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台灣新文學史》-想像與期待的完成 文/斷章
閱讀《台灣新文學史》-想像與期待的完成 文/斷章
這本書花了一段時間將它看完,心中的感覺很複雜,印象中知道陳芳明老師準備要寫這本書大約在十多年前,一直以來蠻期待能閱讀這本書。以下僅是個人的閱讀感覺,當然尊重每個人的看法,也許也有人不認為如此,不管如何,總是提供參考。個人認為本書之日據時期到光復後至現代主義寫得很好,用力很深,只是越接近我們的時期,就越覺得龐雜,有放太多無法聚焦,收不回的感覺,寫了許多作家但皆點到為止,知道有這個作家,但其在文學史的位置看不太清楚,反而讓本書的後面讀起來較平,沒有太多的驚奇,不過這純屬個人的感受。然而,無論如何,能堅持至完成,其精神令人感動。本書對瞭解日據時期到解嚴後台灣的文學史脈絡變化很有幫助。
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表-陳芳明先生在《台灣新文學史》的分期(斷章整理)
期數 | 期類 | 年代 | 時期 |
一 | 日據殖民時期 | (1921~1931) | 啟蒙實驗時期 |
二 | (1931~1937) | 聯合陣線期 | |
三 | (1937~1945) | 皇民運動期 | |
四 | 戰後再殖民時期 | (1945~1949) | 歷史過渡期 |
五 | (1949~1960) | 反共文學期 | |
六 | (1960~1970) | 現代主義期 | |
七 | (1970~1979) | 鄉土主義期 | |
八 | (1979~1987) | 思想解放期 | |
九 | 解嚴:後殖民時期 | (1987~) | 多元蓬勃期 |
以下僅就本書序言的部分做閱讀的摘錄整理:
序言 新台灣.新文學.新歷史
現實政治的打擊(1979美麗島事件)
粉碎對文學的嚮往(2006綠色當權者爆發貪腐事件)
所謂新,指的是現代的到來。島上住民開始迎接現代文化的降臨,完全不是出自主觀願望,而是因為淪為日本殖民地而被迫接受。
(被迫接受現代化,帶來的文化衝突,劇烈而快速)
新文學的誕生,正是台灣第一代知識份子所推展的啓蒙運動之一環。透過文學形式的表現,一方面揭露殖民地統治的本質,一方面介紹世界最新的文化趨勢。
1920年代發軔的台灣新文學運動,帶有強烈的抵抗與批判,追求自主與開放。
此新文學史之撰寫困難在其無法擺脫政治社會發展的羈絆,只專注美學的挖掘與探索。在早期作品中,文化意義往往超越藝術精神。因此,作家在用字遣詞不能只是單純表現情感,而必須同時表達思想上的困頓與政治上的挫折。
台灣新文學史(藝術的演變/政治的流變)-雙軌思考→貼近殖民地文學的本質。
所謂本土,不應該是指島上的單一族群;所謂民主,也不應該是特權的代名詞。從文學史的觀點來看,本土化與民主化,無疑是可以互相代換的同等價值。自現代主義勃興以降,台灣文學發展能夠出現盛況,其實是匯入不同族群,不同性別,不同價值的書寫方式。(容許差異,容許多元,本土文學就是民主精神的最高表現)
權力往往只是興衰與更替,藝術則是繼續與累積。
文學盛放的地方,正是受傷心靈獲治療之處。台灣島上所有的文學成就,不可為一時政治信仰服務,更不可淪為一個庸俗當權者的工具。對狹隘本土回敬的最佳方式,便是重新挺起史筆,以漂亮的文學反擊污穢的政治。
此本文學史詮譯的角度,是從後殖民史觀出發。
真正的後殖民文學,在於消化歷史上所有的美與醜,把受害的經驗轉化成受惠的遺產,獻身於藝術的追求者,在於卸下權力的枷鎖,走出思想的囚牢,以旺盛的創造力、生命力、換取豐饒的美學。傑出的藝術作品就是最好的戰鬥,也是最好的批判。
台灣新文學史的撰寫是台灣民主化的過程。
2012/08/01 斷章
博客來網路書店
文學是苦悶的象徵,也許我們不喜歡文學被利用;
也很難接受政治立場的藩籬與思想的囚籠;
不過,文學即人生,只是人生所有的一切,都在文學中昇華,或補足,苦悶,在台灣現代文學史中,是必然存在的現象;甚而還有一些個人所不願接受的段落。
閱讀陳芳明的《昨夜雪深幾許》,不難理解他寫此書的心境;把苦難折算成勳章,也許”滿山次第盛開的的雛菊,是他走過,痛過的行蹤”,也是記憶的昇華。
看台灣文學史不能只從文學與美學的角度,必需要將政治社會考慮進去,我也很認同這樣的說法
從台灣的歷史,空間的轉換快速巨大,而人的主體思維之認同,在此多元文化的社會,需要更多的尊重與包容. 2012-08-12 01:17:55
這書偶也有一本
沒想到您醬認真閱讀
偶只是放在書架當好看而已
感謝賞小強
午安安
拿下看看也不錯~ 2012-08-12 01:2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