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9-02 18:26:15

東籬:談藝錄--轉載

A.我不是一味的反抒情,因為我的心中也常有隱密的烏托邦衝動和對神聖的渴望。我反對的是那種帶有明顯“青春期寫作”症候的濫情:或者凌高蹈虛,或者自我呻吟。在寫作中,情感同樣需要節制。好的抒情诗應當是樸素、沉靜、内歛的。比如藍藍的《在小店》:“去年的村莊。去年的小店/槐花落得晚了。/林子深處,灰斑鸠叫著/斷斷續續的憂傷/一個肉體的憂傷,在去年/泛著白花花悲哀的盐碱地上/在小店。//一個肉體的憂傷/在樹陰下,陽光亮晃晃地/照到今年。槐花在沙裡醒来/它爬樹,帶著窮孩子的小嘴/牛铃鐺 季節的回聲/灰斑鸠又叫了--//心疼的地方。在小店/離开的地方。在去年”。这首詩寫得很清徹,優美哀傷,音樂性强。没有從头到尾抒情,而是容納了叙事的因素。情感的抒發也控制得非常適度。

B.我很反感两類作品,一類是賣弄,二類是炫技。比如賣弄知識,比如大量使用隐喻。弄得作品很繁復,雲山雾罩的,遮蔽了事物的本來面目,讓讀者不知所雲。在這個意義上,于堅、謝有順們提出“反抗隱喻,面對事實”是很有道理的,有著積極的一面。雖然,我们在寫作中不可能完全拒絕隱喻,但至少可以做到少用直至不用。其实很多好诗都是很直接的,簡單而富有内涵。比如餓發的《他和他的驢》:“他騎著一頭驢,走在城市的大道上/所有的人,都看著他/還有一些不是人的,也側过臉來看他/他就像个君王/他走到哪裡,哪裡就是他的江山”。個體的人在本質上都是孤獨的,尤其那些優秀而又個性極强的人,往往為世俗所難理解和容納,但也正因如此,他的心靈空間和精神領域才更廣闊、更自由,所到之處有時便如入無人之境。這首詩很直接地呈現了人生這一經驗。

C.王蒙說:“文學就是發現”。没有發現,就没有文學,或者說没有有價值的文學。發現什麼?當然是發現秘密,發現生活中那些鮮為人知的秘密。好的文學作品,總是能够在人们習以為常的領域,挖掘出不同寻常的個体經驗。任何的人雲亦雲、生活表象的紀錄以及淺嚐輒止的告知,都跟好文學無關。發現越獨特、越新鮮,给讀者的衝擊力越强。这也是我一讀到散文《救生筏》、《軍用行李繩》、《利刃的語言》和《轉身》,馬上就喜歡上格致這個作家的原因。我喜歡那些獨特的、有著先锋意識的作家作品。據統計,全國一年光長篇小說就幾千部,再加上無以勝数的詩歌、散文、中短篇小說,如果你不獨特,你提供給讀者的東西不新鮮,誰還願意花錢花時間花精力去讀呢?有時我常希望讀到這樣的作品,即使内容不新鮮,它的視角和寫法新也好。比如李小洛的《省下我》:“省下我吃的蔬菜、粮食和水果/省下我用的书本、稿紙和笔墨。/省下我穿的絲綢,我用的口紅、香水/省下我撥打的電话,佩戴的首飾。/省下我坐的車輛,讓道路寬畅/省下我住的房子,收留父親。/省下我的戀愛,節省玫瑰和戒指/省下我的淚水,去澆灌麦子和菊梅。/省下我對這個世界無休無止的願望和要求吧/省下我對這個世界一切的罪罰和折磨。/然後,请把我拿走。/拿走一個多餘的人,一個/這樣多餘的活著/多餘的用著姓名的人。”这首詩所表達的情感或者說思想并不新鮮,但試想,人類又有哪些情感或思想没被我們的作家表現過呢?有時或許“我們期待的只是新的寫法和感覺。新寫法的意義,在於引領我們以新的方式“復習”一遍早已濫熟於心的陌生了的情感。”(郁蔥語)

