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以陶冶陶,續走絲路阳關道
千年瓷都以陶冶陶,續走絲路阳關道
@秦 島
“太陽最紅,毛主席最親……”,有一首頌歌這麼唱著。1992年底,我在泉州採訪了一次毛澤東像章展覽。想當年,毛像章鋪天蓋地,全民爭戴,無尚光榮。用陶瓷燒的像章直徑達1.2米多。我寫了一篇新聞特寫《威遠樓上的毛澤東》,給許多讀者、同行、專家留下深刻印象。但我不知道文革期間究竟有多少陶瓷章,是江西千年瓷都景德鎮人燒製的。
01.
尚在過着大年,我花了幾天時間準備,又用一天寫下五篇關於景德鎮陶瓷的系列随笔式散文,對其前世今生作了記述,受到群中海內外友人、同行、收藏家的側目和點讚,在此非常感謝,並祝龍年諸君宏圖大展!限於篇幅,文中有的話題我沒有加以細說,有些朋友留言詢問能否作點補充?我只好恭敬不如從命了,今天就說下景德鎮陶瓷教育。
中國陶瓷藝源源流長,在世界文藝大觀園中是極其燦爛的文化遺産。前文我也提到了景德鎮陶瓷學院,並未展開介紹,其實早已改為大學,有必要對這所很有特色的學府補上一筆,向大家作個交代。
優秀往往是寂寞的,甚至歸於孤芳。要说的是中國獨一無二的景德鎮陶瓷大學,全國唯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學,為全國首批31所獨立設置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94所具有資格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的高校之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畫首批參與院校,現已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養、陶瓷科技創新和陶瓷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基地。
02.
這所學校坐落於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鎮市,現有湘湖校區、新廠校區及12個教學學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國際學院,全日制在校生2萬餘人,其中,碩博研究生2200餘人。
百年藝校身世非同尋常,比我母校廈門大學還早11年。翻閱校史瞭解到,陶大肇始於1910年由中國近代實業家、教育家張謇等人創辦的江西鄱陽中國陶業學堂。1927年更名為江西省立陶業學校。1934年至1944年先後遷往九江、靖安、萍鄉、景德鎮等地辦學。1948年升格為江西省立陶業專科學校,成為國內首所陶瓷高等學校。
全國高校院系1952年大調整,江西省立陶專撤銷,成立了景德鎮市陶瓷試驗研究所(現名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1958年景德鎮陶瓷等數校連袂,本科建制的景德鎮陶瓷學院應運而生,在中國陶瓷高等教育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年轮转到2016年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百年間先後為社會培養了10萬餘名高級專才,在中國陶瓷界,學校被譽為“陶瓷黃埔”。
在辦學漫長苦旅中,學校九易校名、四遷校址、四度中斷,歷經艱辛,顛沛流離,然初心不移,血脈貫通,文脈相承,弦歌不輟,始終根植於陶瓷行業這片沃土,經過一代又一代陶大人的努力奮鬥,形成了自己的優良傳統和獨特的精神文化品格。
03.
中國陶瓷的魅力很“China” !自古吸引全世界的目光。陶瓷大學的學科專業方面獨樹己幟。注重藝工並重、藝工商交融,突出“設計藝術和陶瓷工程”優勢,構建形成了“藝術設計與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與智慧製造、陶瓷經濟與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學科群。學校現有本科專業60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3個,彙聚了一批享譽海內外的陶瓷藝術家、雕塑家和陶瓷工程專家、學者。
可喜的是畢業生與陶瓷類專業相關的有一半之多,35%以上選擇在本省就業創業,30%左右選擇在陶瓷行業施展才學,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陶瓷行業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科學研究長期致力於陶瓷材料、生產工藝、裝備技術創新研究,近年來圍繞傳統陶瓷、高技術陶瓷產業領域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進行攻關,創造了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技術、新成果。汲取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美學之精華,注重創新,推動中國現代陶瓷藝術個性化、多元化、國際化發展。
04.
標舉陶瓷大旗的景德鎮陶瓷大學以陶冶陶,始終追求充分發揮獨特的學科專業優勢,自覺擔當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播使者,將博大精深的中華陶瓷文化和陶瓷藝術傳播到世界各地,近年牽頭發起成立“一帶一路”國際陶瓷教育聯盟。此外,目前陶大已與美國、英國、韓國等國家或地區30多所高校建立校際友好合作關係,先後培養了來自各大洲近60個國家的3000餘名留學生。
作為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行業背景深厚、學科特色鮮明的大學,主動順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時代發展需要,發揮千年瓷都景德鎮基地辦學優勢,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業家、科技領軍人物,創造了一系列中國著名品牌,為中國陶瓷產業創新發展撐起了一片藍天,為中國當代文化藝術繁榮發展落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百年追夢,砥礪前行。景德鎮陶瓷大學始終不逾踐行“陶瓷大學服務陶瓷” 理念,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全力聚焦一流學科專業建設,全面實施“五大高地”戰略行動,邁向建設有重要國際影響的高水準陶大新天地。
2024.02.17