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1 09:10:48秦島

粵東「晨洲蠔村」 百年趕海最風情

粵東「晨洲蠔村」  百年趕海最風情

@秦     島

 

 

01.

  離開泉州定居香港後,我很少到內地沿海島上。姑媽遠嫁的福建東山蝶島也已38年沒去過了,像遙遠的傳說,聞不到那種腥澀的空氣和海風。昨晚早睡,今晨便起了個大早,一'看尚未六點。閱到香港老報一位前同事秀顏姐朋友圈,了九張美圖,旁白道:探訪粵東第一村「晨洲蠔村」,參觀蠔場曬蠔,加工等傳統古法工藝。

  印象中顏姐已退休,近年常看到處遊玩,同時圖文並茂記錄生活。我這人懷舊心比較顯露,於是常去點讚,也得到她友善回應,有著美景美食,看得出顏姐日常閒逸,替她開心,已快五年沒見面了。此時,窗外那隻生又在道聲叫,打破寒冷的清幽。氣溫大約15度,還有冷雨在飄,就不去晨練散步啦,在家寫粵東名蠔島村。

  顏姐說的是汕尾市城區紅草鎮晨洲村。三江交匯,大海饋贈,每個愛吃蠔的人必定要追求蠔中至臻的汕尾“晨洲蠔”。2023年8月,晨洲被農業農村部公示為2023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這裡是“中國蠔鄉”、“白鷺島”。地處天然的鹹淡水交界處,北部是海豐縣城出水口,彙集黃江、龍津河、大液河三江淡水,南部是長沙灣海口,正是最合適蠔生長的水域。

02.

  生蠔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燒烤這種最為古老的烹飪方式,保持了蠔肉的新鮮,增加了蠔的野味質感,讓人們返璞歸真,將烤好的蠔一整個傾斜倒入嘴中,蠔肉、蒜蓉、蠔汁盡收嘴裡,好一口“酥甜無粕晨洲蠔”,著實令人陶醉。這情景在晨洲島上司空見慣了。

  我有位同村本族姪女鳳娟一家在汕尾生活了二十多年,且建了房子,常聯絡文流,因此我對汕尾有一些瞭解。蠔村位於長沙灣南畔,紅草鎮西北部,紅草埔邊西北約8公里處。晨洲本名神州,原為孤島,四面環海,聚落沿山麓東北、西南方向呈塊狀分佈。

  看到一個資料介紹,2009年,晨洲總人口過2000人。村經濟以海水養殖為主,兼以淺海埔撈及農業,素以牡蠣養殖聞名。“晨洲蠔”以其肥、嫩、鮮、美而飲譽四方。其出產的牡蠣,捕撈的墨吉對蝦(白刺蝦)、斑節蝦、布氏新對蝦(沙蝦)和膏蟹等海產品,遠銷深圳、廣州、香港等地。曬製“明蠔”(蠔脯)是該村的傳統手工副業。村中生蠔乾加工廠合計十多家,其中以海生蠔業和晨洲蠔島最為聞名。

  香餐餐廳有本地流浮山名蠔,我沒吃過閩南、潮汕、海南生豪

03.

  作為汕尾地區海濱鄉村的經典,海域遼闊向遠方延伸,更有白鷺翩飛,樹木蔥蘢。置身其中只覺“興盡晚回舟,沉醉不知歸路”。灣內兩側都是魚塭和灘塗,豐沛的三江之水帶來豐富的浮游生物,在此生長的蠔濾食海水悄悄積累著大海的滋味。

  生蠔營養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人體必需的 8 種氨基酸,還有銅、鋅、錳、鋇、磷、鈣和有機質。作為傳統滋補品,其主要成分糖元能迅速補充恢復體力,提高肌體免疫力。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生蠔,治虛損,解毒,補男女氣血,令肌膚細嫩,防衰勞。”

  晨洲蠔肥碩珠圓 鮮甜無粕,潮來潮去,晝夜奔湧,為趕海的村民帶來豐富的海貨,在礁石上就能找到蠔的蹤跡。

  香港人很喜歡吃生多數是外國進口的,英法,美加,澳紐,愛爾蘭,西班牙,南非,日本,中國台灣省都有,一隻好幾十塊錢,來自內地的較少,據說怕受到污染。

  想要吃生蠔,首先得撬開它的殼,將蠔殼打開一條縫後,再用蠔刀,探進縫隙來回劃動,切斷它的閉殼肌,一個形態完整的蠔肉呈現眼前。剛剛打開的生蠔肥碩鮮腴,肚白耳黑,散發著海洋氣息,格外誘人,讓人忍不住想要大開慾口。

04.

  連殼的蠔冰鎮後,撬開蠔殼,嘴唇抵住殼邊緣輕輕吮吸,舌尖觸及蠔肉,嗖地一下,肥美多汁的蠔肉進入口腔,那鮮甜的滋味,保存了海水的微鹹,加上幾滴檸檬汁,怎一個鮮字了得?蒜蓉是生蠔的最佳調味料,熱力的烘托,讓生蠔產生了溫軟的感覺,烤熟的生蠔,弓縮在殼中,將自己的風味物質保護完好。

  蠔有個文雅的學名叫牡蠣,閩南話又稱蚵仔、蚵、蠔(粵語,潮汕話),還有別名生蠔(廣東話,台灣)、海蠣子、蠣黃、蠔白、青蚵、牡蛤、蠣蛤、硴等,泛指所有屬於牡蠣目牡蠣總科的雙殼綱軟體動物。在中醫藥方中的「牡蠣」,指的是牡蠣殼。

   鄉間依然還散落著,百年的蠔殼厝,尺把長的蠔殼,頭尾相抵重疊而上,散發著海洋的氣息,記載著數百年來晨洲村民謙恭討海的生活。這般風情,很像是古城泉州那個非常有特色像少數民族地區的蟳埔村、蟳埔阿姨故鄉。

  手工曬蠔,百年蠔村。曬製蠔脯,一直是晨洲島民一項傳統營生方式,行走在晨洲村內,空氣彌漫著蠔的香氣,相隔不遠就可以看到一家家院落式的蠔加工廠。用海水洗過的生蠔,一排排上竹簽放在曬蠔篩上。天氣晴好時,只需三四天便可將蠔曬乾,吸足了陽光的蠔,明麗如琥珀、金黃而飽滿。

      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