D.詩歌是一門手藝活,小說、散文、戲劇也是如此,技巧是始終存在的。好多事情並不都是有心、用心就能成功的。否認技巧的存在,就等於說人人都可能是文學家,文學作品没有高低好壞之分。詩人西川說:“詩歌寫作必須經過訓練,它首先是一門技藝,其次是一門藝術。就像其他行當一樣,工作過程本身是毫無浪漫可言的。一個画家會對一只雞蛋反復描画,一個戲劇导演會對他正在排練中的演原反復叫停……訓練除了使我們了解、掌握各種寫作技巧,最主要的是使我們知晓詩歌的邊界何在。”因此,詩歌寫作絕不是人們所認為的那樣,只要言志便是好詩,只要有激情就能當詩人。我們讀天才詩人茨維塔耶娃,可以隨處感受到充溢的靈感和豐富的想像力,其中没有絲毫的匠氣,但這並不意味著詩人因此忽視過詩歌的技術層面,恰恰相反,她比很多平庸的詩人都更重視技術的存在。她曾嬌傲地宣稱:“我是手藝人,我懂得手藝。”在文學寫作中,否認技巧是没必要的,高手的做法是化有形為無形,所謂渾然天成。比如吕德安的《父親和我》:“父親和我/我們並肩走著/秋雨稍歇/和前一陣雨/像隔了多年時光//我們走在雨和雨的間歇裡/肩頭清晰地靠在一起/卻没有一句要說的話//我們剛從屋子裡出来/所以没有一句要說的話/這是長久生活在一起/造成的//滴水的聲音像折下的一枝細枝條/像過冬的梅花//父亲的頭髮已經全白/但這近乎於一種靈魂/會使人不禁肅然起敬//依然是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要舉手致意/父亲和我都怀著難言的恩情/安祥地走著”。这首詩語言乾淨,敘述直接,我们似乎感覺不到技巧的存在,但父与子之間那種日常生活中微妙的關係和本真的情感呈現得非常細緻、感人,就像發生在我們每個人的身上一樣。需要說明的是,技巧到了一個优秀的手藝人手中,便是不可複製的。换句話說,手藝具有不可複製性。

E.一個作家要有洞察人、生命及世界的深度,光憑直接生活經驗是遠遠不够的。如果你想寫得深厚,寫得久遠,寫得好,那就多讀些書吧!不是為了當學者,而是為了文學儲備。好比打仗,軍需儲備不足,心裡没底打不好不說,你的虛弱很快也會被人家知曉。你願意在眾人面前露怯嗎?

F.“語言的魅力使我們敬畏,我們唾棄對母語丧失敬畏的人。”這是《天問詩歌公約》的第五條。我認同。一個作家應當對生命、對自然、對公理,包括對文學葆有敬畏心理。鐵凝對文學是敬畏的。她始終不脱離生活、不脱離現實,始終脚踏著泥土。她的眼睛既關注著都市,也關注著山野。她幾乎每年都去掛過職的太行山區,看看那裡的幹部百姓,呼吸一下民間的氣息,她的眼睛總能在時代的變遷中發現那些迷人的“秀色”。池莉在《買酒記》一文中說:“我最敬畏的物事有一種,便是閑書。是那種真正的閑書……作者一定是那種三閑一不閑的人物。三閑當是:身閑、心閑、歲月閑。一不閑則是:生平筆頭從不閑。”想起去年那種全國民眾狂歡般地都來踐踏詩歌的做法,很可怕。一個泱泱詩歌大國怎麼會這樣?我看到太多的人拿無知當作炫耀的資本,真的很可悲。人,是需要有一點敬畏之心的,否則就可能變得浮躁、庸俗甚至為所欲為。什麼是敬畏?形象地說,就是“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敬畏使生命謹慎而內斂,它是一種感激而又謙遜的生活姿態。

G.文學和其它藝術門類一樣,可貴的是它的自由與獨立,追求的是個性和特質。一個優秀的作家,絕不會取悅於讀者和報刊媒體,向市場献媚。一味地取悦集體的趣味,向讀者繳械,向媒體卑躬,勢必會使藝術水準向現實做出妥協和降低。當然,如果你的寫作純為生計計、稻粱謀,就另當别論了。

H.相信生活吧!生活永遠是伟大的至高無上的導師,他給予了我們的一切,包括我們的寫作。


文章引用至: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4c83db01000bc7.html

聿馬 2007-09-10 16:40:02

真棒的一篇
尤其是D
這樣的貼文令人獲益
是深度的論述

。( 貓咪﹏喵咪 ) * 2007-09-09 00:47:00

~ &quot ~那我先去邊打我的報台了
又再發大小姐脾氣阿
((可恨的報台,當心我遺棄妳阿!!
9次?是打從娘胎開始計算?

。( 貓咪﹏喵咪 ) * 2007-09-05 23:02:50

回覆青姐姐的回覆
那我也去感冒,不去看醫生~&quot~
跟青姐姐一樣

版主回應
死不了的怪貓麼?

好像也只有9次啊,不多
趕緊開台啦
又關了
2007-09-07 23: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