浸於家人的回憶時,Danny Boyle只以幾句父母在飲食上的叮嚀就顯出家庭的溫暖;而後男主角突然為殭屍所襲擊時,男主角的一句:「他是隔壁鄰居的XXX,只住在兩棟房子之外,那是他的女兒!」一句台詞就點出了感染病毒後泯滅人性、理性全失的傷懷。

而在男女主角的第三個男性同伴被感染時,Danny Boyle並沒有讓這個角色用大量篇幅來求饒,以搏取觀眾同情;女主角砍殺該角色時也是以Off Screen處理,恰到好處的份量使此片沒有落得狗血亂灑的下場。

討論一位創作者年表式的風格演變是件很有趣的事(當然,也是件很累人的事)。以專題形式來評論一位創作者,一個場景、一個年代、一個現象都遠比單一作品的評論有趣許多。也唯有親身經歷過那個年代,或是啃過該創作者每一部作品的群眾才能歸結出來。

無可避免的我們總會把同一創作者的不同作品加以比較,或是懷有某種期待與想望。我們期待擁有另一張The Bends或另一部Memento,而對創作者另闢蹊徑的嶄新風格感到失望或被背叛;這是難免的。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對故技重施的創作者報以唾沫,安上個固步自封的大帽子。

我不希望討論這個樂迷/影迷/書迷必然擁有的情感。若是評論,我希望能盡量客觀,抽離在觀影/聆聽/閱讀前先入為主的既定概念。就電影而論電影、就創作而論創作。

若要比較Danny Boyle與Alex Garland合作的兩部電影The Beach、28 Days Later,雖然時空背景大不相同,但主題與敘事線均其類似。兩者都是企圖逃脫現實,往一遙不可及的地點尋求解脫與慰藉,最後卻都論為人人自危、互相猜疑。

全片重心放在末段裡主角彷若他人的血腥大反撲。但最值得玩味的不是主角在個性上的蛻變,而是歷經劫難後,原本只會怯縮求救的他如何在一個原本牢不可破的信賴關係(軍隊紀律)中,從內部放入一個引爆物(被鐵鍊所拘禁的活殭屍),進而使得該同盟分崩離析。共同抵禦外侮時該同盟顯得如此強大而井然有序,防衛工事準備周全;一旦從內部進行滲透卻又脆弱不堪,轉瞬間即潰不成軍。

Hell + O = Hello!你永遠也不知道,一聲善意的招呼換來的是地獄殭屍的利齒或友好的救援。

下一篇:Memento:200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