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2 21:25:33斷章

藝術之凝視

藝術之凝視

 

海德格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一文中指出:「使藝術家成為藝術家的是作品:因為一部作品給作者帶來了聲譽,這就是說,唯作品才使作者以一位藝術的主人身分出現。藝術家是作品的本源。作品是藝術家的本源。兩者相輔相成,彼此不可或缺。但任何一方都不能全部包含了另一方。無論就它們本身還是就兩者關係來說,藝術家和作品都通過一個第一位的第三者而存在。這個第三者才使藝術家和藝術作品獲得各自的名稱。那就是藝術。」

 

藝術作品中包含著兩個層面一是物的因素;另一是符號的象徵。海德格認為唯通過感受和靜思,才能使現實物的存在本身顯露出來。「藝術家是無足輕重的,他幾乎是作品出現的通道,當通道建成之時,也就是藝術家自身滅亡之時。」羅蘭巴特作者(藝術家)在完成作品的過程中,亦有他自身的思想,信仰與價值觀,當然同時也與其所身處的社會架構和經濟狀況有關。因此,一個作者觀點不僅僅是個人經驗的產物,多多少少也會滲入社會成分與團體意識或世界觀在內,並非單純透過「天地神人」字眼,就能鉅細靡遺地描述。作者消失,作品恆存。(作者仍是在作品中,只是讀者是否有其敏感度可以再現作者之經驗。)

 

 

海德格在《藝術作品本源》一文中曾舉,梵谷的著名油畫農鞋作為例子,梵谷不止一次畫過這種鞋,然而這樣的一雙鞋究竟有什麼好看的?器具的存在我們常會就其有用性來考量,難道沒有可以就其他的用途入考察嗎?田野間的農婦穿著鞋,只有在這兒,這雙鞋才顯出他的存在,農婦在辛勞時對鞋想得越少,看得越少,對它的意識越模糊,而鞋的存在才顯得更益真實。與此相反,要是我們只是將一般的農鞋做為設置的對象,僅僅流於在空置的畫布上觀看一雙無人穿著的農鞋,就永遠無法了解真正鞋之存在的意義。我們可以觀察到從鞋具的磨損,那黑暗的洞口敞開著,聚集多少辛勤艱苦的步履,沉甸堅硬的破舊農鞋與一望無際單調的田野形成一種樸實的和協,鞋上沾黏著肥沃的泥土,當暮色降臨,鞋靜靜地回應著大地無聲的召喚,顯示著大地對成熟穀物寧靜的餽贈,表徵著大地在冬閒荒蕪田野裡朦朧的冬冥,農鞋屬於大地,它在農婦的世界裡得到保存,正是由於這種保存的歸屬關係,器具本身才以出現自持,保持著原樣。梵谷的油畫揭開了這器具即一雙農鞋真正是什麼。這個存有著進入它存有之無蔽之中。

 

人若以凝視的眼光來看藝術作品那藝術的靈光才會呈現,作品中的藝術才能得以在我們的眼中展現,而通常我們用的是一種物觀的方式來看,所以我們看不見藝術作品的藝術,我們所看到的仍只是一個,換句話說,我們看到的是油畫的農鞋而看不到農婦的辛勞與大地的召喚。作品中有藝術的存在,藝術家與藝術作品才真正存在,否則藝術作品不過是一個而矣,藝術家透過藝術活動而創作藝術作品,而藝術作品的聲譽也反過來影響藝術家,這其中必須是要有藝術的本源的存在即藝術,若沒有藝術的存在,所謂的藝術作品不過是一個罷了,就如同音樂存在音響裡,木刻存在木頭裡,無法去感受到那藝術,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創作不同的藝術作品,若沒有透過凝視的眼光使其藝術張顯,對一般人而言那不過是一個的呈現。

 

 

藝術作品、藝術家與藝術關係圖/閱讀海德格《藝術作品本源》

 

 

 

 

梵谷作品-"農鞋"

 


 
劉其偉作品-"婆憂鳥"

泊樓 2009-06-25 20:16:39

現象學有一套完整理論體系,與其他哲學差異也不小。

哲學最大困難之一,在於各家理論往往各自言之成理,但卻難以「實證」。所以就經常變成信不信由你的情況,有點像宗教。

不過,這也是後現代的多元現象之一。

版主回應
誠如泊樓所言,而且其實讀到最後,就目前為止,個人認為就是牽涉到”自我認同”的問題...就如你所言有點像宗教,你對哪個宗教的信仰或認同較多,自然就會多多去接觸...自然也會多閱讀相關的理論發展..... 2009-06-28 10:04:41
九0年代的知識份子 2009-06-21 08:27:18

你提到的所謂的本質還原, 好像就是以反思
的方式看到事物素樸的原貌,加以直觀描述
而得到「真」的那一部分;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也有類似這樣的觀念 .
高達瑪提出的真理與方法,也有著相關聯的
闡述,只是要真能全部理解,真不是容易的

版主回應
差不多,不過除此之外,還得能夠看見被遮敝的事物深層,而非表層,亦是還原到事物的本質,我們眼睛所看見的事物其實多數已被遮敝,透過現象學的本質還原反思,才能看見事物真正存在的意涵...

理論上是如此說的,所以在海德格眼中梵谷所畫的那雙鞋,對其而言就不是僅此是一雙鞋,他能夠透過梵谷畫中的那雙鞋,看到當時後的社會...

但對一般人而言,大概看到的只是一雙不怎好看的鞋,可能也難以明白梵谷為何畫那一雙鞋....
2009-06-28 09:56:21
九0年代的知識份子 2009-06-21 08:10:14

純粹是興趣去看這些書籍,揚智出版的當代大師系列
梅洛龐帝、高達瑪以及胡塞爾現象學 ,但是海德格
的著作倒是看得很少,只從其他人寫的書,提到關於
海德格存在與時間的見解。

另外一個吸引我注意的是黑格爾,黑格爾精神現象學
也是值得關注的對象。

精神現象學提到宏觀的角度看人類意識形態學,我覺
的要了解他的思想,也是費時又費心的 .

版主回應
如果以現象學而言,胡塞爾.海德格.梅洛龐蒂,我是海德格看的多一些,不過黑格爾的學說倒是較沒接觸,不過最近在看一些其他人的思想發現其受黑格爾的影響蠻大的...所以可能有時間會再去讀讀黑格爾的思想吧... 2009-06-28 09: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