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9 03:30:58秦島

龙年春早到,補益又食枸杞芽

龙年春早到,補益又食枸杞芽

@秦     島

 

 

 

  今年立春在春節前一星期,過了龍年元宵節就吃到枸杞葉,超乎我想像之早。還是一貫的作法。食療方:涼拌枸杞芽。枸杞芽500g,洗淨後放入開水焯熟,切碎,加香油、生抽醬油、醋適量,涼拌了吃。清熱生津止渴,適用於熱病傷津、咽喉幹痛、糖尿病消渴等症。

  枸杞作為藥食同源的料理家喻戶曉,實際上,以枸杞芽為美食,其歷史亦甚為古遠。《詩經•小雅•北山》云:“陟彼北山,言採其杞。”《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枸杞處處有之,春生苗葉,如石榴葉而軟嫩,可蔬食。”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的一個物種,果實稱枸杞子,嫩葉稱枸杞頭,其根皮稱為地骨皮。與本種相似的近緣物種有寧夏枸杞,兩者經常用作中藥及補品食用。其英文常用名直譯為狼莓(wolfberry)。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誦地仙》詩中寫道:“枝繁本是仙人杖,根老能成瑞犬形。上品功能甘露味,還知一勺可延齡。”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稱枸杞葉是“神藥”,他在《後杞菊賦》中說“吾方以杞為糧,以菊為糗。春食苗,夏食葉,秋食花實而冬食根,庶幾乎西河南陽之壽。”南宋詩壇壽星陸游尤愛食枸杞,《玉笈齋書事》中有“雪霽茆堂鐘磬清,晨齋枸杞一杯羹”的詩句。

  明代大藥物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春採枸杞葉,名天精草﹔夏採花,名長生草﹔秋採子,名枸杞子﹔冬採根,名地骨皮”。在中國古代四大小說《紅樓夢》這部小說中,枸杞芽躍上了金陵十二釵的餐桌。如第六十一回中,柳家的說到寶釵與探春:“……連前兒三姑娘和寶姑娘偶然商議了要吃個油鹽炒枸杞芽兒來,現打發個姐兒拿著五百錢來給我,我倒笑起來了。”道出了姑娘們對枸杞芽的青睞。她們品嘗的既是枸杞芽的清香與鮮嫩,更是春天的甘美與溫馨。

  中醫認為,枸杞芽味甘微苦,性涼,入肝、脾、腎經,具有補虛益精、清熱祛風、養肝明目、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肝腎陰虛或肝熱所致的虛勞腰痛、障翳夜盲、目赤澀痛、崩漏帶下、發熱煩渴、熱毒瘡腫等症。》

  唐代甄權所著《藥性論》,中說:枸杞芽“能補益精諸不足,易顏色,變白,明目,安神。和羊肉作羹,益人,甚除風,明目﹔若渴可煮作飲,代茶飲之﹔發熱諸毒煩悶,可單煮汁解之,能消熱面毒﹔主患眼風障赤膜昏痛,取葉搗汁注眼中。”原書佚,茲從諸書輯得佚文403條,分為4卷,按《唐本草》藥物目次編排。

  大約701年至704年成書,由孟詵撰、張鼎增補改編的《食療本草》,言其“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日華子本草》言其“除煩益志,補五勞七傷,壯心氣”。《本經逢原》言其“能降火及清頭目”。

  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言其則“去上焦心肺客熱。”研究表明,枸杞芽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不飽和脂肪酸、琥珀酸、谷氨酸、天門冬氨酸、脯氨酸、絲氨酸、精氨酸、酪氨酸、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C、E、鈣、磷、鐵、鉀、鎂、鋅、硒、葉酸、兒茶素、多酚類、生物黃酮等成分,有降壓、降脂、降糖和保肝作用,並能促進人體免疫力,去病延年。

  我吃枸杞芽另一個食方是清炒。枸杞芽250g、白菜100g,將枸杞芽、白菜洗淨,切段,鍋中放適量素油燒熱後,下蔥薑炒香,而後下枸杞芽、白菜,炒至熟後,加食鹽等調味品適量食用。清熱宣肺、潤腸通便,適用於傷風感冒,肺熱咳嗽,咽喉發炎,習慣性便秘等症。

   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